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的基础知识【精华版】

简介: 一、考试说明1.了解单向晶闸管的结构和主要参数,掌握其工作特性。2.会使用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二、知识干货总结1.晶闸管的定义一般地,具有PNPN四层三结结构的器件是晶闸管。严格来说,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定义,具有3个或者3个以上PN结,其伏安特性至少在一个象限内具有导通和阻断两个稳定状态,并可以在两个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力半导体器件为晶闸管。又称为(可控硅)。2.晶闸管的分类晶闸管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内部存在反并联二极管的逆导型晶闸管(RC-Thyristor),电流可双向控制导通的双向晶闸管(TRI-AC),门极关断晶闸管(GTO)和门极换流晶闸管(GCT)

一、考试说明

1.了解单向晶闸管的结构和主要参数,掌握其工作特性。

2.会使用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

二、知识干货总结

1.晶闸管的定义

一般地,具有PNPN四层三结结构的器件是晶闸管。严格来说,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定义,具有3个或者3个以上PN结,其伏安特性至少在一个象限内具有导通和阻断两个稳定状态,并可以在两个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力半导体器件为晶闸管。又称为(可控硅)。


2.晶闸管的分类

晶闸管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内部存在反并联二极管的逆导型晶闸管(RC-Thyristor),电流可双向控制导通的双向晶闸管(TRI-AC),门极关断晶闸管(GTO)和门极换流晶闸管(GCT)等。


3.晶闸管的特点

晶闸管在通态时可以承受非常大的浪涌电流,而在阻态能承受非常高的电压,这两点的极限值在目前的所有器件中都是最高的,如果没有无法自关断这个严重的缺陷,那么晶闸管就是完美的电力半导体器件。这跟晶闸管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4.晶闸管的引脚识读

晶闸管也是一个三端器件,按照现有的应用习惯,其三个端子定义为阳极(A,anode)、阴极(K,cathode)和门极(G,gate)。晶闸管的符号以及对应三个端子的定义如图所示。

image.png

5. 晶闸管的扩散形成

实际上一个典型的晶闸管的结构如图所示,一般从阳极到阴极的杂质半导体的性质为PNPN,因此存在3个PN结,从阳极到阴极依次为J1、J2和J3。此时,这3个结不再像晶体管那样有具体的名称。这3个PN结可以通过合金—扩散法或全扩散法形成,阳极、阴极和门极电极分别通过金属连接与对应的半导体层相连接。

image.png

6.晶闸管的简化结构图

为了分析方便,这里把上图所示的晶体管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简化结构图,并认为各杂质半导体的掺杂浓度是均匀的,按照晶闸管在实际电路中的使用情况,图中还给出了用于晶闸管运行原理分析的外围电路,则流入晶闸管阳极的电流为IA,流出晶闸管阴极的电流为IK,流入晶闸管门极的电流为IG,晶闸管阳极到阴极之间的电压为UAK。

image.png

7.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如图所示:

image.png

①.控制极不加电压即IG=0,正向电压小于UBO(转折电压)时,晶闸管处于正向阻断状态(断态)


②.正向阳极电压达到正向转折电UBO时,晶闸管突然从正向阻断状态转为导通状态(通态)。


③.门极电流IG越大,晶闸管导通所需要的阳极电压越小。


④.晶闸管导通之后,特性和二极管的特性相仿,管压降在1V左右。


⑤当阳极电流减小到IH(维持电流)时,晶闸管由导通变为正向阻断状态。


⑥晶闸管加反向电压时,只有很小的反向漏电流。当反向电压升高到UBR(反向击穿电压)时,晶闸管反向击穿损坏。


【注意】晶闸管只能稳定工作在阻断与导通两个状态。


8.晶闸管的工作特点

①.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阳极和门极均加正极性电压。


②.晶闸管导通之后,门极便失去控制作用。


③.晶闸管关断的条件是:阳极加负极性电压或将阳极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使晶闸管中的电流IA小于维持电流IH。


注意:


①晶闸管的导通是由于晶闸管内部存在强烈的正反馈过程。


②通过门极只能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而不能控制其关断,因此晶闸管被称为半控型器件。


9.用万用表检测晶闸管的管脚以及性能判断

①引脚的识别:


用万用表电阻挡的R×10挡,测其任意两个引脚间的正、反向电阻,直到找出读书为数十欧的一对引脚,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门极(G),红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阴极(K)。剩余的引脚则为阳极(A)。


②性能的判别:


(1)若G,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0,或G,A和A,K之间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内部击穿短路);


(2)若G,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内部断路)


10.晶闸管型号的识别

image.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
3月前
|
存储 Ubuntu 安全
在Ubuntu 16.04上安装openjdk-6/7/8-jdk的步骤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你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因此你可能要使用 `sudo` 来获取必要的权限。记得做完每一个步骤后,都要检查输出,以确保没有发生错误,并且每项操作都成功完成。如果在安装过程中遇到问题,查看 `/var/log/` 下的日志文件对于问题的解决可能是有帮助的。
193 21
|
5月前
|
前端开发
🔈阿里云百炼工作流里循环节点和批量节点,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本文介绍了智能体应用和工作流应用中的循环节点与批量节点的使用方法及区别。两者都适用于多次调用任务,输入为列表,输出也为列表。不同在于:循环节点顺序执行,可依赖前序结果;批量节点并行执行,各任务独立。以旅游推荐为例,用户输入城市后,通过大模型生成景点列表,再用循环或批量节点生成详细攻略。最后通过脚本处理输出结果,形成清晰展示。
866 22
|
7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Vue 性能革命:揭秘前端优化的终极技巧;Vue优化技巧,解决Vue项目卡顿问题
Vue在处理少量数据和有限dom的情况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但现在随着AI时代的到来,海量数据场景会越来越多,Vue优化技巧也是必备技能。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中的自适应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
【8月更文挑战第14天】在深度学习领域,自适应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逐渐改变我们处理数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网络通过动态调整其结构和参数来适应输入数据的分布和特征,从而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最优性能。本文将深入探讨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理解这一技术如何推动深度学习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提高时钟置换算法的性能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通过上述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时钟置换算法的性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系统环境和应用场景,提高虚拟内存管理的效率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261 62
|
存储 数据可视化 测试技术
了解面向对象方法发展历程
【6月更文挑战第26天】本文介绍了几个面向对象发展中出现的典型方法。**Coad/Yourdon方法** **Booch方法** **OMT** **OOSE**。这四种方法都贡献于现代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
350 0
了解面向对象方法发展历程
|
网络协议 安全 算法
BGP路由知识点
BGP路由知识点
307 2
|
并行计算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NumPy 高级教程——GPU 加速
NumPy 高级教程——GPU 加速【1月更文挑战第4篇】
115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