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网络编程知识点总结

简介: Java网络编程知识点总结

网络编程概述

计算机网络

·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网络编程

·在通信协议下,实现网络互连的不同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网络编程三要素

IP地址

·要想让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必须为每台计算机指定一个标识号,通过这个标识号来指定
要接收数据的计算机和识别发送的计算机,而IP地址就是这个标识号。也就是设备的标识

端口

·网络的通信,本质是两个应用程序的通信。每台计算机都有很多的应用程序,那么在网络通信时,
如何区分这些应用程序呢?如果说IP地址可以唯一识别网络中的设备,那么端口号就可以唯一标识
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了。也就是应用程序的标识。

协议:

·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实现连接,位于同一网络中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和通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这就好比在道路中行驶的汽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在计算机网络中,这些连接和通信的规则被称为网络通信协议
它对数据的传输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步骤等做了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同时遵守才能完成数据交换。
常见的协议有UDP协议和TCP协议

IP地址

是网络中设备的唯一标识

IP地址分类两大类:

IPv4:是给每个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分配一个32bit地址。按照TCP/IP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
也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1000010",这么长的地址,处理
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使用,IP地址通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隔不同的字节
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92.168.1.66"。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IPv6: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地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使得IP的分配越发紧张。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采用128位地址长度,每16字节一组,分成8组十六进制数,这样就解决了网络
地址资源数量不够的问题

IP地址

常用命令:

ipconfig:查看本机IP地址
ping IP地址:检查网络是否联通

特殊IP地址:

127.0.0.1:是回送地址,可以代表本机地址,一般来测试使用

InetAddress的使用

为了方便我们对IP地址的获取和操作,Java提供了一个类InetAddress供我们使用

InetAddress:此类表示Internet协议(IP)地址

           方法名                            说明
static InetAddress getByName(String host)
确定主机名称的IP地址。主机名称可以是机器名称,也可以是IP地址

String getHostName() 获取此IP地址的主机名

String getHostAddress() 返回文本显示的IP地址字符串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UnknownHostException;

public class day4InetAddress的使用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UnknownHostException {
        //static InetAddress getByName(String host)    确定主机名称的IP地址。主机名称可以是机器名称,也可以是IP地址
        InetAddress address = InetAddress.getByName("192.168.1.101");
        // String getHostName()]获取此IP地址的主机名
        String name = address.getHostName();
        // String getHostAddress() 返回文本显示的IP地址字符串
        String ip = address.getHostAddress();
        System.out.println("主机名:"+name);
        System.out.println("ip地址: "+ip);
    }
}

端口

设备上应用程序的唯一标识

端口号:用两个字节表示的整数,它的取值范围是0-65535,。其中,0~1023之间的端口号用于一些知名的网络服务和应用,普通的应用程序需要使用1024以上的端口号。如果端口号被另外一个服务或应用所占用,会导致当前程序启动失败

协议

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和通信的规则被称为网络通信协议

UDP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是无连接通讯协议,即在数据传输时,数据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建立逻辑联系。简单来说,当一台
计算机向另外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发送端不会确认接收端是否存在,就会发出数据,同样接收端在收到数据时
也不会向发送端反馈是否收到数据
由于使用UDP协议消耗资源少,通信效率高,所以通常都会用于音频,视频和普通数据的传输
·例如视频会议通常采用UDP协议,因为这种情况即使偶尔丢失一两个数据包,也不会对接收结果产生
太大影响。但是在使用UDP协议传输数据时,由于UDP的面向无连接性,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输重要数据时不建议
使用UDP协议

TCP协议

·传输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即传输数据之前,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逻辑相连,然后再传输数据,
它提供了两台计算机之间可靠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在TCP连接中必须要明确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由客户端向
服务器端发出连接请求,每次连接的创建都需要经过"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

:TCP协议中,在发送数据的准备阶段,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三次交互,以保证连接的可靠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出连接请求,等待服务期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回送一个响应,通知客户端收到了连接请求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再次向服务器端发送确认信息,确认连接

完成三次握手,连接了建立后,客户端和服务器就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了。由于这种面向连接的
的特性,TCP协议可以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所以应用十分广泛。例如上传文件,下载文件,浏览网页等。

UDP通信原理

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协议,它在通信端各建立一个Socket对象,但是这两个Socket只是发送,接受数据的对象

因此基于UDP协议的通信双方而言,没有所谓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
Java提供了DatagramSocket类作为基于UDP协议的Socket

UDP发送数据

发送数据的步骤

①创建发送端的Socket对象(DatagramSocket)
②创建数据,并把数据打包
③调用DatagramSocket对象的方法发送数据
④关闭发送端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nio.charset.StandardCharsets;

public class day1UDP发送数据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①创建发送端的Socket对象(DatagramSocket)
        //DatagramSocket()
        //构建一个数据报套接字绑定到本地主机的任何可用的端口。
        DatagramSocket ds = new DatagramSocket();
        //②创建数据,并把数据打包
        //DatagramPacket(byte[] buf, int length, 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指定主机上的指定端口发送数据包的长度 length数据报包结构。
        byte[] bys = "hello,udp,我来了".getBytes();
//        int length = bys.length;
//        InetAddress address = InetAddress.getByName("192.168.1.66");
//        int port = 10086;
        DatagramPacket dp = new DatagramPacket(bys,bys.length,InetAddress.getByName("192.168.1.66"),10086);
        //③调用DatagramSocket对象的方法发送数据
        //public 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 从这个套接字发送数据报包。
        ds.send(dp);
        //④关闭发送端
        ds.close();//close() 关闭该数据报套接字。
    }
}

UDP接收数据

接收数据的步骤

①创建接收端的Socket对象(DatagramSocket)
②创建一个数据包,用于接收数据
③调用DatagramSocket对象的方法接收数据
④解析数据包,并把数据在控制台显示
⑤关闭接收端

先接收,后发送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public class day2UDP接收数据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①创建接收端的Socket对象(DatagramSocket)
        //DatagramSocket(int port)
        //构建一个数据报套接字绑定到本地主机的指定端口。
        DatagramSocket ds = new DatagramSocket(10086);
        //②创建一个数据包,用于接收数据
        //DatagramPacket(byte[] buf, int length)
        //接收数据包长度 length DatagramPacket构建。
        byte[] bys = new byte[1024];
        DatagramPacket dp = new DatagramPacket(bys,bys.length);
        //③调用DatagramSocket对象的方法接收数据
        ds.receive(dp);
        //④解析数据包,并把数据在控制台显示
        //getData()
        //返回数据缓冲区。
        byte[] datas = dp.getData();
        int len = dp.getLength();
//        String dataString = new String(datas,0,len);
//        System.out.println("数据是:"+dataString);
        System.out.println("数据是:"+new String(datas,0,len));
        //⑤关闭接收端
        ds.close();
    }
}

TCP通信原理

TCP通信协议是一种可靠的网络协议,它在通信的两端各建立一个Socket对象,从而在通信的两端形成网络虚拟链路

一旦建立了虚拟的网络链路,两端的程序就可以通过虚拟链路进行通信
Java对基于TCP协议的网络提供了良好的封装,使用Socket对象来代表两端的通信端口,并通过Socket产生io流来进行网络通信

Java为客户端提供了Socket类,为服务器端提供了ServerSocket类

TCP发送数据

发送数据的步骤:

①创建客户端的Socket对象(Socket)
②获取输出流,写数据
③释放资源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net.UnknownHostException;
import java.nio.charset.StandardCharsets;

public class day2TCP发送数据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①创建客户端的Socket对象(Socket)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创建一个流套接字,并将其与指定的IP地址中的指定端口号连接起来。

        //Socket s = new Socket(InetAddress.getByName("192.168.1.101"),10000);

        //Socket(String host, int port)
        //创建一个流套接字,并将其与指定的主机上的指定端口号连接起来。
        Socket s = new Socket("192.168.1.101",10000);
        //获取输出流,写数据
        //getOutputStream()
        //返回此套接字的输出流。
        OutputStream os = s.getOutputStream();
        os.write("hello,tcp,扬哥来啦".getBytes());
        //释放资源
        s.close();
    }
}

TCP接收数据

接收数据的步骤:

①创建服务器端的Socket对象(ServerSocket)
②监听客户端连接,返回一个Socket对象
③获取输入流,读数据,并把数据显示在控制台
③释放资源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day3TCP接收数据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①创建服务器端的Socket对象(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int port)
        //创建一个服务器套接字,绑定到指定的端口。
        ServerSocket ss = new ServerSocket(10000);
        Socket s = ss.accept();
        //②监听客户端连接,返回一个Socket对象
        //accept()
        //监听要对这个套接字作出的连接并接受它。
        //③获取输入流,读数据,并把数据显示在控制台
        InputStream is = s.getInputStream();
        byte[] bys = new byte[1024];
        int len = is.read(bys);
        String data = new String(bys,0,len);
        System.out.println("数据是:"+data);
        //释放资源
        s.close();
        ss.close();
    }
}
相关文章
|
3月前
|
IDE Java 开发工具
Java 基础篇必背综合知识点最新技术与实操应用全面总结指南
本总结梳理了Java 17+的核心知识点与新技术,涵盖基础概念(模块化系统、GraalVM)、数据类型(文本块、模式匹配)、流程控制(增强switch)、面向对象(Record类、密封类)、常用类库(Stream API、HttpClient)、实战案例(文件处理)、构建工具(Maven、Gradle)、测试框架(JUnit 5)、开发工具(IDE、Git)及云原生开发(Spring Boot 3、Docker)。通过理论结合实操,帮助开发者掌握Java最新特性并应用于项目中。代码示例丰富,建议配合实践加深理解。
108 4
|
2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
Java 相关知识点总结含基础语法进阶技巧及面试重点知识
本文全面总结了Java核心知识点,涵盖基础语法、面向对象、集合框架、并发编程、网络编程及主流框架如Spring生态、MyBatis等,结合JVM原理与性能优化技巧,并通过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战案例,帮助你快速掌握Java开发技能,适合Java学习与面试准备。
114 2
Java 相关知识点总结含基础语法进阶技巧及面试重点知识
|
2月前
|
存储 Java 程序员
Java 基础知识点全面梳理包含核心要点及难点解析 Java 基础知识点
本文档系统梳理了Java基础知识点,涵盖核心特性、语法基础、面向对象编程、数组字符串、集合框架、异常处理及应用实例,帮助初学者全面掌握Java入门知识,提升编程实践能力。附示例代码下载链接。
109 1
|
2月前
|
Java 编译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Java 大学期末考试真题与答案 含知识点总结 重难点归纳及题库汇总 Java 期末备考资料
本文汇总了Java大学期末考试相关资料,包含真题与答案、知识点总结、重难点归纳及题库,涵盖Java基础、面向对象编程、异常处理、IO流等内容,并提供完整代码示例与技术方案,助你高效复习备考。
95 3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Java基础 - 知识点
Java基础知识点涵盖语言特性、面向对象与基本数据类型、缓存池机制、String类特性、参数传递、类型转换、继承、抽象类与接口区别、重写与重载、Object通用方法及关键字使用等核心内容,是掌握Java编程的重要基石。
|
3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2025 年最新 40 个 Java 基础核心知识点全面梳理一文掌握 Java 基础关键概念
本文系统梳理了Java编程的40个核心知识点,涵盖基础语法、面向对象、集合框架、异常处理、多线程、IO流、反射机制等关键领域。重点包括:JVM运行原理、基本数据类型、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集合类对比(ArrayList vs LinkedList、HashMap vs TreeMap)、异常分类及处理方式、线程创建与同步机制、IO流体系结构以及反射的应用场景。这些基础知识是Java开发的根基,掌握后能为后续框架学习和项目开发奠定坚实基础。文中还提供了代码资源获取方式,方便读者进一步实践学习。
736 2
|
3月前
|
并行计算 Java API
Java 入门循环结构基础知识点详解
摘要:本文介绍了Java现代循环技术的进阶应用,包括Stream API、响应式编程和模式匹配,展示了如何用Stream API替代传统循环进行声明式集合处理(如过滤、映射和并行计算),以及响应式编程在异步非阻塞场景下的优势。文章还通过电商订单处理系统的案例演示了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并提供了性能优化建议,如合理使用并行处理和避免循环内对象创建。这些现代特性使Java代码更简洁、高效,更适合高并发和I/O密集型场景。
49 1
|
3月前
|
缓存 算法 NoSQL
校招 Java 面试高频常见知识点深度解析与实战案例详细分享
《2025校招Java面试核心指南》总结了Java技术栈的最新考点,涵盖基础语法、并发编程和云原生技术三大维度: 现代Java特性:重点解析Java 17密封类、Record类型及响应式Stream API,通过电商案例演示函数式数据处理 并发革命:对比传统线程池与Java 21虚拟线程,详解Reactor模式在秒杀系统中的应用及背压机制 云原生实践:提供Spring Boot容器化部署方案,分析Spring WebFlux响应式编程和Redis Cluster缓存策略。
81 1
|
2月前
|
缓存 安全 前端开发
Java 核心知识点与实战应用解析
我梳理的这些内容涵盖了 Java 众多核心知识点。包括 final 关键字的作用(修饰类、方法、变量的特性);重载与重写的区别;反射机制的定义、优缺点及项目中的应用(如结合自定义注解处理数据、框架底层实现)。 还涉及 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的差异;常见集合类及线程安全类,ArrayList 与 LinkedList 的区别;HashMap 的实现原理、put 流程、扩容机制,以及 ConcurrentHashMap 的底层实现。 线程相关知识中,创建线程的四种方式,Runnable 与 Callable 的区别,加锁方式(synchronize
|
3月前
|
算法 安全 Java
2025 校招必看:Java 开发面试核心知识点深度解析及最新笔面试题汇总
本文针对2025校招Java开发面试,系统梳理了Java基础、集合框架、多线程并发、JVM等核心知识点,并附带最新笔面试题。内容涵盖封装、继承、多态、异常处理、集合类使用、线程同步机制、JVM内存模型及垃圾回收算法等。同时深入探讨Spring、数据库(MySQL索引优化、Redis持久化)、分布式系统(CAP理论、分布式事务)等相关知识。通过理论结合实例解析,帮助考生全面掌握面试要点,提升实战能力,为成功拿下Offer奠定坚实基础。
360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