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思科网络 EIGRP(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简介: CCNA-思科网络 EIGRP(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EIGRP概述


EIGRP: (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也翻译为 加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EIGRP结合了链路状态和距离矢量型路由选择协议的Cisco专用协议,采用弥散修正算法(DUAL)来实现快速收敛,可以不发送定期的路由更新信息以减少带宽的占用,支持Appletalk、IP、Novell和NetWare等多种网络层协议。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2013年已经公有化)。


EIGRP 同时具备链路状态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优点.只发送变化后的信息(这类似于链路状态协议),同时只将这些信息发送给邻接路由器(这类似于距离矢量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学习是“道听途说”,路由器不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所以可能产生环路;

链路状态是每个路由器都学习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再计算从自身到其它路由器的路径,所以不可能产生环路。


EIGRP协议相关模块


EIGRP 可以为多种网络层协议提供路由支持,例如 IPv4、IPX、AppleTalk 和 IPv6。EIGRP 通过使用 PDM(Protocol-Dependent Module,协议相关模块)来实现对不同网络层协议的支持,每个 EIGRP PDM 将会为指定的协议维护多个相互独立的表,保存着特定协议的路由选择信息。


EIGRP 是增强的IGRP ,因为它会聚速度快,且可确保在任何时候拓扑中都没有环路。


EIGRP的特性


(1). 通过发送和接收Hello包来建立和维持邻居关系,并交换路由信息;


(2). 采用组播(224.0.0.10)或单播进行路由更新;


(3). 管理距离值AD 为 90 (内部EIGRP) 或170 (外部EIGRP);


(4). 采用触发更新,减少带宽占用;


(5).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默认开启自动汇总功能;


(6). 支持 IP ,IPX和 AppleTalk 等多种网络层协议;


(7). 对每一种网络协议 ,EIGRP 都维持独立的3张表:

  ⦁     邻居表(show ip eigrp neighbor)
  ⦁     拓扑表(show ip eigrp topology)
  ⦁     路由表(show ip route eigrp)

(8). EIGRP 使用Diffusing Update 算法(DUAL),来实现快速收敛并确保没有路由环路;

(9). 存储整个网络拓扑结构信息,以便快速适应网络变化;

(10). 支持等价和非等价的负载均衡;

(11). 基于IP 进程号 88。


DUAL算法


EIGRP 使用弥散更新算法(DUAL)确定最佳路由,算法可以实现随时的路由备份准备、支持 VLSM 和动态的路由恢复,如果没有发现可行的继任者路由则查询替换路由。

EIGRP 路由器维持拓扑表,通过拓扑表计算出自己到达远程网络的开销,如果最佳的路径不可用了,只需测试拓扑表中的内容选择出新的最佳的可替代路由。当本地的拓扑表中也没有可替代的路由时,EIGRP 路由器会很快向邻居求助,就是 DUAL的“弥散”特性。EIGRP 向邻居发送查询数据包查询路由信息,邻居使用应答数据包机械能响应。


EIGRP术语


EIGRP 术语:


可行距离(FD):到达一个目的网络的最小度量值; FD: 我到邻居的距离+AD


通告距离(AD):邻居路由器所通告的它自己到达目的网络的最小的度量值; AD:我的邻居到达目标网络有多远


可行性条件(FC):是EIGRP 路由器更新路由表和拓扑表的依据。可行性条件可以有效地阻止路由环路,实现路由的快速收敛。可行性条件的公式为:AD<FD。


后继站(successor):到达目的网络路径成本最低的路由器–FD 最低


可行后继站( FS ):除了成本最低的路径外,还存储备用路径,要成为可行后继站,下一跳路由器的AD 必须小于当前路由器的FD


EIGRP的三张表


对每一种网络协议 ,EIGRP 都维持独立的3张表:

⦁ 邻居表(show ip eigrp neighbor)

⦁ 拓扑表(show ip eigrp topology)

⦁ 路由表(show ip route eigrp)


表名 功能
邻居表 记录已建立好邻居关系的路由器的相关信息
拓扑表 保存来自每个邻居的有关互联网络中各个路由描述的路由通告
路由表 保存当前正在使用的用于路由判断的路由


c10dbac6fbea4d15be0d13d893f86c40.png



EIGRP五种分组


EIGRP 发送 5 种类型的分组:


分组 分组的功能
Hello 用来发现和恢复邻居,通过组播的方式发送,使用不可靠的发送
Update 传播路由更新信息,不定期的,通过可靠的方式发送(比如网络链路发生变化).当只有一台路由器需要路由更新时,update通过unicast的方式发送;当有多个路由器需要路由更新的时候,通过组播的方式发送
ACK(acknowledgement) 不包含数据(data)的Hello包,使用unicast的方式,不可靠的发送
Reply(应答) 回应查询报文。
Query(查询) 当找不到Feasible Successor 时,发送查询报文(Unicast)是DUAL finite state machine用来管理扩散计算用的,查询包可以是组播或unicast;应答包是通过unicast的方式发送,并且方式都是可靠的


EIGRP建立关系图解


63be60cb247c406db6335d3340032320.png


(1)链路上路由器 A 启动后,通过其所在EIGRP 接口发送Hello 分组


(2)通过其个接口收到Hello分组后,路由器B用更新分组进行应答 ,更新分组中包含路由选择表中的全部路由


(3)两台路由彼此交换Hello分组后,邻接关系建立.路由器 A 用ACK 分组应答路由器 B


(4)路由器 A 将更新分组中的信息加入拓扑表中


(5)路由器 A 向路由器 B 发送一个更新分组


(6)收到更新分组后,路由器 B 向路由器A 发送一个ACK 分组


EIGRP建立邻居失败的原因


EIGRP 邻居起不来的原因有三种:


1)AS号不匹配


AS号不同的两个EIGRP之间是建不起邻居的,因为它们的进程号不相同。


2)K值不相同


EIGRP计算开销有5个因素:带宽,延迟,负载,可靠性,MTU。用K1,K2,K3,K4,K5 分别代替这几个值。当K值不同时,计算开销的方式就不同了,就不能传递路由了,即不能建邻居(默认情况下K1 =K3=1,K2,K4,K5=0)


3)HELLO时间不同


EIGRP的hello包更新时间为5秒,死亡时间为15秒,如果有一个进程的hello时间改成大于了5秒,在5秒内对方没有收到hello包就会认为没有邻居,此时也起不来邻居,但是过了改了的时间后又会给对方一个hello包,对方过5秒就回了hello包,此时邻居又会起来,所以hello时间不同时会出现邻居时而有时而又断了的情况。


EIGPR的路由选择


选择路由


EIGRP 与其它路由选择协议的最大不同可能是其路由选择过程.EIGRP 选择主路由(后继路由)和备用路由(可行后继路由),并将它们加入拓扑表中.然后,将主路由(后继路由)加入到路由选择表中.EIGRP 支持多种类型的路由,包括内部.外部和汇总路由.


⦁内部路由:源于EIGRP 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


⦁外部路由:是从另一种路由选择协议或另一个EIGRP 自治系统获悉的路由


⦁汇总路由:是针对多个子网的路由


EIGRP 度量值的计算


EIGRP使用度量值来确定到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对于每一个子网,EIGRP拓扑表包含一条或者多条可能的路由。每条可能的路由都包含各种度量值:带宽,延迟等。EIGRP路由器根据度量值计算一个整数度量值,来选择前往目的地的最佳路由。


当路由器选路的时候,计算出度量值最低的路径,也就是FD,来确定最佳路由。当路由失效的时候,使用RD来选择替代路由。


计算EIGRP 度量值时使用 5 个变量,但默认情况下,只使用其中的两个(带宽.延迟)


1)带宽:源和目的地之间的最小带宽


2)延迟:路径上接口的累计延迟


3)可靠性:源和目的地之间的最低可靠性,基于存活消息


4)负载:源和目的地之间链路上的最重负载,基于分组速率和接口的配置带宽


5)MTU:最大传输单元,路径上最小的MTU


EIGRP 度量值的计算公式={ K1 * Bandwidth + ( K2 * Bandwidth ) / ( 256-Load) + K3 * Delay }*{K5/(Reliability + K4) } * 256


默认情况下,K1 = K3 = 1 ,K2 = K4 = K5 = 0


Bandwidth =10 ^ 7/所经由链路中入口带宽(单位为Kbps)的最小值


Delay=所经由链路中入口的延迟之和(单位为μs)/10


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EIGRP的度量计算公式为:


计算公式=[ 10 ^ 7 / Bandwidth + Delay ] * 256


EIGRP 根据 AD 和FD 来确定前往目的地的后继路由(最佳路由)和可行后继路由(备用路由).


路由器对其拓扑表中前往特定网络的所有路由的 FD 进行比较,并将 FD 最小的路由加入到路由选择表中,该路由为最佳路由


EIGRP的配置命令

9ff42bd6fbb842618b1eb9021d52a5be.png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1.0 0.0.0.255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3.0 0.0.0.3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4 0.0.0.3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2.0 0.0.0.255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3.0 0.0.0.3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8 0.0.0.3
R3(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R3(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4 0.0.0.3
R3(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8 0.0.0.3


陈丹宇jmu
+关注
目录
打赏
0
0
0
0
0
分享
相关文章
网络通讯技术:HTTP POST协议用于发送本地压缩数据到服务器的方案。
总的来说,无论你是一名网络开发者,还是普通的IT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POST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快速,稳定,安全的大船,始终为我们在网络海洋中的冒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69 22
掌握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开发者指南
本文探讨了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如HTTP、SSE、GraphQL、TCP、WebSocket和Socket.IO,分析了它们的功能、优劣势及适用场景。开发者需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以构建高效、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同时,测试与调试工具(如Apipost)能助力开发者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优化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掌握这些协议是现代软件开发者的必备技能,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智能体竟能自行组建通信网络,还能自创协议提升通信效率
《一种适用于大型语言模型网络的可扩展通信协议》提出创新协议Agora,解决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通信三难困境”,即异构性、通用性和成本问题。Agora通过标准协议、结构化数据和自然语言三种通信格式,实现高效协作,支持复杂任务自动化。演示场景显示其在预订服务和天气预报等应用中的优越性能。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10.11905。
60 6
NSDI'24 | 阿里云飞天洛神云网络论文解读——《LuoShen》揭秘新型融合网关 洛神云网关
NSDI'24 | 阿里云飞天洛神云网络论文解读——《LuoShen》揭秘新型融合网关 洛神云网关
NSDI'24 | 阿里云飞天洛神云网络论文解读——《LuoShen》揭秘新型融合网关 洛神云网关
NSDI‘24于4月16-18日在美国圣塔克拉拉市举办,阿里云飞天洛神云网络首次中稿NSDI,两篇论文入选。其中《LuoShen: A Hyper-Converged Programmable Gateway for Multi-Tenant Multi-Service Edge Clouds》提出超融合网关LuoShen,基于Tofino、FPGA和CPU的新型硬件形态,将公有云VPC设施部署到边缘机柜中,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和高性能。该方案使成本降低75%,空间占用减少87%,并提供1.2Tbps吞吐量,展示了强大的技术竞争力。
【网络原理】——HTTP协议、fiddler抓包
HTTP超文本传输,HTML,fiddler抓包,URL,urlencode,HTTP首行方法,GET方法,POST方法
探索网络模型与协议:从OSI到HTTPs的原理解析
OSI七层网络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是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网络的框架。OSI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模型则简化为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 HTTPS协议基于HTTP并通过TLS/SSL加密数据,确保安全传输。其连接过程涉及TCP三次握手、SSL证书验证、对称密钥交换等步骤,以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字信封技术使用非对称加密和数字证书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身份认证。 浏览器通过Https访问网站的过程包括输入网址、DNS解析、建立TCP连接、发送HTTPS请求、接收响应、验证证书和解析网页内容等步骤,确保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
331 3
HTTPS协议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的传输协议
HTTPS协议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的传输协议
125 11
网络通信的核心选择:TCP与UDP协议深度解析
在网络通信领域,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两种基础且截然不同的传输层协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对于网络工程师和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TCP和UDP的核心区别,并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依据。
159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