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MySQL 事务的使用
MySQL 事务有三个重要的操作:
1. 开启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2. 提交事务 (commit)
3. 回滚事务 (rollback)
一、Spring 事务的实现方式
Spring 中的事务操作分为两类:
1. 手动操作事务
2. 声明式自动提交事务
顾名思义,前者就是我们需要通过代码来使用事务;后者只需注解即可搞定。
1. Spring 手动操作事务
(1) 开启事务并提交事务
我们演示往数据库的 userinfo 表中插入一行记录。
UserController 类: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Resource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Spring 框架提供的手动操作事务的两个类 @Autowired private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transactionManager; @Autowired private TransactionDefinition transactionDefinition; /** * 手动式事务 */ @RequestMapping("/add") public int add(UserInfo userInfo) { if (userInfo == null || !StringUtils.hasLength(userInfo.getUsername()) || !StringUtils.hasLength(userInfo.getPassword())) { return 0; } // 1. 开启事务 (获取事务) TransactionStatus transactionStatus = transactionManager.getTransaction(transactionDefinition); int result = userService.add(userInfo); System.out.println("受影响的行数:" + result); // 2. 自定义提交事务,(或回滚事务) transactionManager.commit(transactionStatus); return result; } }
UserService 类: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Resource private UserMapper userMapper; public int add(UserInfo userInfo) { return userMapper.add(userInfo); } }
UserMapper 接口:
@Mapper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 1. 向 userinfo 表中添加一个新用户 int add(UserInfo userInfo); }
xml 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mapper PUBLIC "-//mybatis.org//DTD Mapper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mapper.dtd"> <mapper namespace="com.example.demo.mapper.UserMapper"> <insert id="add"> insert into userinfo(id, username, password) values(null, #{username},#{password}) </insert> </mapper>
展示结果:
(2) 开启事务并回滚事务
我们将 UserController 类中的 " 提交事务 " 代码改成 " 回滚事务 " 代码。
// 回滚事务 transactionManager.rollback(transactionStatus);
展示结果:
备注: 可以看到,在上面的第二幅图中,MyBatis 的打印日志并没有 committing 这样的日志信息,所以按照我们感觉来说,回滚事务就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
但实际上,数据就是先提交了,后回滚了。在上面的第三幅图中,字段 id 是自增主键,它的值从 32 跳到了 34 号,而中间的 33 号就是刚刚回滚的数据,而 34 号是我后来在数据库中手动插入的数据。
2. Spring 声明式自动提交事务
从上面的 Spring 手动操作事务中,可以看到它的操作较为繁琐,实际上它的功能也较为单一。所以就引入了注解的方式来使用事务。
使用注解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在需要的方法上添加 " @Transactional " 注解,那么默认情况下,在进入被此注解修饰的方法前,自动开启事务;在方法结束后,自动提交事务;如果在方法内中途出现异常,则自动回滚事务。
注意: Spring Boot 单元测试也用到了此注解,那里的用法是做到不污染数据库,而在事务这里,用法又不一样了。
使用的代码如下:
(1) 开启事务并提交事务
UserController 类: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Resource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 声明式事务 */ @Transactional @RequestMapping("/add2") public int add2(UserInfo userInfo) { if (userInfo == null || !StringUtils.hasLength(userInfo.getUsername()) || !StringUtils.hasLength(userInfo.getPassword())) { return 0; } int result = userService.add(userInfo); System.out.println("受影响的行数:" + result); return result; } }
展示结果:
(2) 开启事务并回滚事务
如果我们在刚刚的代码中,加上了下面这样会报错的代码,那么系统就会自动对事务进行回滚。
int a = 10 / 0;
展示结果:
注意事项
实际上,在上面的 Spring 声明式自动回滚事务时,并不是那么简单智能的。当我们为方法上加上了 " @Transactional " 注解后,Spring 只有在 " 发现了异常 / 捕获到异常 " 后,才能自动回滚。
也就是说,在异常被我们用 try - catch 包裹起来后,系统就不会为我们回滚事务了。因为 Spring 会认为你的程序没有问题,因为你加上了 try - catch,就证明你意识到了异常并能够解决它。
比方说,如果我们在代码中写成了下面这样,系统就不会为我们回滚事务。
UserController 类: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Resource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Transactional @RequestMapping("/add3") public int add3(UserInfo userInfo) { if (userInfo == null || !StringUtils.hasLength(userInfo.getUsername()) || !StringUtils.hasLength(userInfo.getPassword())) { return 0; } int result = userService.add(userInfo); System.out.println("受影响的行数:" + result); try{ int num = 10 / 0;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result; } }
展示结果:
分析: 从上面的结果来看,虽然对于前端来说没有展现出问题,但实际上后端已经出现了异常,如果我们需要让系统为我们在 try - catch 也包裹的情况下,也回滚事务,就需要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案。
解决方案1:抛出异常
try{ int num = 10 / 0;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e; }
解决方案2:手动回滚事务
try{ int num = 10 / 0; } catch (Exception e) { TransactionAspectSupport.currentTransactionStatus().setRollbackOnly(); }
结论: 虽然两个解决方案都能够让系统为之自动回滚,但更推荐使用第二种解决方案,因为第一种方案在使用的时候,依旧抛出来了异常,前端也一定会收到 500 这样的错误状态码,这样一来,使用 try - catch 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意义。而第二种方案,既能够做到真正的捕获异常,也能够回滚事务。
二、Spring 事务的隔离级别
Spring 事务的隔离级别共有五种,都是以枚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它和 MySQL 事务的隔离级别是一样的,只不过 Spring 多了一个 DEFAULT.
DEFAULT 表示以连接的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为主,如果是程序连接了 MySQL,那么默认就是可重复读;如果程序连接了 Oracle,那么默认就是读已提交。
注意事项
1. 当 Spring 中设置了事务隔离级别和连接的数据库 (MySQL)事务隔离级别发生冲突的时候,那么最终以 Spring 的为准,因为说到底是程序在起作用。
2. Spring 中的事务隔离级别机制的实现有个前提:当前连接的数据库具有事务隔离级别的功能。(一些老版本的数据库可能压根就不支持隔离级别)
三、Spring 事务的传播机制
Spring 事务传播机制定义了多个包含了事务的方法在相互调用时,事务是如何在这些方法间进传递的。实际上,事务方法在相互调用的时候,是非常复杂的,如何将各个事务的调用链按我们预期设想的那样调用,这就是 Spring 事务的传播机制所为我们提供的规则。
也就是说,事务传播机制解决的是多个事务之间传递的问题。
比方说:事务方法B 调用了事务方法A, 事务A 应该如何处理呢?事务A 难道是在事务B 中运行吗?还是另起一个事务呢?这就需要根据场景,需要我们自己设置了。
1. 七种 Spring 事务传播机制
① Propagation.REQUIRED:默认的事务传播级别,它表示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创建一个新的事务。
② Propagation.SUPPORTS: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以非事务的方式继续运行。
③ Propagation.MANDATORY: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抛出异常。(mandatory:强制性)
④ Propagation.REQUIRES_NEW:表示创建一个新的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也就是说,不管外部方法是否开启事务,此时修饰的内部方法会新开启自己的事务,且开启的事务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⑤ Propagation.NOT_SUPPORTED: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
⑥ Propagation.NEVER: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⑦ Propagation.NESTED: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创建一个事务作为当前事务的嵌套事务来运行;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该取值等价于 PROPAGATION_REQUIRED.
2. 事务传播机制的应用
如下,事务C 调用了事务B,事务B 调用了 事务A.
① 如果将三个事务的传播机制都设置为 Propagation.REQUIRED,如果事务A 出现了异常,三个事务都会回滚。
② 如果将三个事务的传播机制都设置为 Propagation.REQUIRES_NEW,如果事务A 出现了异常,不影响 事务B 和 事务C.
③ 如果将三个事务的传播机制都设置为 Propagation.NESTED,如果事务A 出现了异常,不影响 事务B 和 事务C.
3. 嵌套事务和默认的加入事务有什么区别
NESTED 嵌套事务能够实现部分事务的回滚,这是因为事务中有一个保存点,嵌套事务进入之后相当于新建了一个保存点,而回滚时只回滚到当前保存点的地方。这就相当于存档,类似于单机的通关游戏,当你今天通过了 10 关,游戏系统就会保存前 10 关的进度,当你明天打开游戏时,依然可以从第 11 关开始玩。
然而,当使用 REQUIRED 加入事务时,如果一个事务发生了回滚,那么所有事务都会回滚。
四、" @Transactional " 注解提供的属性
五、" @Transactional " 注解的作用范围
修饰方法时:需要注意只能应用到 public 方法上,否则不生效。
修饰类时:表明该注解对该类中所有的 public 方法都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