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全新动作捕捉,构建水下3D系统,《阿凡达2》的特效背后藏了哪些秘密?

简介: 上映一周,票房破5亿。暌违13年,詹姆斯·卡梅隆终于带来了《阿凡达2:水之道》。

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部被影迷和影视从业者视为“救市之作”的电影,单日上座率最高才8%,甚至与首周单日上座率达到15%以上的《侏罗纪世界3》还有一定的差距。上映前灯塔专业版显示该片媒体票房预测为22-33亿,如今这个数字已经下降为9.85亿
问题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遭到不少观众强烈吐槽的剧情部分,文摘编辑部也一致认为有剧情拖后腿的嫌疑了。

除此之外,卡梅隆值得吹嘘的技术部分没有让大家失望,画面与特效仍然相当震撼尤其是考虑到本次的“水下3D拍摄”难度升了数倍。
在一些采访期间,卡梅隆也透露了一些《阿凡达2》的拍摄花絮,比如水下3D全新的动作捕捉系统,比如用索尼VENICE Camera构建了一个新的相机系统等等。
卡梅隆表示,由于本次拍摄运用了大量新技术,工作量十分庞大,单个镜头需要制作几百个版本,才能拍出满意的画面。
接下来,就和文摘菌一起,逐渐揭开《阿凡达2》的面纱吧~

实时渲染,动作捕捉大升级!一般来说,特效电影中的动作捕捉需要演员穿着带有标记点的特殊服装,这类服装可以将红外线反射回固定的摄影机,这是为了方便动画师后期创建角色的数据点。

image.png在《阿凡达2》中,动作捕捉是在一个名为The Volume的动作捕捉台上完成的。
高清摄影机为动画师提供详细的动作镜头以完善演员身体上作出的动作时,120台固定摄影机也同时在捕捉演员们的位置和动作。
在此基础上,卡梅隆还做出了两个关键的创新点。首先,每个演员的头盔上都安装了一个小摄影机,用来捕捉演员的面部表演;其次,虚拟摄影机可以实时渲染出演员最终的CG角色和周边环境,这被称为摇摆摄影机,因为它可以对着任何方向拍摄。

image.png

卡梅隆表示,虚拟摄影机可以让导演像指导真人动作场景一样指导电脑生成的场景,不仅能实时看到演员扮演的角色,还能随时调整现场站位。
新的动作捕捉系统The Volume的服务对象也不仅限于演员,在布景设计上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即将开拍的场景制作布景时,可以使用虚拟摄影机在虚拟场景中进行预演。
演员的拍摄部分结束后,导演能通过The volume选择表演的最终镜头,包括CG角色从一开始展示出的人类情感特写镜头,这些镜头最后会由维塔数码(视觉效果公司)进行最终渲染。

水下3D应该怎么拍?水,往往被影视工作者视为最难拍摄的元素之一。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海啸奇迹》到《水形物语》再到《罗马》,与水相关的拍摄总是充满了挑战。



image.png


在《阿凡达2》中,卡梅隆给出的答案是,直接发明新一代的3D水下摄影机
Deep X 3D,使用特殊Nikonos水下镜头的RED摄像机。
这个系统在镜头周围没有外壳,避免了畸变,也不会由于色差、图像平面曲率和由光学外壳产生像散。DeepX 3D系统使用Epic Dragon摄像头,消除了圆顶端口或外壳,使6K传感器的清晰度提高了10倍以上。这也是唯一一个提供超高清质量的水下3D系统。

对于立体拍摄来说,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它有一个0~75mm的可调节立体底座 (IA),带有一个专利的湿式(潜水式)分束器,可防止失真和分辨率损失。
卡梅隆表示,这是他见过最好的水下拍摄系统了。

image.png

看过电影的观众应该都知道,电影有大量的水下场景。

而这些水下场景,也基本都是在水下拍摄的,是在一个90万加仑的水箱中进行的。水箱模拟了不同的洋流和海洋运动,演员们也使用了一种新的水下表演捕捉形式,将水下拍摄和表演捕捉结合在一起。


image.png在拍摄期间,演员们也是练就了“憋气神功”。由于使用潜水设备带来的水肺气泡会在表演捕捉系统中产生太多噪音,所以演员们都需要屏住呼吸,在水下表演。
据了解,西格妮·韦弗能够在水下拍摄超过6分钟,而凯特·温丝莱特更是以惊人的7分14秒打破了汤姆·克鲁斯在电影中最长的屏气纪录。
如此多的水流体,模拟也需要相当时间。有场景中的水的运动用维塔系统就花了两周时间,这还不包括最终渲染所需的数百万个处理器小时。然而尽管在水里进行了长时间的修剪,也使用了大量的水,但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水都是电脑生成的。与水有关的特效镜头占了总数3240的2225,《阿凡达2》所有存储数据总量也达到了18.5PB

技术会是电影的未来吗?


可以看出,《阿凡达2》引入了不少新技术。

而观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可能就是动态帧率了。顾名思义,动态帧率就是指电影采用两个帧率播放,一些重要的打戏帧数高达48帧,动作更加流畅清晰;文戏部分则恢复成24帧,凸显“电影感”。
但是对于高帧率电影,行业内一直都有不少反对。有影业高管就曾表示,卡梅隆本身作为技术控,他非常愿意把动态帧率这样的新技术容纳到电影中,但人们是否愿意去接受高帧率下的纤毫毕现,仍然是有极大争议的。
同时,这样的技术也遭到了斯皮尔伯格等好莱坞大导演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在破坏电影感。
当年李安拿出《双子杀手》时,这种高帧率模式确实掀起了不小谈论,但在行业内却始终未形成新风潮


可能更值得注意的是,“技术驱动票房”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了。
《金刚》《指环王》《猩球崛起》,以及大家更为熟悉的漫威系列,特效已经逐渐成为好莱坞大片堆砌视觉奇观的必要手段,而全球观众在经历了疫情的“冷静期”,想必对这类视觉轰炸已经有了一定的疲劳。
不知道《阿凡达2》有没有达到小伙伴们的预期呢?对于这类技术革新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目录
打赏
0
0
0
0
1047
分享
相关文章
应用监控 eBPF 版:实现 Golang 微服务的无侵入应用监控
应用监控 eBPF 版:实现 Golang 微服务的无侵入应用监控
109941 187
Springboot+mockito进行单元测试心得整体
## SpringBoot应用测试 测试Springboot应用需要依赖一个非常重要的注解@SpringBootTest,这个注解会为测试用例构建Spring容器。@SpringBootTest注解修饰的测试用例默认不会启动web容器,如果需要启动web容器需要设置webEnvironment属性: * MOCK(默认):会启动一个mock的web server,可以配合@AutoConfig
6564 0
指数退避(Exponential backoff)在网络请求中的应用
## 一、背景 最近做云服务 API 测试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某些时候会大批量调用 API,从而导致限流的报错。在遇到这种报错时,传统的重试策略是每隔一段时间重试一次。但由于是固定的时间重试一次,重试时又会有大量的请求在同一时刻涌入,会不断地造成限流。 这让我回想起两年前在查阅[Celery Task 文档](http://docs.celeryproject.org/en/latest
12186 1
【c++11】c++11新特性(上)(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lambda表达式)
C++11为C++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引入了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等特性。列表初始化统一了对象初始化方式,initializer_list简化了容器多元素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优化了资源管理,减少拷贝开销;类新增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函数提升性能;lambda表达式提供匿名函数对象,增强代码简洁性和灵活性。这些特性共同推动了现代C++编程的发展,提升了开发效率与程序性能。
122 12
基于SpringBoot+Vue实现的留守儿童爱心网站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毕设项目实战+源码+文档)
博主是一位全网粉丝超过100万的CSDN特邀作者、博客专家,专注于Java、Python、PHP等技术领域。提供SpringBoot、Vue、HTML、Uniapp、PHP、Python、NodeJS、爬虫、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服务,涵盖免费选题、功能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辅导、答辩PPT等。系统采用SpringBoot后端框架和Vue前端框架,确保高效开发与良好用户体验。所有代码由博主亲自开发,并提供全程录音录屏讲解服务,保障学习效果。欢迎点赞、收藏、关注、评论,获取更多精品案例源码。
开源埋点用户行为分析方案-ClickLog埋点(ClkLog)
ClkLog 是一款记录用户行为分析和画像的免费可商用开源软件,技术人员可快速搭建私有的应用系统。项目基于神策分析SDK,采用ClickHouse数据库对采集数据进行存储,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来实现的访问统计和用户画像分析系统。在这里,你可以轻松看到用户访问网页、APP、小程序或业务系统的行为轨迹,同时也可以从时间、地域、渠道、用户访客类型等多维度了解用户的全方位信息,完美助力大数据用户画像、实时归因/离线归因分析、漏斗分析、大数据推荐场景。
1082 2
开源埋点用户行为分析方案-ClickLog埋点(ClkLog)
Linux 用户管理命令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各类常用命令,包括用户管理(如`adduser`, `usermod`, `passwd`等)、系统操作(如关机、重启、注销)、磁盘管理(如`df`, `mkfs`, `mount`)及网络管理(如`ifconfig`, `ping`, `ssh`)等。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每个命令的基本用法和应用场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Linux系统的管理和操作技巧。
云上智能风控:重塑金融安全的智能屏障
灵活性: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成本节约: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风控效率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4.2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云上智能风控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云上智能风控系统将进一步优化算法模型和技术架构,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534 7
循环编码:时间序列中周期性特征的一种常用编码方式
循环编码是深度学习中处理周期性数据的一种技术,常用于时间序列预测。它将周期性特征(如小时、日、月)转换为网络可理解的形式,帮助模型识别周期性变化。传统的one-hot编码将时间特征转换为分类特征,而循环编码利用正弦和余弦转换,保持时间顺序信息。通过将时间戳转换为弧度并应用sin和cos,每个原始特征只映射到两个新特征,减少了特征数量。这种方法在神经网络中有效,但在树模型中可能需谨慎使用。
1261 5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