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的基本概念
1️⃣图的定义
定义: 图(graph)是由一些点(vertex)和这些点之间的连线(edge)所组成的;其中,点通常被成为"顶点(vertex)“,而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则被成为"边或弧”(edege)。通常记为,G=(V,E)。
2️⃣图的种类
根据边是否有方向,将图可以划分为:无向图 和有向图。
🍀(1)无向图
上面的图G0是无向图,无向图的所有的边都是不区分方向的。G0=(V1,{E1})。其中:
(1)V1={A,B,C,D,E,F}。 V1表示由"A,B,C,D,E,F"几个顶点组成的集合。
(2)E1={(A,B),(A,C),(B,C),(B,E),(B,F),(C,F), (C,D),(E,F),(C,E)}。E1是由边(A,B),边(A,C)…等组成的集合。其中,(A,C)表示由顶点A和顶点C连接成的边。
🍀(2)有向图
上面的图G2是有向图。和无向图不同,有向图的所有的边都是有方向的! G2=(V2,{A2})。其中:
(1)V2={A,C,B,F,D,E,G}。 V2表示由"A,B,C,D,E,F,G"几个顶点组成的集合。
(2)A2={<A,B>,<B,C>,<B,F>,<B,E>,<C,E>,<E,D>,<D,C>,<E,B>,<F,G>}。E1是由矢量<A,B>,矢量<B,C>…等等组成的集合。其中,矢量<A,B)表示由"顶点A"指向"顶点C"的有向边。
3️⃣邻接点和度
🍀(1)邻接点
(1)一条边上的两个顶点叫做邻接点。 例如,上面无向图G0中的顶点A和顶点C就是邻接点。
(2)在有向图中,除了邻接点之外;还有"入边"和"出边"的概念。顶点的入边,是指以该顶点为终点的边。而顶点的出边,则是指以该顶点为起点的边。例如,上面有向图G2中的B和E是邻接点;<B,E>是B的出边,还是E的入边。
🍀(2)度
(1)在无向图中,某个顶点的度是邻接到该顶点的边(或弧)的数目。 例如,上面无向图G0中顶点A的度是2。
(2)在有向图中,度还有"入度"和"出度"之分。某个顶点的入度,是指以该顶点为终点的边的数目。而顶点的出度,则是指以该顶点为起点的边的数目。 顶点的度=入度+出度。例如,上面有向图G2中,顶点B的入度是2,出度是3;顶点B的度=2+3=5。
4️⃣路径和回路
路径: 如果顶点(Vm)到顶点(Vn)之间存在一个顶点序列。则表示Vm到Vn是一条路径。
路径长度: 路径中"边的数量"。
简单路径: 若一条路径上顶点不重复出现,则是简单路径。
回路: 若路径的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则是回路。
简单回路: 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其它各顶点都不重复的回路则是简单回路。
5️⃣连通图和连通分量
- 连通图: 对无向图而言,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无向路径,则称该无向图为连通图。 对有向图而言,若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有向路径,则称该有向图为强连通图。
- 连通分量: 非连通图中的各个连通子图称为该图的连通分量。
6️⃣权
在学习"哈夫曼树"的时候,了解过"权"的概念。图中权的概念与此类似。
上面就是一个带权的图。
二、图的存储结构
图的存储结构,常用的是"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1️⃣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是指用矩阵来表示图。它是采用矩阵来描述图中顶点之间的关系(及弧或边的权)。
假设图中顶点数为n,则邻接矩阵定义为:
下面通过示意图来进行解释。
图中的G1是无向图和它对应的邻接矩阵。
图中的G2是无向图和它对应的邻接矩阵。
通常采用两个数组来实现邻接矩阵:一个一维数组用来保存顶点信息,一个二维数组来用保存边的信息。
邻接矩阵的缺点就是比较耗费空间。
2️⃣邻接表
邻接表是图的一种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它是改进后的"邻接矩阵",它的缺点是不方便判断两个顶点之间是否有边,但是相对邻接矩阵来说更省空间。
图中的G1是无向图和它对应的邻接矩阵。
图中的G2是无向图和它对应的邻接矩阵。
三、图的遍历
对于图而言,我们常用的遍历方式有bfs和dfs两种:
- bfs: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英文Breadth First Search。广度优先搜索会优先访问当前顶点的所有邻接结点。
- dfs: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英文Depth First Search。深度优先搜索会优先顺延访问当前节点分支进行访问,直到不能深入,每个节点只访问一次。
1️⃣广度优先搜索
🍀(1)广度优先搜索介绍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readth First Search),又称为"宽度优先搜索"或"横向优先搜索",简称BFS。
它的思想是:从图中某顶点v出发,在访问了v之后依次访问v的各个未曾访问过的邻接点,然后分别从这些邻接点出发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并使得“先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先于后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被访问,直至图中所有已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都被访问到。如果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需要另选一个未曾被访问过的顶点作为新的起始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换句话说,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的过程是以v为起点,由近至远,依次访问和v有路径相通且路径长度为1,2…的顶点。
🍀(2)广度优先搜索图解
无向图的广度优先搜索:
第1步:访问A。
第2步:依次访问C,D,F。在访问了A之后,接下来访问A的邻接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本文实现中,顶点ABCDEFG按照顺序存储的,C在"D和F"的前面,因此,先访问C。再访问完C之后,再依次访问D,F。
第3步:依次访问B,G。在第2步访问完C,D,F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首先访问C的邻接点B,再访问F的邻接点G。
第4步:访问E。 在第3步访问完B,G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只有G有邻接点E,因此访问G的邻接点E。
因此访问顺序是:A -> C -> D -> F -> B -> G -> E
有向图的广度优先搜索:
第1步:访问A。
第2步:访问B。
第3步:依次访问C,E,F。在访问了B之后,接下来访问B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即C,E,F。前面已经说过,在本文实现中,顶点ABCDEFG按照顺序存储的,因此会先访问C,再依次访问E,F。
第4步:依次访问D,G。 在访问完C,E,F之后,再依次访问它们的出边的另一个顶点。还是按照C,E,F的顺序访问,C的已经全部访问过了,那么就只剩下E,F;先访问E的邻接点D,再访问F的邻接点G。
因此访问顺序是:A -> B -> C -> E -> F -> D -> G
🍀(3)广度优先搜索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Graph { /** * 定义顶点的抽象 * @param <T> */ public static class Vertex<T>{ // 要保存的数据 private T t; // 其他和我管理的邻接节点 private List<Vertex<T>> neighborList; private boolean visited = false; public Vertex(T t) { this.t = t; } } // bfs 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public static <T> void bfs(Vertex<T> vertex){ // 1、定义一个临时存储的空间,使用队列 Queue<Vertex<T>> 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8); // 2、增加一个用来保存已经遍历过的数据的集合 HashSet<Vertex<T>> mome = new HashSet<>(8); // 3、将第一个顶点放入队列 queue.add(vertex); while (!queue.isEmpty()){ // 将第一个元素拿出来 Vertex<T> temp = queue.poll(); // 进行操作 if (!mome.contains(temp)){ System.out.println(temp.t); mome.add(temp); } // 将他所有的邻接节点放进去 if(temp.neighborList != null){ queue.addAll(temp.neighborLis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