【IoT】STM32 分散加载文件 .sct 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简介: sct文件

1、STM32 启动文件与 .sct 文件分析

1) 定义STACK段,{NOINIT,读写}:分配一段内存大小为0.5K;

2) 定义HEAP段, {NOINIT,读写}:分配一段内存大小为1K;

3) 定义RESET段,{DATA,只读}:DCD各种中断向量;

4) 定义|.text|段,{CODE,只读}:Reset_Handler函数,函数中最后加载了__main;

对剩余的中断函数进行了弱定义;

在最后还有一段用户初始化堆栈的代码__user_initial_stackheap。

那这些代码都存放在什么位置呢?

5) 分析 .sct 文件:

分散加载文件(即scatter file,后缀为.scf)。

分散加载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通过编写一个分散加载文件来指定ARM连接器在生成映像文件时如何分配RO,RW,ZI等数据的存放地址。

如果不用SCATTER文件指定,那么ARM连接器会按照默认的方式来生成映像文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需要使用分散加载文件的。

但在某些场合,我们希望把某些数据放在指定的地址处,那么这时候SCATTER文件就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而且SCATTER文件用起来非常简单好用。

举个例子:

比如像LPC2378芯片具有多个不连续的SRAM,通用的RAM是32KB,可是32KB不够用,我想把某个.C中的RW数据放在USB的SRAM中,那么就可以通过SCATTER文件来完成这个功能。

LR_IROM1 0x08000000 0x00080000 { ; load region size_region
ER_IROM1 0x08000000 0x00080000 { ; load address = execution address
*.o (RESET, +First)
*(InRoot$$Sections)
.ANY (+RO)
}
RW_IRAM1 0x20000000 0x00010000 { ; RW data
.ANY (+RW +ZI)
}
}
STACK段和HEAP段是RW属性,存在RAM(0x20000000-0x20010000)中,具体的地址由编译器在后面链接时决定,并不是一定存在RAM的开头地址。

RESET段存在FLASH(0x08000000-0x08080000)中,而且是FLASH的最开头,再结合CORTEX-M3的特性,其上电后根据启动引脚来决定PC位置,比如启动设置为FLASH启动,则启动后PC跳到0x08000000。

此时CPU会先取2个地址(硬件决定),第一个是栈顶地址,第二个是复位异常地址,这样就跳到Reset_Handler,Reset_Handler执行到将最后跳转到ç库的__main。

|.text |段是CODE属性,也存在FLASH区。

启动代码所做的工作如下:

先是建立了堆栈,之后上电后寻找到中断向量表中的复位函数Reset_Handler执行,之后跳转到__main执行Ç库函数,最后由__main调用main()函数,进入C的世界。

2、__user_initial_stackheap

这段代码位于裸机启动文件的末尾:

   IF      :DEF:__MICROLIB                
             EXPORT  __initial_sp
             EXPORT  __heap_base
             EXPORT  __heap_limit
            
             ELSE               
             IMPORT  __use_two_region_memory
             EXPORT  __user_initial_stackheap                 

__user_initial_stackheap

             LDR     R0, =  Heap_Mem
             LDR     R1, =(Stack_Mem + Stack_Size)
             LDR     R2, = (Heap_Mem +  Heap_Size)
             LDR     R3, = Stack_Mem
             BX      LR

若是使用了microlib,则只需要将__initial_sp,__ heap_base的,__ heap_limit三个变量定义成全局变量即可(这三个变量也是固定的可被Ç库引用,在库中需要使用到这三个变量对堆栈进行初始化);

否则,就需要自己定义__user_initial_stackheap。

microlib缺省的情况下使用的是Keil C库。

但是事实上,μVision库里包含了更多__user_initial_stackheap()的函数体,这样编译器可以根据开发人员scatter文件的内容自动选择合适的函数体。

换句话说,针对RVCT v3.x及之后的版本,使用scatter文件的开发人员可以不再重新实现__user_initial_stackheap()的函数体。

也就是说不必再自己写了__user_initial_stackheap,自己在做实验验证时,没有使用microlib库,同时也将这部分函数注释掉,并没有产生任何异常。

所以对__user_initial_stackheap在这里就不再做更多深入的研究了,这一部分太烧脑了,就当作C库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这个函数。

3、堆栈的单区模型和双区模型

堆栈分为单区模型和双区模型:

单区模型堆和栈在同一存储器区中互相朝向对方增长
双区模型将堆和栈分别放置在存储器不同的区中,__ user_initial_stackheap()建立的专用堆限制来检查堆,需要设置堆栈的长度。
1)选择使用单区模型,在SCT文件中定义一个特殊的执行域,使用符号:

ARM_LIB_STACKHEAP,并使用EMPTY属性这样库管理器就选择了一个把这个域当作堆和栈合并在一起的__user_initial_stackheap()函数。

在这个函数中使用了“Image$ $ ARM_LIB_STACKHEAP$ $Base”和“Image$ $ARM_LIB_STACKHEAP$ $ZI$ $Limit”符号。

2)选择使用双区模型,在sct文件中定义两个特殊的执行域,使用符号:

ARM_LIB_STACK和ARM_LIB_HEAP,都要使用EMPTY属性。这样库管理器就会选择使用符号:“Image$ $ARM_LIB_HEAP$ $Base” ,“Image$ $ARM_LIB_STACK$ $ZI$ $ limit”,“Image$ $ARM_LIB_STACK$ $Base”,“Image$ $ARM_LIB_STACK$ $ZI$ $Limit”的__user_initial_stackheap()函数。

从裸机的启动文件可以看出,裸机使用的是双区模型。

4、Huawei_LiteOS 启动文件与 sct 文件

启动文件:

LOS_Heap_Min_Size EQU 0x400

            AREA    LOS_HEAP, NOINIT, READWRITE, ALIGN=3

__los_heap_base
LOS_Heap_Mem SPACE LOS_Heap_Min_Size

            AREA    LOS_HEAP_INFO, DATA, READONLY, ALIGN=2
            IMPORT  |Image$$ARM_LIB_STACKHEAP$$ZI$$Base|
            EXPORT  __LOS_HEAP_ADDR_START__
            EXPORT  __LOS_HEAP_ADDR_END__

LOS_HEAP_ADDR_START

            DCD     __los_heap_base

LOS_HEAP_ADDR_END

            DCD     |Image$$ARM_LIB_STACKHEAP$$ZI$$Base| - 1

            PRESERVE8
            AREA    RESET, CODE, READONLY
            THUMB
            IMPORT  ||Image$$ARM_LIB_STACKHEAP$$ZI$$Limit||
            IMPORT  osPendSV
            EXPORT  _BootVectors
            EXPORT  Reset_Handler

_BootVectors

            DCD     ||Image$$ARM_LIB_STACKHEAP$$ZI$$Limit||
            DCD     Reset_Handler

Reset_Handler

            IMPORT  SystemInit
            IMPORT  __main
            LDR     R0, =SystemInit
            BLX     R0
            LDR     R0, =__main
            BX      R0

            ALIGN
            END

定义LOS_HEAP段,{NOINIT,读写}:分配一段内存大小为1K;

定义LOS_HEAP_INFO段,{DATA,只读}:定义__LOS_HEAP_ADDR_START__和__LOS_HEAP_ADDR_END__这两个全局变量供OS使用;

定义RESET段,{CODE,只读}:启动向量,第一个是栈顶地址,第二个是Reset_Handler;将Reset_Handler主体也写入了RESET段;

首先,可以看出,分配堆栈的方式与裸机不同,使用的是单区模型,从下向上排列

LOS_HEAP_ADDR_START = __ los_heap_base,为堆低地址;
LOS_HEAP_ADDR_END = |Image$ $ARM_LIB_STACKHEAP$ $ZI$ $Base | - 1,为堆顶(不确定的地址);
|Image$ $ARM_LIB_STACKHEAP$ $ZI$ $Base|,为栈底(不确定的地址);
|Image$ $ARM_LIB_STACKHEAP$ $ZI$ $Limit|,为栈顶地址;

所以,由上文可知,在sct文件中必然会出现ARM_LIB_STACKHEAP这个执行域:

LR_IROM1 0x08000000 0x00020000 { ; load region size_region

ER_IROM1 0x08000000 0x00020000  {    ; load address = execution address
    *.o (RESET, +First)
    *(InRoot$$Sections)
    .ANY (+RO)
    * (LOS_HEAP_INFO)
}
VECTOR 0x20000000 0x400  {    ; Vector
    * (.data.vector)
}
RW_IRAM1 0x20000400 0x00004800  {    ; RW data
    ;.ANY (+RW +ZI)
    * (.data, .bss)
    * (LOS_HEAP)
}
ARM_LIB_STACKHEAP 0x20004C00 EMPTY 0x400  {    ;LiteOS MSP

}

}
那么其他的异常中断向量入口在哪里呢?定义在los_hwi.c文件中被定义成了数组的形式:

ifdef ICCARM

pragma location = ".data.vector"

elif defined (__CC_ARM) || defined (__GNUC__)

LITE_OS_SEC_VEC

endif

HWI_PROC_FUNC m_pstHwiForm[OS_VECTOR_CNT] =
{

(HWI_PROC_FUNC)0,                    // [0] Top of Stack
(HWI_PROC_FUNC)Reset_Handler,        // [1] reset
(HWI_PROC_FUNC)osHwiDefaultHandler,  // [2] NMI Handler
(HWI_PROC_FUNC)osHwiDefaultHandler,  // [3] Hard Fault Handler
(HWI_PROC_FUNC)osHwiDefaultHandler,  // [4] MPU Fault Handler
(HWI_PROC_FUNC)osHwiDefaultHandler,  // [5] Bus Fault Handler
(HWI_PROC_FUNC)osHwiDefaultHandler,  // [6] Usage Fault Handler
(HWI_PROC_FUNC)0,                    // [7] Reserved
(HWI_PROC_FUNC)0,                    // [8] Reserved
(HWI_PROC_FUNC)0,                    // [9] Reserved
(HWI_PROC_FUNC)0,                    // [10] Reserved
(HWI_PROC_FUNC)osHwiDefaultHandler,  // [11] SVCall Handler
(HWI_PROC_FUNC)osHwiDefaultHandler,  // [12] Debug Monitor Handler
(HWI_PROC_FUNC)0,                    // [13] Reserved
(HWI_PROC_FUNC)osPendSV,             // [14] PendSV Handler
(HWI_PROC_FUNC)osHwiDefaultHandler,  // [15] SysTick Handler

};
这一部分代码被分散加载文件加载到了VECTOR段,位于RAM的开头部分。

在内核初始化时会进行中断向量表重映射的工作。

卫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受邀专栏作家,CSDN 嵌入式领域新星创作者、资深技术博主。2020 年 8 月开始写产品相关内容,截至目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单渠道阅读 56 万+,鸟哥笔记单渠道阅读200 万+,CSDN 单渠道阅读 210 万+,51CTO单渠道阅读 180 万+。

卫朋入围2021/2022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年度作者,光环国际学习社区首批原创者、知识合作伙伴,商业新知 2021 年度产品十佳创作者,腾讯调研云2022年达人榜第三名。

文章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CSDN、华为云、运营派、产品壹佰、鸟哥笔记、光环国际、商业新知、腾讯调研云等头部垂直类媒体转载。文章见仁见智,各位看官可策略性选择对于自己有用的部分。

相关文章
|
11天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39 2
|
1月前
|
Java
Java“解析时到达文件末尾”解决
在Java编程中,“解析时到达文件末尾”通常指在读取或处理文件时提前遇到了文件结尾,导致程序无法继续读取所需数据。解决方法包括:确保文件路径正确,检查文件是否完整,使用正确的文件读取模式(如文本或二进制),以及确保读取位置正确。合理设置缓冲区大小和循环条件也能避免此类问题。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导入SQL文件:全面解析与操作指南
在数据库管理中,将SQL文件导入数据库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操作。无论是迁移数据、恢复备份,还是测试和开发环境搭建,掌握如何正确导入SQL文件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库导入SQL文件的全过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旨在为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者提供全面的操作指南。一、准备工作在导
273 0
|
1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处理 Python
python操作和解析ppt文件 | python小知识
本文将带你从零开始,了解PPT解析的工具、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的基本操作,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和必要的说明【10月更文挑战第4天】
342 60
|
17天前
|
存储
文件太大不能拷贝到U盘怎么办?实用解决方案全解析
当我们试图将一个大文件拷贝到U盘时,却突然跳出提示“对于目标文件系统目标文件过大”。这种情况让人感到迷茫,尤其是在急需备份或传输数据的时候。那么,文件太大为什么会无法拷贝到U盘?又该如何解决?本文将详细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并提供几个实用的方法,帮助你顺利将文件传输到U盘。
|
1月前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流计算 开发者
python知识点100篇系列(18)-解析m3u8文件的下载视频
【10月更文挑战第6天】m3u8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种视频播放标准,采用UTF-8编码,主要用于记录视频的网络地址。HLS(Http Live Streaming)是苹果公司提出的一种基于HTTP的流媒体传输协议,通过m3u8索引文件按序访问ts文件,实现音视频播放。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浏览器找到m3u8文件,解析m3u8文件获取ts文件地址,下载ts文件并解密(如有必要),最后使用ffmpeg合并ts文件为mp4文件。
|
1月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数据库
运用LangChain赋能企业规章制度制定:深入解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技术如何革新内部管理文件起草流程,实现高效合规与个性化定制的完美结合——实战指南与代码示例全面呈现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构建公司规章制度时,需融合业务实际与管理理论,制定合规且促发展的规则体系。尤其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利用LangChain框架中的RAG技术,可提升规章制定效率与质量。通过Chroma向量数据库存储规章制度文本,并使用OpenAI Embeddings处理文本向量化,将现有文档转换后插入数据库。基于此,构建RAG生成器,根据输入问题检索信息并生成规章制度草案,加快更新速度并确保内容准确,灵活应对法律与业务变化,提高管理效率。此方法结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展现了未来规章制度制定的新方向。
36 3
|
3月前
|
物联网 数据管理 Apache
拥抱IoT浪潮,Apache IoTDB如何成为你的智能数据守护者?解锁物联网新纪元的数据管理秘籍!
【8月更文挑战第22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量激增对数据库提出新挑战。Apache IoTDB凭借其面向时间序列数据的设计,在IoT领域脱颖而出。相较于传统数据库,IoTDB采用树形数据模型高效管理实时数据,具备轻量级结构与高并发能力,并集成Hadoop/Spark支持复杂分析。在智能城市等场景下,IoTDB能处理如交通流量等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IoTDB还提供InfluxDB协议适配器简化迁移过程,并支持细致的权限管理确保数据安全。综上所述,IoTDB在IoT数据管理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与竞争力。
108 1
|
17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网络安全
智能设备的安全隐患:物联网(IoT)安全指南
智能设备的安全隐患:物联网(IoT)安全指南
45 12
|
15天前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物联网(IoT):定义、影响与未来
物联网(IoT):定义、影响与未来
42 3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