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模式学习记录--如何计算三层嵌套中的e_sn/e_we/ i_parent_start/ j_parent_start

简介: 在此记录一下关于wrf模式中如何计算嵌套网格的格点数,即e_sn / e_we

在此记录一下关于wrf模式中如何计算嵌套网格的格点数,即e_sn / e_we

嵌套层数为3层,随便找个区域,图中嵌套分辨率依次是36km,12km,4km


0cc792714b4d45a3afa7fb33ff8c0111.png6052e5a2a4d84b8db54e43215dbc1962.png


计算公式如下:

格点数=经纬度数(°)x111(km)÷分辨率(dx或dy [km])


其中,赤道上每相差1°对应的弧长大约是111km。所以假设第一层网格范围是:30°W~30°E10°S~30°N,那么得出的第一层为36km的x、y方向的网格点数为:e_we=60°x111km➗36km=185e_sn=40°x111km➗36km=124这样左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e_we及e_sn需满足 (e_**-1)/嵌套比例=整数 ,可以根据比例做适当调整。


i_parent_start/ j_parent_start计算方式类似,如下图所示,因为一般第一层默认为1,所以计算第二层嵌套的方法就是在计算在第一层区域内,左下角起始点的网格数。举个例子,假设i=j=10°,那么i_parent_start/ j_parent_start=10°x111km÷36km=31左右.


0e036f926bba452f82c94ebce74500ef.png


对于第三层的e_sn/e_we/ i_parent_start/ j_parent_start,就是把分辨率换成对应的dx、dy的值即可。也就是将36km换成12km以及4km。

举个例子,假设第二层经度范围为50°,则:

e_we=50°x111km➗12km=462

目录
打赏
0
0
0
0
7
分享
相关文章
Android学习 —— 测试init.rc中的条件触发的处理顺序
Android学习 —— 测试init.rc中的条件触发的处理顺序
dis ip int brief命令的作用是什么?
dis ip int brief命令通常是指在设备上查看路由器或交换机接口的摘要信息。这个命令的目的是显示设备上所有接口的基本信息,包括接口的状态、IP地址、协议等。
页面中的位置:client、page、screen、offset、以及元素视图位置的区别和方法
页面中的位置:client、page、screen、offset、以及元素视图位置的区别和方法
PADS Layout添加工艺边和Mark点的方法和步骤
PCB在进行贴片加工的时候(SMT),一般有3种方式(基于开钢网的情况):全人工、半自动、全自动。全人工就是刷钢网,放置元器件都是人工操作。半自动是指人工刷钢网,放置元器件上自动贴片机。全自动是指刷钢网和放置元器件都是机器自动完成。对于全人工的我们就很好理解,毕竟人是活的,最智能的,遇到突发情况都可以想办法处理。
978 0
【k8s 系列】k8s 学习十一,Label,RC,HPA
上面简单说了一下 pod 的基本知识点,待到后面会使用到 pod 的一些高阶知识点的时候,还可以再细细琢磨底层原理
147 0
基于Linux服务器出现“No space left on device”错误的解决简单有效方案
基于Linux服务器出现“No space left on device”错误的解决简单有效方案
4502 0
基于Linux服务器出现“No space left on device”错误的解决简单有效方案
Verilog读书笔记---数据类型、系统任务、`define、parameter、localparam三者的区别
Verilog读书笔记---数据类型、系统任务、`define、parameter、localparam三者的区别
982 0
Verilog读书笔记---数据类型、系统任务、`define、parameter、localparam三者的区别
stack以及使用举例--C++基础
stack以及使用举例--C++基础
181 0
stack以及使用举例--C++基础
Win系统 - 压缩包part1与part2之间的关系
Win系统 - 压缩包part1与part2之间的关系
827 0
c1xx : warning C4199: C++/CLI、C++/CX 或 OpenMP 不支持两阶段名称查找;请使用 /Zc:twoPhase-
c1xx : warning C4199: C++/CLI、C++/CX 或 OpenMP 不支持两阶段名称查找;请使用 /Zc:twoPhase-
14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