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Net残差网络Pytorch实现——cifar10数据集的预测

简介: ResNet残差网络Pytorch实现——cifar10数据集的预测

✌ 使用ResNet进行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预测

import os
import json
import torch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transforms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torchvision
from tqdm import tqdm
# 加载运算设备
device=torch.device('cuda:0'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 数据处理
data_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esize(256),
         transforms.CenterCrop(224),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0.485, 0.456, 0.406], [0.229, 0.224, 0.225])])
# 每批次数据数量
batch_size=100
# 加载需要预测的数据,train需要转化为False
test_dataset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root='./cifar10', 
                                            train=False,
                                            download=False, 
                                            transform=data_transform)
test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est_dataset,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False)
# 加载预测结果与真实分类的映射
json_path='./class_indices.json'
json_file=open(json_path,'r')
class_indict=json.load(json_file)
# 构建网络
model=resnet34(num_classes=10).to(device)
# 加载模型训练好的参数
weights_path='./resNet34_cifar10.pth'
model.load_state_dict(torch.load(weights_path,map_location=device))
# 开启验证模式,进行预测
acc=0
model.eval()
test_bar=tqdm(test_loader)
for data in test_bar:
    with torch.no_grad():
        images,labels=data
        output=model(images.to(device)).cpu()
        y_pred=torch.max(output,dim=1)[1]
        acc+=torch.eq(y_pred,labels.to(device)).sum().item() 
# 打印模型预测的准确率
print(acc/len(test_dataset))


目录
相关文章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PyTorch生态系统中的连续深度学习:使用Torchdyn实现连续时间神经网络
神经常微分方程(Neural ODEs)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创新模型,将神经网络的离散变换扩展为连续时间动力系统。本文基于Torchdyn库介绍Neural ODE的实现与训练方法,涵盖数据集构建、模型构建、基于PyTorch Lightning的训练及实验结果可视化等内容。Torchdyn支持多种数值求解算法和高级特性,适用于生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领域。
162 77
PyTorch生态系统中的连续深度学习:使用Torchdyn实现连续时间神经网络
|
2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PyTorch
基于昇腾用PyTorch实现传统CTR模型WideDeep网络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昇腾平台上使用PyTorch实现经典的WideDeep网络模型,以处理推荐系统中的点击率(CTR)预测问题。
189 66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深度强化学习中SAC算法: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其PyTorch实现
软演员-评论家算法(Soft Actor-Critic, SAC)是深度强化学习领域的重要进展,基于最大熵框架优化策略,在探索与利用之间实现动态平衡。SAC通过双Q网络设计和自适应温度参数,提升了训练稳定性和样本效率。本文详细解析了SAC的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PyTorch实现,涵盖演员网络的动作采样与对数概率计算、评论家网络的Q值估计及其损失函数,并介绍了完整的SAC智能体实现流程。SAC在连续动作空间中表现出色,具有高样本效率和稳定的训练过程,适合实际应用场景。
216 7
深度强化学习中SAC算法: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其PyTorch实现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测试技术
YOLO11实战:新颖的多尺度卷积注意力(MSCA)加在网络不同位置的涨点情况 | 创新点如何在自己数据集上高效涨点,解决不涨点掉点等问题
本文探讨了创新点在自定义数据集上表现不稳定的问题,分析了不同数据集和网络位置对创新效果的影响。通过在YOLO11的不同位置引入MSCAAttention模块,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改进方案及其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改进方案在mAP50指标上分别提升了至0.788、0.792和0.775。建议多尝试不同配置,找到最适合特定数据集的解决方案。
1186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基于Pytorch Gemotric在昇腾上实现GraphSage图神经网络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昇腾平台上使用PyTorch实现GraphSage算法,在CiteSeer数据集上进行图神经网络的分类训练。内容涵盖GraphSage的创新点、算法原理、网络架构及实战代码分析,通过采样和聚合方法高效处理大规模图数据。实验结果显示,模型在CiteSeer数据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66.5%。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鸟类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ResNet50算法模型+图像识别
鸟类识别系统。本系统采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通过使用加利福利亚大学开源的200种鸟类图像作为数据集。使用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然后进行模型的迭代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在保存为本地的H5格式文件。在使用Django开发Web网页端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鸟类图像,识别其名称。
163 12
鸟类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ResNet50算法模型+图像识别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API 算法框架/工具
残差网络(ResNet) -深度学习(Residual Networks (ResNet) – Deep Learning)
残差网络(ResNet) -深度学习(Residual Networks (ResNet) – Deep Learning)
120 0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小土堆-pytorch-神经网络-损失函数与反向传播_笔记
在使用损失函数时,关键在于匹配输入和输出形状。例如,在L1Loss中,输入形状中的N代表批量大小。以下是具体示例:对于相同形状的输入和目标张量,L1Loss默认计算差值并求平均;此外,均方误差(MSE)也是常用损失函数。实战中,损失函数用于计算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间的差距,并通过反向传播更新模型参数。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自然语言处理
ResNet(残差网络)
【10月更文挑战第1天】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深度学习实践:构建并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NN)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分类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orch构建并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NN)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图像分类。从数据预处理、模型定义到训练过程及结果可视化,文章全面展示了深度学习项目的全流程。通过实际操作,读者可以深入了解CNN在图像分类任务中的应用,并掌握PyTorch的基本使用方法。希望本文为您的深度学习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