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点
1.封装
类是一个模板,将多个对象的类似属性放在一个模板中,这就是封装。避免了外部对内部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程序的维护性。
2.继承
继承是用来实现代码复用和设计复用的机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要特性之一。设计一个新类时,如果可以继承一个已有的设计良好的类然后进行二次开发,会大幅减少开发工作量。
3.多态
一般是指父类的一个方法在不同派生类对象中具有不同表现和行为。派生类在继承了父类的行为和属性之后,还可能增加某些特定的行为和属性,也可能会对继承父类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改变,这些都是多态的表现形式。
二、类与对象
1.类的定义
使用class关键字来声明一个类,基本格式如下:
class 类名:
"类体说明" #类的功能等进行说明
类成员
方法成员
类是由3部分组成的:
类的名称:用关键字class声明类,类名首字母一般大写,比如Dog。
类的数据属性:用来存储特征的值(体现对象的特征),简称为成员。如:名字、年龄。
类的方法属性:用来对成员进行操作(体现对象的行为),简称为方法。如:学习、睡觉。
类体说明:对类的功能等进行说明。
2.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使用类中定义的成员和方法,必须对类实例化,即创建类的对象,根据类创建实例对象的语法格式如下:
实例名(对象名) = 类名([参数列表] )
访问实例成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
实例名 .成员 、 实例名 .方法() ,其中“.”叫做成员运算符。
要想给实例添加成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
实例名.新的成员名 = 值
举例
代码
定义类.
class Car:
#定义构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定义方法.
def get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创建对象.
c1 = Car("迈巴赫")
print("这辆汽车的名字:",c1.getName())
执行结果
3.类的成员
1.数据成员
用来存储特征值(体现实例对象的特征)。
2.方法成员
用来对数据成员进行操作(体现实例对象的行为)。
3.成员类型
按照归属于类还是实例对象,类的数据成员可分为两种:
1.类成员
定义在类体中,且在类的所有方法之外的数据成员,类成员属于类本身,一般通过类名.成员名调用,不建议使用“实例名.成员”名调用。
2.实例成员
在类的某个方法中定义的数据成员为实例成员。
实例成员只能通过实例名.成员名被实例对象调用。
实例成员一般在构造方法__init__()中创建,也可以在其他方法中创建。
按照能否在类的外面直接访问,类的成员可分为两种:
1.公有成员
公有成员不以下划线开头,在类的内部可以访问,在类的外部也可以访问
2.私有成员
在类的外部不能直接访问,只能在类的内部访问,或在类的外面通过对象的公有方法访问(不提倡)
_xxx:受保护成员(Protected),成员名以单下划线开始,类和派生类可以访问这些成员,在类的外面一般不建议直接访问。
__xxx:私有成员(Private),成员名以双下划线开始,不能以两个或更多下划线结束,只有类自己可以访问,子类不能直接访问到这个成员,但在外部可以通过“对象名._类名__xxx”这样的特殊方式来访问。
3.内置成员
所有的类(无论是系统内置的类还是自定义类)都有一组特殊的成员,其前后各有两个下划线类似:"__xxx__",常见的内置成员如下:
__name__:类的名字,用字符串表示。
__doc__:类的文档字符串。
__bases__:由所有父类组成的元组。
__dict__:由类的成员组成的字典。
__module__:类所属模块。
注意事项
1.当用对象名调用类成员时, “对象.类成员”只是“类.类成员”的一份拷贝。当修改“对象.类成员”时, “类.类成员”的值不变。
2.当类成员和实例成员同名时:在类的方法内和类的外面,“类名.类成员”调用的是类成员;在类的方法中“self.实例成员” 或在类的外面“对象名.实例成员” 调用的是实例成员。(在类的方法内,和实例成员同名的类成员被屏蔽)
3.定义在类的方法中且不以self为前缀的变量是该方法的局部变量,不能在方法外使用,也不能在类的外面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