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算法 | 最大网络流的增广路算法

简介: 增广路算法是由Ford和Fulkerson于1957年提出的。该算法寻求网络中最大流的基本思想是寻找可增广路,使网络的流量得到增加,直到最大为止。即首先给出一个初始可行流,这样的可行流是存在的,例如零流。如果存在关于它的可增广路,那么调整该路上每条弧上的流量,就可以得到新的可行流。对于新的可行流,如果仍存在可增广路,则用同样的方法使流的值增大。继续这个过程,直到网络中不存在关于新的可行流的可增广路为止。此时,网络中的可行流就是所求的最大流。

1增广路算法

定理4(增广路定理)设flow是网络G的一个可行流,如果不存在从源点s到汇点t关于flow的可增广路P,则flow是G的一个最大流。

1●增广路算法思想

增广路算法是由Ford和Fulkerson于1957年提出的。该算法寻求网络中最大流的基本思想是寻找可增广路,使网络的流量得到增加,直到最大为止。即首先给出一个初始可行流,这样的可行流是存在的,例如零流。如果存在关于它的可增广路,那么调整该路上每条弧上的流量,就可以得到新的可行流。对于新的可行流,如果仍存在可增广路,则用同样的方法使流的值增大。继续这个过程,直到网络中不存在关于新的可行流的可增广路为止。此时,网络中的可行流就是所求的最大流。

该算法分以下两个过程:

(1) 找可增广路。

可采用标号法找可增广路。对网络中的每个节点j,其标号包括两部分信息(pred(j),maxl(j))。其中,pred(j)表示节点j在可能的增广路中的前一个节点;maxl(j)表示沿该可能的增广路到节点j为止可以增加的最大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源点s的标号为(0,+∞)。

第二步,从已标号而未检查的点v出发,对于边,如果flow(v,w)<cap(v,w),则w的标号为(v,maxl(w)),maxl(w)=min{maxl(v),cap(v,w)-flow(v,w)};对于边,flow(w,v)>0,则w的标号为(-v,maxl(w)),maxl(w)=min{maxl(v),flow(w,v)}。

第三步,不断重复步骤2,直到已经不存在已标号未检查的点或标到了汇点结束。如果不存在已标号未检查的点,就说明不存在关于当前可行流的可增广路,当前流就是最大流。如果标到了汇点,就找到了一条可增广路,需要沿着该可增广路进行增流,转过程(2)。

(2) 沿着可增广路进行增流。增流方法为:

先确定增流量d,即d=maxl(t),然后依据下面的公式进行增流。

image.png


增流以后的网络流依旧是可行流。

2●算法设计

采用队列LIST来存放已标号未检查的节点。根据增广路算法的思想,算法设计如下:

第一步,初始化可行流flow为零流;对节点t标号,即令maxl(t)=任意正值(如5)。

第二步,若maxl(t)>0,继续下一步;否则算法结束,此时已经得到最大流。

第三步,取消所有节点j∈V的标号,令maxl(j)=0,pred(j)=0;令LIST={s},对节点s标号,令maxl(s)=∞。

第四步,如果LIST≠∮,且maxl(t)=0,继续下一步;否则:

(1) 如果t已经有标号(即maxl(t)>0),就找到了一条增广路,沿该增广路对流flow进行增流(增流的流量为maxl(t),增广路可以根据pred回溯方便得到),转第二步。

(2) 如果t没有标号(即LIST=∮且maxl(t)=0),那么转第二步。

第五步,从LIST中移走一个节点i,寻找从节点i出发的所有可能的增广边。

(1) 对非饱和的向前边,若节点j没有标号,则对j进行标号,即令maxl(j)=min{maxl(i),cap(i,j)-flow(i,j)},pred(j)=i,并将j加入LIST中,转第四步。

(2) 对非零向后边,若节点j没有标号,则对j进行标号,即令maxl(j)=min{maxl(i), flow(i,j)},pred(j)=-i,并将j加入LIST中,转第四步。

3●增广路算法的构造实例

【例7-6】用增广路算法找出如图7-5所示的网络及可行流的最大流,其中,顶点1为源点,顶点6为汇点,边上的权为(cap,flow)。

image.png


图7-5网络及可行流

解:标号法找增广路(按顶点序号由小到大的顺序选择已标号未检查的点)如图7-6所示(注:增广路在图中用黑粗线表示)。

image.png


图7-6第一次找到的一条可增广路

沿着增广路增流,增加的流量d=3。增流后得到的新的可行流如图7-7所示。

image.png


图7-7第一次增流后的可行流

根据增广路算法,取消所有顶点的标号,给它们重新标号,如图7-8所示。

image.png


图7-8第二次找到的可增广路

沿着增广路增流,增加的流量d=2。增流后的可行流如图7-9所示。

image.png


图7-9第二次增流后的可行流

根据增广路算法,取消所有顶点的标号,给它们重新标号,如图7-10所示。

image.png

图7-10第三次找到的可增广路

沿着增广路增流,增加的流量d=1,增流后的可行流如图7-11所示。

image.png

图7-11第三次增流后的可行流


重新开始标号,标号过程进行到3号顶点后无法继续进行,当前网络中已没有关于当前可行流的可增广路,该可行流已达到了最大流,如图7-12所示。

image.png


图7-12网络最大流

目录
打赏
0
0
0
0
1035
分享
相关文章
基于WOA鲸鱼优化的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对比BiLSTM和LSTM
本项目基于MATLAB 2022a/2024b实现,采用WOA优化的BiLSTM算法进行序列预测。核心代码包含完整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展示从参数优化到模型训练、预测的全流程。BiLSTM通过前向与后向LSTM结合,有效捕捉序列前后文信息,解决传统RNN梯度消失问题。WOA优化超参数(如学习率、隐藏层神经元数),提升模型性能,避免局部最优解。附有运行效果图预览,最终输出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RMSE评估精度。适合研究时序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优化的开发者参考。
基于GA遗传优化的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对比BiLSTM和LSTM
本内容包含基于BiLSTM与遗传算法(GA)的算法介绍及实现。算法通过MATLAB2022a/2024b运行,核心为优化BiLSTM超参数(如学习率、神经元数量),提升预测性能。LSTM解决传统RNN梯度问题,捕捉长期依赖;BiLSTM双向处理序列,融合前文后文信息,适合全局信息任务。附完整代码(含注释)、操作视频及无水印运行效果预览,适用于股票预测等场景,精度优于单向LSTM。
基于GA遗传优化的最优阈值计算认知异构网络(CHN)能量检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GA遗传优化的阈值计算方法在认知异构网络(CHN)中的应用。通过Matlab2022a实现算法,完整代码含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能量检测算法用于感知主用户信号,其性能依赖检测阈值。传统固定阈值方法易受噪声影响,而GA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在复杂环境中自动优化阈值,提高频谱感知准确性,增强CHN的通信效率与资源利用率。预览效果无水印,核心程序部分展示,适合研究频谱感知与优化算法的学者参考。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TCN-LSTM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展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过 MATLAB2022a 实现,完整程序运行无水印,核心代码附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算法利用 PSO 优化 TCN 的超参数(如卷积核大小、层数等),提升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性能。TCN 结构包含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结合 LSTM 构建混合模型,经多次迭代选择最优超参数,最终实现更准确可靠的预测效果,适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的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对比BiLSTM和LSTM
本项目基于MATLAB2022a/2024b开发,结合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用于优化序列预测任务中的模型参数。核心代码包含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涵盖遗传算法优化过程、BiLSTM网络构建、训练及预测分析。通过PSO优化BiLSTM的超参数(如学习率、隐藏层神经元数等),显著提升模型捕捉长期依赖关系和上下文信息的能力,适用于气象、交通流量等场景。附有运行效果图预览,展示适应度值、RMSE变化及预测结果对比,验证方法有效性。
基于遗传优化ELM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实现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GA-ELM)网络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过对比传统ELM与GA-ELM,验证了参数优化对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核心程序利用MATLAB 2022A完成,采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最优权重与偏置,结合ELM快速训练特性,显著提高模型稳定性与准确性。实验结果展示了GA-ELM在复杂数据中的优越表现,误差明显降低。此方法适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的时间序列预测任务。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PSO(粒子群优化)改进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使用Matlab2022a运行,完整程序无水印,附带核心代码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TCN通过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处理序列数据,PSO优化其卷积核权重等参数以降低预测误差。算法中,粒子根据个体与全局最优位置更新速度和位置,逐步逼近最佳参数组合,提升预测性能。
基于GA遗传优化的三维空间WSN网络最优节点部署算法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三维空间无线传感网络(WSN)的节点部署,通过MATLAB2022A实现仿真。算法旨在以最少的节点实现最大覆盖度,综合考虑空间覆盖、连通性、能耗管理及成本控制等关键问题。核心思想包括染色体编码节点位置、适应度函数评估性能,并采用网格填充法近似计算覆盖率。该方法可显著提升WSN在三维空间中的部署效率与经济性,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和GEI步态能量提取的步态识别算法matlab仿真,对比不同角度下的步态识别性能
本项目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与GEI步态能量提取技术,实现高效步态识别。算法使用不同角度(0°、45°、90°)的步态数据库进行训练与测试,评估模型在多角度下的识别性能。核心流程包括步态图像采集、GEI特征提取、数据预处理及CNN模型训练与评估。通过ReLU等激活函数引入非线性,提升模型表达能力。项目代码兼容Matlab2022a/2024b,提供完整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助力研究与应用开发。
基于 JavaScript 图算法的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模型构建及局域网禁止上网软件的技术实现路径研究
本文探讨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软件的技术框架,将其核心功能映射为图论模型,通过节点与边表示终端设备及访问关系。以JavaScript实现DFS算法,模拟访问权限判断,优化动态策略更新与多层级访问控制。结合流量监控数据,提升网络安全响应能力,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智能化演进,助力数字化管理。
60 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