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今天的文章标题是《从1024开始,我们漫谈编程的本质》,首先会先真正的了解下1024的来历和意义,其次就是对编程这件事情的思考和感悟,探究其本质,我们才能越发的了解和掌握它。
1 为什么是1024?
1.1 "程序员"节的历史
在网络上收集到的一些资料:
2002年,俄罗斯程序员Valentin Balt收集签名,向俄罗斯联邦政府请愿将9月13日设定为程序员节。
2009年9月,“程序员节”从此成为了俄罗斯的一个正式节日。 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国家的一些程序员社区也会庆祝这个节日。为什么会选9月13日呢?因为它是每年的第256天(闰年就是9月12日)。256这个数字对程序员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1个字节(等于8位元)最多能表示256个数值,而且在整年中,256是2的最大幂中小于365的值。
1.2 1024的来历
在中国,为什么变成了1024呢?
因为一般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计数,而2的10次方是1024,并且计算机中很多东西和1024打交道,比如存储单位换算等等,因此在国内每年的10月24日被大家亲切称为程序员节。
2 编程和程序的本质
2.1 编程就是与机器对话的方式,程序就是算法与数据结构
首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计算机,我认为起初就是需要增加效率,让计算机代替人安装一定逻辑去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工作,并且由人来控制计算机,那么控制除了开关等按钮以外,我们需要更好更精细化的控制,那么就涉及到了编程,编程简单来说就是编写程序,并且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运行我们的程序,因此我们可以把编程亲切的理解为与机器对话的方式,即编程 = 更好的与计算机对话
。
那么编程中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对,就是写程序,在大学上第一节程序设计课的时候(应该是C语言程序设计课),老师一定会告诉我们这个公式:程序 = 算法 + 数据结构
。
不出意外的话,算法课和数据结构课的老师也会再分别告诉一次(可能是因为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除此之外我认为数据也同样重要,因为我们写程序的目的就是处理和传输数据。
曾经在拜读李智慧老师的博文的时候记得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技术是通用的,算法是公开的,只有数据需要自己去采集。因此在我们所处的“大数据时代”,在编程中对数据的依赖也变得越发重要。
2.2 计算机是如何识别我们的程序代码的?
核心的地方就在于:编译器(英文:Compiler)
因为我们的计算机CPU只能识别二进制的指令,但是我们敲出来的代码却都是英文单词或字母以及数字(高级语言),那么CPU在执行之前,我们就需要把我们的代码改造成CPU能够执行的二进制指令,而这个过程就称之为编译,编译器就是进行计算机进行源代码编译的重要载体。
编译的概念:将高级语言(源语言)编译成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
关于编译器的原理我推荐大家看下这个视频,全英文讲解十分易懂:【极简编译器原理】
不仅讲述了CPU的功能、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为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还对编译原理中的源代码 -> Token -> 抽象语法树 -> 汇编代码 ->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
的几个不同过程做了动态演示。
2.3 怎样写好我们的程序
关于怎样写好我们的程序,这个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或设计风格,原则应该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一些通用性却是有的,欢迎大家来读我的另一篇文章:《如何写出更加优雅的代码》
3 难忘的Hello World
最后,我们重温一下当年初出茅庐时向那个"最简单的世界问好"的感觉
Go版本: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fmt.Println("Hello World!") } 复制代码
Java版本: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复制代码
Python版本:
print("Hello World!") 复制代码
C语言版本:
#include int main(){ printf("Hello, World"); return(0); } 复制代码
省略部分其他同样伟大的编程语言版本的Hello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