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Data topic details 1 | Data

简介: 数据结构结构教程 李春葆(第五版)习题 第一章

第 1 章 绪论

1. 简述数据与数据元素的关系与区别。

答:凡是能被计算机存储、加工的对象统称为数据,数据是一个集合。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数据的个体。数据元素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 采用二元组表示的数据逻辑结构

采用二元组表示的数据逻辑结构 S=<D,R>,其中 D={a,b,···,i},R={r},r={<a,b>,<a,c>,<c,d>,<c,f>,<f,h>,<d,e>,<f,g>,<h,i>},问关系 r 是什么类型的逻辑结构?哪些结点是开始结点,哪些结点是终端结点?

答:该逻辑结构为树形结构,其中 a 结点没有前驱结点,它是开始结点,b、e、i 和 g、结点没有后继结点,它们都是终端结点。

3. 简述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关系。

答:在数据结构中,逻辑结构与计算机无关,存储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存储结构不仅将逻辑结构中所有数据元素存储到计算机内存中,而且还要在内存中存储各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情况下,一种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例如,线性结构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或链式存储结构表示。

4. 简述数据结构中运算描述和运算实现的异同。

答:运算描述是指逻辑结构施加的操作,而运算实现是指一个完成该运算功能的算法。它们的相同点是,运算描述和运算实现都能完成对数据的“处理”或某种特定的操作。不同点是,运算描述只是描述处理功能,不包括处理步骤和方法,而运算实现的核心则是设
计处理步骤。

5. 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有什么区别?

答: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一般包括三个
方面的内容,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而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
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运算的总称,如C语言中的short int数据类型是由-32768~32767
(16位机)的整数和+、-、*、/、%等运算符构成。

6. 在 C/C++中提供了引用运算符,简述其在算法描述中的主要作用。

答:在算法设计中,一个算法通常用一个或多个 C/C++函数来实现,在 C/C++函数之间传递参数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从实参到形参的单向值传递,二是实参和形参之间的双向值传递。对形参使用引用运算符,即在形参名前加上“&”,不仅可以实现实参和形参之间的双向值传递,而且使算法设计简单明晰。

7. 有以下用 C/C++语言描述的算法,说明其功能:

void fun(double &y,double x,int n)
{    y=x;
    while (n>1)
    {    y=y*x;
        n--;
    }
}
AI 代码解读
答:本算法的功能是计算 y= xn

8. 用 C/C++语言描述下列算法,并给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求一个 n 阶整数数组的所有元素之和。
(2)对于输入的任意 3 个整数,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3)对于输入的任意 n 个整数,输出其中的最大和最小元素。

答:(1)算法如下:

int sum(int A[N][N],int n)
{    int i,j,s=0;
    for (i=0;i<n;i++)
        for (j=0;j<n;j++)
            s=s+A[i][j];
    return(s);
}
AI 代码解读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2)算法如下:

void order(int a,int b,int c)
{    if (a>b)
    {    if (b>c)
            printf("%d,%d,%d\n",c,b,a);
        else if (a>c)
            printf("%d,%d,%d\n",b,c,a);
        else
            printf("%d,%d,%d\n",b,a,c);
    }
    else
    {    if (b>c)
        {    if (a>c)
                printf("%d,%d,%d\n",c,a,b);
            else
                printf("%d,%d,%d\n",a,c,b);
        }
        else printf("%d,%d,%d\n",a,b,c);
    }
}
AI 代码解读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1)。
 
(3)算法如下:

void maxmin(int A[],int n,int &max,int &min) 
{    int i;
    min=min=A[0];
    for (i=1;i<n;i++)
    {    if (A[i]>max) max=A[i];
        if (A[i]<min) min=A[i];
    }
}
AI 代码解读

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9. 设 3 个表示算法频度的函数 f、g 和 h 分别为:

   f(n)=100n3n2+1000
   g(n)=25n35000n2
   h(n)=n1.55000nlog2n
   求它们对应的时间复杂度。

答:f(n)=100n3n2+1000=O(n3)g(n)=25n35000n2=O(n3)
nnlog2nh(n)=n1.55000nlog2n=O(n1.5)

10. 分析下面程序段中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

int j=0,s=0,n=100;
do
{    j=j+1;
    s=s+10*j;
} while (j<n && s<n);
AI 代码解读
答:j=0,第 1 次循环:j=1,s=10。第 2 次循环:j=2,s=30。第 3 次循环:j=3,s=60。第 4 次循环:j=4,s=100。while 条件不再满足。所以,其中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为 4。

11. 设 n 为正整数,给出下列 3 个算法关于问题规模 n 的时间复杂度。

(1)算法 1

void fun1(int n)
{    i=1,k=100;
    while (i<=n)
    {    k=k+1;
        i+=2;
    }
}
AI 代码解读

(2)算法 2

void fun2(int b[],int n)
{    int i,j,k,x;
    for (i=0;i<n-1;i++)
    {    k=i;
        for (j=i+1;j<n;j++)
            if (b[k]>b[j]) k=j;
        x=b[i];b[i]=b[k];b[k]=x;
    }
}
AI 代码解读

(3)算法 3

void fun3(int n)
{    int i=0,s=0;
    while (s<=n)
    {    i++;
        s=s+i;
    }
}
AI 代码解读
答:(1)设 while 循环语句执行次数为 T(n),则:
i=T(n)+1n,即 T(n)(n1)/2=O(n)
(2)算法中的基本运算语句是 if (b[k]>b[j])k=j,其执行次数 T(n)为:
T(n)=n2i=0n1j=i+11=n2i=0(ni1)=n(n1)2=O(n2)

(3)设 while 循环语句执行次数为 T(n),则:
s=1+2+···+T(n)=T(n)(T(n)+1)2n
,则 T(n)=O(n)。

12. 有以下递归算法用于对数组 a[i..j]的元素进行归并排序:

void mergesort(int a[],int i,int j)
{    int m;
    if (i!=j)
    {    m=(i+j)/2;
        mergesort(a,i,m);
        mergesort(a,m+1,j);
        merge(a,i,j,m);
    }
}
AI 代码解读

求执行 mergesort(a0n1)的时间复杂度。其中,merge(aijm)用于两个有序子序列 a[i..m]a[m+1..j] 的合并,是非递归函数,它的时间复杂度为 O(合并的元素个数)。

答:设 mergesort(a0n1)的执行时间为 T(n),分析得到以下递归关系:
T(n)=O(1)        n=1
T(n)=2T(n2)+O(n)    n>1
其中,O(n)为 merge()所需的时间,设为 cn(c 为常量)。因此:
T(n)=2T(n2)+cn=2(2T(n22)+cn2)+cn=22T(n22)+2cn=23T(n23)+3cn=2kT(n2k+kcn)=2kO(1)+kcn

由于 n2k 趋近于 1,则 k=log2n。所以 T(n) = 2log2n O(1) + cnlog2n=n+cnlog2n=O(nlog2n)

13. 描述一个集合的抽象数据类型 ASet,其中所有元素为正整数,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

   (1)由整数数组 a[0..n-1]创建一个集合。
   (2)输出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
   (3)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中。
   (4)求两个集合的并集。
   (5)求两个集合的差集。
   (6)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在此基础上设计集合的顺序存储结构,并实现各基本运算的算法。

答:抽象数据类型 ASet 的描述如下:
ADT ASet
{       数据对象:D = { di | 0 in,n为一个正整数}

 &nbsp; &nbsp; &nbsp;  &nbsp;&nbsp;数据关系:无。
 &nbsp; &nbsp; &nbsp;  &nbsp;&nbsp;基本运算: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createset( &s,a,n):创建一个集合s;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dispset( s):输出集合s;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inset(s,e):判断元素e是否在集合s中。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void add(s1,s2,s3):s3=s1∪s2;    //求集合的并集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void sub(s1,s2,s3):s3=s1-s2;    //求集合的差集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void intersection(s1,s2,s3):s3=s1∩s2;    //求集合的交集
}
AI 代码解读

 
设计集合的顺序存储结构类型如下:

typedef struct //集合结构体类型
{    int data[MaxSize]; //存放集合中的元素,其中 MaxSize 为常量
    int length; //存放集合中实际元素个数
} Set; //将集合结构体类型用一个新类型名 Set 表示
AI 代码解读

采用 Set 类型的变量存储一个集合。对应的基本运算算法设计如下:

void createset(Set &s,int a[],int n) //创建一个集合
{    int i;
    for (i=0;i<n;i++)
        s.data[i]=a[i];
   s.length=n;
}

void dispset(Set s) //输出一个集合
{    int i;
    for (i=0;i<s.length;i++)
        printf("%d ",s.data[i]);
    printf("\n");
}

bool inset(Set s,int e) //判断 e 是否在集合 s 中
{    int i;
    for (i=0;i<s.length;i++)
        if (s.data[i]==e)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void add(Set s1,Set s2,Set &s3) //求集合的并集
{    int i;
    for (i=0;i<s1.length;i++) //将集合 s1 的所有元素复制到 s3 中
        s3.data[i]=s1.data[i];
    s3.length=s1.length;
    for (i=0;i<s2.length;i++) //将 s2 中不在 s1 中出现的元素复制到 s3 中
        if (!inset(s1,s2.data[i]))
        {    s3.data[s3.length]=s2.data[i];
            s3.length++;
        }
}

void sub(Set s1,Set s2,Set &s3) //求集合的差集
{    int i;
    s3.length=0;
    for (i=0;i<s1.length;i++) //将 s1 中不出现在 s2 中的元素复制到 s3 中
        if (!inset(s2,s1.data[i]))
        {    s3.data[s3.length]=s1.data[i];
            s3.length++;
        }
}

void intersection(Set s1,Set s2,Set &s3) //求集合的交集
{    int i;
        s3.length=0;
        for (i=0;i<s1.length;i++) //将 s1 中出现在 s2 中的元素复制到 s3 中
            if (inset(s2,s1.data[i]))
            {    s3.data[s3.length]=s1.data[i];
                s3.length++;
            }
AI 代码解读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目录
打赏
0
2
0
0
75
分享
相关文章
手把手教你白嫖阿里云服务器(免费领服务器)
手把手教你白嫖阿里云服务器(免费领服务器),阿里云免费服务器领取,个人和企业用户均可以申请,个人免费服务器1核2GB 每月750小时,企业u1服务器2核8GB免费使用3个月,阿里云百科分享阿里云免费服务器申请入口、个人和企业免费配置、申请资格条件及云服务器免费使用时长
8403 0
数据结构——哈夫曼树
哈夫曼树 · 前言 哈夫曼树又叫做最优二叉树,可以将其看作一种特殊的二叉树。 可以说是从堆引入的哈夫曼树;堆的作用是构造最大堆和最小堆实现挑选最值删除的东西,而哈夫曼树也是寻找max和min并对其进行操作。 哈夫曼树的原理:出现频率较高的数占空间小,出现频率较低的数占空间更大。从而实现不压缩数据且节省空间的一种存储方式。
数据结构——哈夫曼树
Data topic details 2 | Data
数据结构结构教程 李春葆(第五版)习题 第二章
316 0
Data topic details 8 | Data
数据结构结构教程 李春葆(第五版)习题 第八章
188 0
Data topic details 8 | Data
Data topic details 7 | Data
数据结构结构教程 李春葆(第五版)习题 第七章
239 0
Data topic details 7 | Data
Data topic details 3 | Data
数据结构结构教程 李春葆(第五版)习题 第三章
440 0
Data topic details 3 | Data
Data topic details 5 | Data
数据结构结构教程 李春葆(第五版)习题 第五章
220 0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