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Router v6

简介: React-Router v6

总结为6点变化:
重命名为。
的新特性变更。
嵌套路由变得更简单。
用useNavigate代替useHistory。
新钩子useRoutes代替react-router-config。
大小减少:从20kb到8kb

  1. 重命名为

顶级组件将被重命名。但是,其功能大部分保持不变

// v5



// v6

} />
} />

复制代码

  1. 的新特性变更

component/render被element替代

总而言之,简而言之。就是变得更好用了。

import Profile from './Profile';
// v5

<Route
path=":userId"
render={routeProps => (

)}
/>

// v6
} />
} />
复制代码

  1. 嵌套路由变得更简单

具体变化有以下:

已更改为接受子路由。
比和更简单的匹配规则。
路径层次更清晰。
3.1 简化嵌套路由定义
v5中的嵌套路由必须非常明确定义,且要求在这些组件中包含许多字符串匹配逻辑

且看之前的处理:

// v5
import {
BrowserRouter,
Switch,
Route,
Link,
useRouteMatch
} from 'react-router-dom';

function App() {
return (

<Route exact path="/" component={Home} />
<Route path="/profile" component={Profile} />



);
}

function Profile() {
let { path, url } = useRouteMatch();

return (

My Profile

);
}
复制代码
而在v6中,你可以删除字符串匹配逻辑。不需要任何useRouteMatch()!

// v6
import {
BrowserRouter,
Routes,
Route,
Link,
Outlet
} from 'react-router-dom';

function App() {
return (

<Route path="/" element={<Home />} />
<Route path="profile/*" element={<Profile/>} />



);
}

function Profile() {
return (

My Profile } /> } />

);
}

复制代码
当然,还有更酸爽的操作,直接在路由里定义的,然后用接下来的一个新API:Outlet

3.2 新API:Outlet
这玩意儿,像极了{this.props.children},具体用法看以下例子:

function App() {
return (

<Route path="/" element={<Home />} />
<Route path="profile" element={<Profile />}>
 <Route path=":id" element={<MyProfile />} />
 <Route path="me" element={<OthersProfile />} />
</Route>



);
}

function Profile() {
return (

My Profile {/* 将直接根据上面定义的不同路由参数,渲染或 */}

)
}
复制代码
3.3 多个
以前,我们只能 在React App中使用一个 Routes。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在React App中使用多个路由,这将帮助我们基于不同的路由管理多个应用程序逻辑。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Routes, Route } from 'react-router-dom';

function Dashboard() {
return (

Look, more routes!

} /> } />

);
}

function App() {
return (

} />
} />

);
}
复制代码

  1. 用useNavigate代替useHistory

从一目了然改到双目失明。。。

总感觉React Router团队有点儿戏。。。

// v5
import { useHistory } from 'react-router-dom';

function MyButton() {
let history = useHistory();
function handleClick() {
history.push('/home');
};
return ;
};
复制代码
现在,history.push()将替换为navigation():

// v6
import { useNavigate } from 'react-router-dom';

function MyButton() {
let navigate = useNavigate();
function handleClick() {
navigate('/home');
};
return ;
};
复制代码
history的用法也将被替换成:

// v5
history.push('/home');
history.replace('/home');

// v6
navigate('/home');
navigate('/home', {replace: true});

复制代码

  1. 新钩子useRoutes代替react-router-config。

感觉又是一波强行hooks,但还是相对于之前简洁了一些。。。

function App() {
let element = useRoutes([
{ path: '/', element: },
{ path: 'dashboard', element: },
{ path: 'invoices',
element: ,
children: [

{ path: ':id', element: <Invoice /> },
{ path: 'sent', element: <SentInvoices /> }

]
},
// 重定向
{ path: 'home', redirectTo: '/' },
// 404找不到
{ path: '*', element: }
]);
return element;
}
复制代码
大小减少:从20kb到8kb
React Router v6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还把包减少了一半以上的体积。。。

参考文档:React Router v6迁移指南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906515/article/details/104957712

作者: Bill 本文地址: http://biaoblog.cn/info?id=1638323673312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biaoblog 个人博客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谢谢!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Python
逻辑回归那些事—使用牛顿法解决实际问题
逻辑回归是机器学习中的重要章节,本文将带你从公式推导到算法实现详细讲述这部分内容,想学习这个高大上的技能么,快来看吧!!!
5703 0
逻辑回归那些事—使用牛顿法解决实际问题
|
存储 资源调度 分布式计算
Hadoop集群启动和停止方法
Hadoop集群启动和停止方法
623 0
Bytom BIP-32协议和BIP-44协议
我们知道HD(分层确定性)钱包,基于 BIP-32;多币种和多帐户钱包,基于 BIP-44;最近比原社区的钱包开发者对比原的BIP-32和BIP-44协议有疑问,所以我今天就专门整理了一下该协议的内容以及在比原中涉及的代码。
2418 0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测试技术
滴滴出行千亿级消息队列炼成记!
本文整理自滴滴出行消息队列负责人 江海挺 在Apache RocketMQ开发者沙龙北京站的分享。通过本文,您将了解到滴滴出行: 1. 在消息队列技术选型方面的思考; 2. 为什么选择 RocketMQ 作为出行业务的消息队列解决方案; 3. 如何构建自己的消息队列服务; 4. 在 RocketMQ 上的扩展改造实践; 5. 在 RocketMQ 上的实践经验。
1718 0
|
Java 编译器 安全
java final 详解
简介 final是java的关键字,可以声明成员变量、方法、类以及本地变量,它所表示的是“这部分是无法修改的”。不想被改变的原因有两个:效率、设计。 final作用于方法 final 修饰方法,则表明该方法不能被重写(override),所以对于 final 方法使用的第一个原因是针对设计的,进行方法锁定,以防止任何子类来对它的修改.
1856 0
|
C# Windows 开发工具
WPF的逻辑树和视觉树
原文:WPF的逻辑树和视觉树 这部分的内容来自于即将出版的新书《WPF Unleashed》的第三章样章。关于什么是逻辑树,我们先看下面的一个伪XAML代码的例子:            LabelText     在这样一个简单UI中,Window是一个根结点,它有一个子结点StackPanel。
1672 0
|
安全 Linux Windows
FLARE VM:Windows恶意软件分析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dajitui2024 https://blog.csdn.net/dajitui2024/article/details/79396538 ...
2323 0
|
传感器 算法 数据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