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Handler.runWithScissors 解析

简介: Android | Handler.runWithScissors 解析

前言


看 WMS 代码的时候看到了 Handler.runWithScissors 方法,所以来恶补一下


public static WindowManagerService main(final Context context, final InputManagerService im,final boolean showBootMsgs, final boolean onlyCore, WindowManagerPolicy policy,ActivityTaskManagerService atm, Supplier<SurfaceControl.Transaction> transactionFactory,Supplier<Surface> surfaceFactory,
            Function<SurfaceSession, SurfaceControl.Builder> surfaceControlFactory) {
        DisplayThread.getHandler().runWithScissors(() ->
                sInstance = new WindowManagerService(context, im, showBootMsgs, onlyCore, policy,
                        atm, transactionFactory, surfaceFactory, surfaceControlFactory), 0);
        return sInstance;
}


通过 DisplayThread.getHandler() 调用了 runWithScissors 方法。


该方法的设计初衷就是:在一个线程中通过 Handler 向另外一个线程发送消息,并等待另一个线程处理完成后再继续执行。


runWithScissors


首先来看一下官方文档的描述:


同步运行指定的任务。如何当前线程和处理线程相同,则立即执行不用排队,否则就发送到别的线程进行处理,并等待他完成后再返回。另外,这种方法很危险,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死锁,毕竟是两个线程间的通信。


还有该方法被标记为 @hide,因为有一些隐患,所以该方法不希望被开发者使用,一般都用于 Framwork 层。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代码:


public final boolean runWithScissors(@NonNull Runnable r, long timeout) {
    if (r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runnable must not be null");
    }
    if (timeout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imeout must be non-negative");
    }
    if (Looper.myLooper() == mLooper) {
        r.run();
        return true;
    }
    BlockingRunnable br = new BlockingRunnable(r);
    return br.postAndWait(this, timeout);
}


首先获取当前线程的 looper,在拿到 Handler 所属的looper,如果是同一个,就直接执行并返回 true,否则就继续往下走。


如果所属的 looper 不相同,则使用 BlockingRunnable 进行包装,并调用 postAndWait 方法:


private static final class Blocking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final Runnable mTask;
    private boolean mDone;
    public BlockingRunnable(Runnable task) {
        mTask = 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mTask.run();//运行在 handler 线程
        } finally {
            synchronized (this) {
                mDone = true; //标记完成
                notifyAll(); //唤醒线程
            }
        }
    }
    public boolean postAndWait(Handler handler, long timeout) {
        //使用 post 进行发送
        if (!handler.post(this)) {
            return false;
        }
        synchronized (this) {
            if (timeout > 0) {
                final long expirationTime =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 timeout;
                while (!mDone) {
                    long delay = expirationTime -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if (delay <= 0) {
                        return false; // timeout
                    }
                    try {
                        wait(delay);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x) {
                    }
                }
            } else {
                while (!mDone) {
                    try {
                        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x) {
                    }
                }
            }
        }
        return true;
    }
}


在 postAndWait 方法中,首先调用 post 添加到 queue 队列中,如果成功返回 true,如果发送失败,postAndWait 方法直接退出。


发送成功后,就会添加的队里中,等到合适的时候 run 方法就会执行,然后就会执行 finally 块,将 mDone 置为 true。


post() 方法执行成功后,就会进入 synchronized 代码块,需要注意的是 run 方法中也有一个 synchronized,这两个锁对象都是 this,所以说,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代码块被执行,另一个只能进行等待。


接着就是 timeout 大于 0 并且 mDone 标志一直处于 false,则进行 wait 等待,等待结束后如果任务还没有完成,直接 return false,表示任务失败。


如果 timeout 小于0,则不需要延时,直接进行阻塞,没有超时时间,只能等待被唤醒。


最后 return true 表示任务成功。


梳理流程


1,首先判断目标线程和当前线程是否相同,相同则立即执行任务,return true。


2,接着就使用 BlockingRunnable 进行包装,然后使用 post 发送。发送失败表示目标线程的 Looper 有问题,直接 return false, 表示任务失败。


3,发送成功以后,会有两个分支,一个是 run 方法中的 synchronized,还有一个是 postAndWait 中的synchronized 。这两个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执行。run 方法中执行任务,postAndWait 中进行延时或者直接等待。


4,最后就是延时等待结束后任务没完成则表示任务失败,如果没有延时就直接进行 wait 进行阻塞,直到被唤醒。这里没有超时逻辑,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底可以分析出问题的关键了,具体如下所示:


没有超时取消逻辑


延时完成后,任务如果没有完成,直接回 return false,但是 Runable 依然在运行在目标线程的 MessageQueue 中,最终依然会得到执行,但是不会符合我们的预期


死锁


1,如果 Runable 在没有执行的时候被移除了,例如 Handler.removeCallBack,Looper.quit,这个任务就永远得不到执行,就会导致 wait 一直等待。


2,如果 wait 一直无法被唤醒, 并且这个时候还持有者别的锁,就会导致死锁。


那么要如何解决呢,上面第一种也无需解决,如果它不符合你的业务,你也就不需要使用它了,第二种只需要保证当前线程没有别的锁,而且 looper 不能直接退出,需要退出的时候也需要安全退出(quitSafely方法)。


总结


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runWithScissors 方法基本上不是偏向于业务的,而是偏向于 framwork 层的,因此该方法被标注为了 hide 方法。如果我们业务真的需要使用这个方法,我们也完全可以仿照源码自己写一个出来,并且还可以随意修改,岂不美滋滋。


好了,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对您有用请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如果有任何问题可在下方评论。


目录
打赏
0
0
0
0
0
分享
相关文章
为什么大厂要求安卓开发者掌握Kotlin和Jetpack?深度解析现代Android开发生态优雅草卓伊凡
为什么大厂要求安卓开发者掌握Kotlin和Jetpack?深度解析现代Android开发生态优雅草卓伊凡
76 0
为什么大厂要求安卓开发者掌握Kotlin和Jetpack?深度解析现代Android开发生态优雅草卓伊凡
Android与iOS开发环境搭建全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Android与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搭建流程,旨在为初学者及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提供详尽指南。我们将从开发工具的选择、环境配置到第一个简单应用的创建,一步步引导读者步入移动应用开发的殿堂。无论你是Android Studio的新手还是Xcode的探索者,本文都将为你扫清开发道路上的障碍,助你快速上手并享受跨平台移动开发的乐趣。 ####
【Android】网络技术知识总结之WebView,HttpURLConnection,OKHttp,XML的pull解析方式
本文总结了Android中几种常用的网络技术,包括WebView、HttpURLConnection、OKHttp和XML的Pull解析方式。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可靠的网络应用程序。通过示例代码和详细解释,本文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和指导。
122 15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深入探索Android系统架构:从内核到应用层的全面解析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Android系统架构分析,从底层的Linux内核到顶层的应用程序框架。我们将探讨Android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各层之间的交互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协作以支持丰富多样的应用生态。通过本篇文章,开发者和爱好者可以更深入理解Android平台的工作原理,从而优化开发流程和提升应用性能。
安卓与iOS开发中的线程管理差异解析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中,安卓和iOS两大平台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如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它们在处理多线程任务时也展现出不同的哲学。本文将带你穿梭于这两个平台之间,比较它们在线程管理上的核心理念、实现方式及性能考量,助你成为跨平台的编程高手。
安卓与iOS的跨平台开发:Flutter框架深度解析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海洋中,Flutter作为一艘灵活的帆船,正引领着开发者们驶向跨平台开发的新纪元。本文将揭开Flutter神秘的面纱,从其架构到核心特性,再到实际应用案例,我们将一同探索这个由谷歌打造的开源UI工具包如何让安卓与iOS应用开发变得更加高效而统一。你将看到,借助Flutter,打造精美、高性能的应用不再是难题,而是变成了一场创造性的旅程。
|
8月前
|
深入解析Android系统架构及其对开发者的意义####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旨在为读者揭开Android操作系统架构的神秘面纱,探讨其如何塑造现代移动应用开发格局。通过剖析Linux内核、硬件抽象层、运行时环境及应用程序框架等关键组件,揭示Android平台的强大功能与灵活性。文章强调了理解Android架构对于开发者优化应用性能、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技术趋势下Android的发展方向。 ####
268 0
深入解析安卓与iOS开发环境的优劣
【10月更文挑战第4天】 本文将深入探讨安卓和iOS两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从技术架构、开发工具、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通过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平台的异同,从而为项目选择最合适的开发平台提供参考。
113 3
安卓与iOS的较量:技术深度解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4天】 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安卓和iOS无疑是两大巨头。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系统的技术特点、优势和不足,以及它们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系统的本质和内涵,从而引发对移动操作系统未来发展的深思。
133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