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JavaScript 描述」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的定义是:「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
单例模式是一种常用的模式,有一些对象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比如线程池、全局缓存、浏览器中的 window 对象等。在 JavaScript 开发中,单例模式的用途同样非常广泛。试想一下,当我 们单击登录按钮的时候,页面中会出现一个登录浮窗,而这个登录浮窗是唯一的,无论单击多少 次登录按钮,这个浮窗都只会被创建一次,那么这个登录浮窗就适合用单例模式来创建。
1. 实现单例模式
要实现一个标准的单例模式并不复杂,无非是用一个变量来标志当前是否已经为某个类创建 过对象,如果是,则在下一次获取该类的实例时,直接返回之前创建的对象。代码如下:
class Singleton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this.instance = null; } static getInstance(name) { if (this.instance === null) { this.instance = new Singleton(name); } return this.instance; } }
我们通过 Singleton.getInstance
来获取 Singleton
类的唯一对象,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但有 一个问题,就是增加了这个类的“不透明性”,Singleton
类的使用者必须知道这是一个单例类, 跟以往通过 new XXX
的方式来获取对象不同,这里偏要使用 Singleton.getInstance
来获取对象。接下来顺便进行一些小测试,来证明这个单例类是可以信赖的:
const a = Singleton.getInstance( '夏安1' ); const b = Singleton.getInstance( '夏安2' ); console.log(a === b); // true
虽然现在已经完成了一个单例模式的编写,但这段单例模式代码的意义并不大。从下一节开 始,我们将一步步编写出更好的单例模式。
2. 透明的单例模式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实现一个“透明”的单例类,用户从这个类中创建对象的时候,可以像使 用其他任何普通类一样。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使用 CreateDiv
单例类,它的作用是负责在页 面中创建唯一的 div
节点,代码如下:
class CreateDiv { constructor(html) { if (!CreateDiv.instance) { const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html;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CreateDiv.instance = div; } return CreateDiv.instance; } static instance = null; }
然而,假设我们某天需要利用这个类,在页面中创建千千万万的 div
,即要让这个类从单例类变成 一个普通的可产生多个实例的类,那我们必须得改写 CreateDiv
构造函数,把控制创建唯一对象的那一个静态属性去掉,这种修改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3. 用代理实现单例模式
现在我们通过引入代理类的方式,来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我们依然使用上一节节中的代码,首先 CreateDiv
构造函数中,把负责管理单例的代码移除 出去,使它成为一个普通的创建 div
的类:
class CreateDiv { constructor(html) { const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html;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return div; } } class ProxySingletonCreateDiv { constructor(html) { if (!CreateDiv.instance) { CreateDiv.instance = new CreateDiv(html); } return CreateDiv.instance; } static instance = null; }
通过引入代理类的方式,我们同样完成了一个单例模式的编写,跟之前不同的是,现在我们 把负责管理单例的逻辑移到了代理类 proxySingletonCreateDiv
中。这样一来,CreateDiv
就变成了 一个普通的类,它跟 proxySingletonCreateDiv
组合起来可以达到单例模式的效果。
本例是缓存代理的应用之一,之后我们将继续了解代理带来的好处。
4. 惰性单例
前面我们了解了单例模式的一些实现办法,本节我们来了解惰性单例。
惰性单例指的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创建对象实例。惰性单例是单例模式的重点,这种技术在实际开发中非常有用,有用的程度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实际上在本文开头就使用过这种技术, instance
实例对象总是在我们调用 Singleton.getInstance
的时候才被创建,而不是在页面加载好的时候就创建,代码如下:
static getInstance(name) { if (this.instance === null) { this.instance = new Singleton(name); } return this.instance; }
不过这是基于“类”的单例模式,下面我们将以 WebQQ 的登录浮窗为例,介绍与全局变量结合实现惰性的单例。
假设我们是 WebQQ 的开发人员,当点击左边导航里 QQ 头像时,会弹出一个登录浮窗,很明显这个浮窗在页面里总是唯一的,不可能出现同时存在 两个登录窗口的情况。
第一种解决方案是在页面加载完成的时候便创建好这个 div 浮窗,这个浮窗一开始肯定是隐藏状态的,当用户点击登录按钮的时候,它才开始显示: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惰性单例</title> </head> <body> <button id='login-button'>登录</button> </body> <script> var loginLayer = (function(){ var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我是登录浮窗'; div.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return 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gin-button').onclick = function() { loginLayer.style.display = 'block'; } </script> </html>
这种方式有一个问题,也许我们进入 WebQQ 只是玩玩游戏或者看看天气等,根本不需要进行登录操作,因为登录浮窗总是一开始就被创建好,那么很有可能将白白浪费一些 DOM 节点。现在改写一下代码,使用户点击登录按钮的时候才开始创建该浮窗: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惰性单例</title> </head> <body> <button id='login-button'>登录</button> </body> <script> var createLoginLayer = function(){ var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我是登录浮窗'; div.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return 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gin-button').onclick = function() { var loginLayer = createLoginLayer(); loginLayer.style.display = 'block'; } </script> </html>
虽然现在达到了惰性的目的,但失去了单例的效果。当我们每次点击登录按钮的时候,都会 创建一个新的登录浮窗 div
。虽然我们可以在点击浮窗上的关闭按钮时(此处未实现)把这个浮 窗从页面中删除掉,但这样频繁地创建和删除节点明显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要的。
也许读者已经想到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变量来判断是否已经创建过登录浮窗,这也是本节第 一段代码中的做法:
var createLoginLayer = (function(){ var div; return function() { if (!div) {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我是登录浮窗'; div.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 return div;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gin-button').onclick = function() { var loginLayer = createLoginLayer(); loginLayer.style.display = 'block'; }
5. 通用的惰性单例
上一节我们完成了一个可用的惰性单例,但是我们发现它还有如下一些问题。
- 这段代码仍然是违反单一职责原则的,创建对象和管理单例的逻辑都放在
createLoginLayer
对象内部。 - 如果我们下次需要创建页面中唯一的
iframe
,或者script
标签,用来跨域请求数据,就必须得如法炮制,把createLoginLayer
函数几乎照抄一遍:
var createIframe = (function(){ var iframe; return function() { if (!iframe) { ifr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iframe.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ame); } return iframe; } })();
我们需要把不变的部分隔离出来,先不考虑创建一个 div
和创建一个 iframe
有多少差异,管理单例的逻辑其实是完全可以抽象出来的,这个逻辑始终是一样的:用一个变量来标志是否创建过对象,如果是,则在下次直接返回这个已经创建好的对象:
var obj; if ( !obj ){ obj = xxx; }
现在我们就把如何管理单例的逻辑从原来的代码中抽离出来,这些逻辑被封装在 getSingle
函数内部,创建对象的方法 fn
被当成参数动态传入 getSingle
函数:
var getSingle = function(fn){ var result; return function() { return result || (result = fn.apply(this, arguments)); } };
接下来将用于创建登录浮窗的方法用参数 fn
的形式传入 getSingle
,我们不仅可以传入 createLoginLayer
,还能传入 createScript
、createIframe
、createXhr
等。之后再让 getSingle
返回 一个新的函数,并且用一个变量 result
来保存 fn
的计算结果。result
变量因为身在闭包中,它永远不会被销毁。在将来的请求中,如果 result
已经被赋值,那么它将返回这个值。代码如下:
var createLoginLayer = function () { var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我是登录浮窗'; div.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return div; }; var createSingleLoginLayer = getSingle(createLoginLayer); document.getElementById('loginBtn').onclick = function () { var loginLayer = createSingleLoginLayer(); loginLayer.style.display = 'block';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把「创建实例对象的职责」和「管理单例」的职责分别放置在两个方法里,这两个方法可以独立变化而互不影响,当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完成了创建唯一实例对象的功能,看起来是一件挺奇妙的事情。
6. 小结
单例模式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模式,我们先学习了传统的单例模式实现,也了解到因为语言的差异性,有更适合的方法在 JavaScript
中创建单例。本文还提到了「代理模式」和「单一职责原则」, 后面的章节会对它们进行更详细的讲解。
在 getSinge
函数中,实际上也提到了闭包和高阶函数的概念。单例模式是一种简单但非常实 用的模式,特别是惰性单例技术,在合适的时候才创建对象,并且只创建唯一的一个。更奇妙的 是,创建对象和管理单例的职责被分布在两个不同的方法中,这两个方法组合起来才具有单例模式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