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写文件
1.1 打开文件
Python使用内置的open()函数打开一个文件,并且返回一个文件对象,也叫句柄(handle)。
f = open("test.txt") # 在本文件夹下面的一个文件 f = open("C:/Python33/README.txt") # 全路径
再打开文件时,我们需要指定文件打开的模式,当我们需要读取文件时,使用f = open("test.txt", 'r'),写入文件时,使用f = open("test.txt", 'w'),追加输入时f = open("test.txt", 'a'),这里的a就是append的意思。追加模式和写入模式的区别就是,写入模式打开一个文件时,无论这个文件是否有内容,都会被清空再写入;在使用追加模式时,打开的文件,只是在原有的内容上继续进行写入。同时我们也要制定以文本模式打开还是二进制模式打开。
1.2 写文件
# 1. 打开文件 f = open('test.txt', 'w') # 2.文件写入 f.write('hello world') # 3. 关闭文件 f.close()
演示效果
- 在本文件夹下创建test.txt
- 执行上述代码
- 查看执行结果
1.3 读文件
首先在TXT文件中准备一些内容。
# 默认为r,读操作 f=open('test.txt') # 输出第一行内容 content=f.readline() print(f'第一行{content}') # 输出第二行内容 content=f.readline() print(f'第二行{content}') # 关闭
演示效果:
1.4 with语句
当文件操作结束时,我们最好主动关闭文件。尽管Python有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or)机制,去清理不用的对象,但是最好还是自己关闭文件。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f = open("app.log", 'r') do_something() f.close()
但是这个办法不安全,因为在进行其他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异常,程序退出,那么关闭文件的语句就不会被执行。
因此,可以用<try-finally>语句来处理:
try: f = open('app.log', 'r') do_something() finally: f.close()
无论是否发生异常,关闭文件的指令都会被执行。
但是python官方给出的最佳用法是:
with open('app.log', 'r') as f: do_something()
使用这种用法,我们不必调用close()方法,在with语句程序内部就会执行,无论内部是否出现异常。with语句被称为上下文管理器,我们可以暂且不管这个的原理,只需要知道使用with语句,关闭文件的操作会被自动执行,这也是官方推荐的最佳用法,比用<try-finally>语句写起来简单。
2 文件模式
2.1 文本模式(text mode)和二进制(binary mode)模式的区别
文本模式中,读取时操作系统的换行符('\n' on Unix,'\r\n' on Windows)会被转换成Python的默认换行符\n,写入时会将默认的换行符转换为操作系统的换行符;在二进制模式中不会转换。
这个转化在对文本文件没有影响,但是对于二进制数据会有影响,比如图像文件或者EXE文件等。因此,再打开这类文件时,一般使用二进制模式进行读写
3 os模块
先导入模块
import os
3.1 文件重命名
os.rename(目标文件名, 新文件名)
3.2 删除文件
os.remove(目标文件名)
3.3 创建文件夹
os.mkdir(文件夹名字)
4.4 删除文件夹
os.rmdir(文件夹名字)
3.5 获取当前目录
os.getcwd()
4.6 改变默认目录
os.chdir(目录)
3.7 获取目录列表
os.listdir(目录)
相关链接:
你真的会用python进行文件操作吗 - 知乎 (zhihu.com)
Python文件操作,看这篇就足够 - 知乎 (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