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函数的使用

简介: 所谓函数,就是把 具有独立功能的代码块组织为一个小模块,在需要的时候 调用

一、函数的介绍

所谓 函数,就是把 具有独立功能的代码块 组织为一个小模块,在需要的时候 调用

函数的使用包含两个步骤:

  1. 定义函数 —— 封装 独立的功能
  2. 调用函数 —— 享受 封装 的成果

函数的作用: 在开发程序时,使用函数可以提高编写的效率以及代码的 重用

<br/>

二、函数基本使用

2.1 函数的定义

定义函数的格式如下:

def 函数名():

    函数封装的代码
    ……

<br/>

  1. def 是英文 define 的缩写
  2. 函数名称 应该能够表达 函数封装代码 的功能,方便后续的调用
  3. 函数名称 的命名应该 符合 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 可以由 字母下划线数字 组成
    • 不能以数字开头

    <br/>

2.2 函数调用

调用函数很简单的,通过 函数名() 即可完成对函数的调用

<br/>

2.3 第一个函数演练

需求

  • 编写一个打招呼 say_hello 的函数,封装三行打招呼的代码
  • 在函数下方调用打招呼的代码
#!/usr/bin/python3
# -*- coding:utf-8 -*-

name = "hui"

# 解释器知道这里定义了一个函数
def say_hello():
    print("hello 1")
    print("hello 2")
    print("hello 3")

print(name)

say_hello()

print(name)

<br/>

运行结果如下:

hui
hello 1
hello 2
hello 3
hui

<br/>

只有在调用函数时,之前定义的函数才会被执行

函数执行完成之后,会重新回到之前的程序中,继续执行后续的代码

<br/>

定义好函数之后,只表示这个函数封装了一段代码而已

如果不主动调用函数,函数是不会主动执行的

<br/>

Q: 能否将 函数调用 放在 函数定义 的上方?

A:

  • 不能!
  • 因为在 使用函数名 调用函数之前,必须要保证 Python 已经知道函数的存在
  • 否则控制台会提示 NameError: name 'say_hello' is not defined (名称错误:say_hello 这个名字没有被定义)

    <br/>

2.4 PyCharm 的调试工具

  • 右击 Python 文件,在弹出的菜单项选择 Debug 或 点击右上角绿色的 小虫子,就可开启调试。
  • F8 Step Over 可以单步执行代码,会把函数调用看作是一行代码直接执行
  • F7 Step Into 可以单步执行代码,如果是函数,会进入函数内部

<br/>

断点调试

<br/>

2.5 函数的文档注释

  • 在开发中,如果希望给函数添加注释,应该在 定义函数 的下方,使用 连续的三对引号
  • 连续的三对引号 之间编写对函数的说明文字
  • 函数调用 位置,使用快捷键 CTRL + Q 可以查看函数的说明信息

<br/>

函数注释

<br/>

注意:因为 函数体相对比较独立函数定义的上方 应该和其他代码(包括注释)保留 两个空行

<br/>

三、函数的参数

演练需求

  1. 开发一个 sum_2_num 的函数
  2. 函数能够实现 两个数字的求和 功能

演练代码如下:

#!/usr/bin/python3
# -*- coding:utf-8 -*-

def sum_2_num():

    num1 = 10
    num2 = 20
    result = num1 + num2

    print("%d + %d = %d" % (num1, num2, result))

sum_2_num()  # 10 + 20 = 30

<br/>

思考一下存在什么问题

函数只能处理 固定数值 的相加

如何解决?

  • 如果能够把需要计算的数字,在调用函数时,传递到函数内部就好了!

    <br/>

3.1 函数参数的使用

  • 在函数名的后面的小括号内部填写 参数
  • 多个参数之间使用 , 分隔
#!/usr/bin/python3
# -*- coding:utf-8 -*-

def sum_2_num(num1, num2):

    result = num1 + num2
    
    print("%d + %d = %d" % (num1, num2, result))

sum_2_num(50, 20)  # 50 + 20 = 70

<br/>

3.2 参数的作用

函数,把 具有独立功能的代码块 组织为一个小模块,在需要的时候 调用

函数的参数,增加函数的 通用性,针对 相同的数据处理逻辑,能够 适应更多的数据

  1. 在函数 内部,把参数当做 变量 使用,进行需要的数据处理
  2. 函数调用时,按照函数定义的参数顺序,把 希望在函数内部处理的数据通过参数 传递

    <br/>

3.3 形参和实参

形参定义 函数时,小括号中的参数,是用来接收参数用的,在函数内部 作为变量使用

实参调用 函数时,小括号中的参数,是用来把数据传递到 函数内部 用的

<br/>

函数形参、实参

<br/>

四、 函数的返回值

  • 在程序开发中,有时候,会希望 一个函数执行结束后,告诉调用者一个结果,以便调用者针对具体的结果做后续的处理
  • 返回值 是函数 完成工作后,最后 给调用者的 一个结果
  • 在函数中使用 return 关键字可以返回结果
  • 调用函数一方,可以 使用变量接收 函数的返回结果
注意: return 表示返回,后续的代码都不会被执行

<br/>

#!/usr/bin/python3
# -*- coding:utf-8 -*-

def sum_2_num(num1, num2):
    """对两个数字的求和"""

    return num1 + num2

# 调用函数,并使用 result 变量接收计算结果
result = sum_2_num(10, 20)

print("计算结果是 %d" % result)    # 30

<br/>

五、函数的嵌套调用

  • 一个函数里面 又调用另外一个函数,这就是 函数嵌套调用
  • 如果函数 test2 中,调用了另外一个函数 test1

    • 那么执行到调用 test1 函数时,会先把函数 test1 中的任务都执行完
    • 才会回到 test2 中调用函数 test1 的位置,继续执行后续的代码
#!/usr/bin/python3
# -*- coding:utf-8 -*-

def test1():

    print("*" * 50)
    print("test 1")
    print("*" * 50)


def test2():

    print("-" * 50)
    print("test 2")
    
    test1()
    
    print("-" * 50)

test2()

<br/>

运行结果如下:

--------------------------------------------------
test 2
**************************************************
test 1
**************************************************
--------------------------------------------------

<br/>

打印分隔线

体会一下工作中 需求是多变

需求 1

  • 定义一个 print_line 函数能够打印 * 组成的 一条分隔线
def print_line(char):

    print("*" * 50)

<br/>

需求 2

  • 定义一个函数能够打印 由任意字符组成 的分隔线
def print_line(char):

    print(char * 50)
    

<br/>

需求 3

  • 定义一个函数能够打印 任意重复次数 的分隔线
def print_line(char, times):
    """
    打印分割线
    :param char: 分割线组成的字符
    :param times: 字符的数量
    """
    print(char * times)

<br/>

需求 4

  • 定义一个函数能够打印 n 行 的分隔线,分隔线要求符合需求 3
工作中针对需求的变化,应该冷静思考, 不要轻易修改之前已经完成的,能够正常执行的函数
def print_line(char, times):
    """
    打印分割线
    :param char: 分割线组成的字符
    :param times: 字符的数量
    """
    print(char * times)


def print_lines(char, times, row):
    """
    打印指定行数的分割线
    :param char: 分割线组成的字符
    :param times: 字符的数量
    :param row: 指定的行数
    """

    line = 0

    while line < row:
        print_line(char, times)

        line += 1

        
# 函数调用        
print_lines(char='-*-', times=20, row=2)
print('测试分割线')
print_lines(char='-*-', times=20, row=2)        

<br/>

运行结果如下:

-*--*--*--*--*--*--*--*--*--*--*--*--*--*--*--*--*--*--*--*-
-*--*--*--*--*--*--*--*--*--*--*--*--*--*--*--*--*--*--*--*-
测试分割线
-*--*--*--*--*--*--*--*--*--*--*--*--*--*--*--*--*--*--*--*-
-*--*--*--*--*--*--*--*--*--*--*--*--*--*--*--*--*--*--*--*-

<br/>

尾语

✍ 用 Code 谱写世界,让生活更有趣。❤️

✍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赞再走行不行。❤️

✍ 码字不易,还望各位大侠多多支持。❤️

<br/>

014.png

相关文章
|
1天前
|
开发者 Python
Python入门:8.Python中的函数
### 引言 在编写程序时,函数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们可以将代码逻辑模块化,减少重复代码的编写,并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开发者,深入理解函数的使用和设计都是编写高质量代码的基础。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讲解 Python 中的函数及其高级特性。
Python入门:8.Python中的函数
|
3月前
|
搜索推荐 Python
利用Python内置函数实现的冒泡排序算法
在上述代码中,`bubble_sort` 函数接受一个列表 `arr` 作为输入。通过两层循环,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内层循环用于比较相邻的元素并进行交换。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就将它们交换位置。
155 67
|
1月前
|
Python
[oeasy]python057_如何删除print函数_dunder_builtins_系统内建模块
本文介绍了如何删除Python中的`print`函数,并探讨了系统内建模块`__builtins__`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 1. **回忆上次内容**:上次提到使用下划线避免命名冲突。 2. **双下划线变量**:解释了双下划线(如`__name__`、`__doc__`、`__builtins__`)是系统定义的标识符,具有特殊含义。
32 3
|
1月前
|
JSON 监控 安全
深入理解 Python 的 eval() 函数与空全局字典 {}
`eval()` 函数在 Python 中能将字符串解析为代码并执行,但伴随安全风险,尤其在处理不受信任的输入时。传递空全局字典 {} 可限制其访问内置对象,但仍存隐患。建议通过限制函数和变量、使用沙箱环境、避免复杂表达式、验证输入等提高安全性。更推荐使用 `ast.literal_eval()`、自定义解析器或 JSON 解析等替代方案,以确保代码安全性和可靠性。
45 2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Python
[oeasy]python061_如何接收输入_input函数_字符串_str_容器_ 输入输出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如何使用`input()`函数接收用户输入。`input()`函数可以从标准输入流获取字符串,并将其赋值给变量。通过键盘输入的值可以实时赋予变量,实现动态输入。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用法,文中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接收用户输入并存储在变量中,还介绍了`input()`函数的参数`prompt`,用于提供输入提示信息。最后总结了`input()`函数的核心功能及其应用场景。更多内容可参考蓝桥、GitHub和Gitee上的相关教程。
16 0
|
2月前
|
Python
Python中的函数是**一种命名的代码块,用于执行特定任务或计算
Python中的函数是**一种命名的代码块,用于执行特定任务或计算
64 18
|
2月前
|
数据可视化 DataX Python
Seaborn 教程-绘图函数
Seaborn 教程-绘图函数
87 8
|
2月前
|
Python
Python中的函数
Python中的函数
62 8
|
3月前
|
监控 测试技术 数据库
Python中的装饰器:解锁函数增强的魔法####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语言中一个既强大又灵活的特性——装饰器(Decorator),它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实现了函数功能的扩展与增强。不同于传统的代码复用机制,装饰器通过高阶函数的形式,为开发者提供了在不修改原函数源代码的前提下,动态添加新功能的能力。我们将从装饰器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解析其工作原理,并通过一系列实例展示如何利用装饰器进行日志记录、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等常见任务,最终揭示装饰器在提升代码可读性、维护性和功能性方面的独特价值。 ####
|
3月前
|
Python
Python中的`range`函数与负增长
在Python中,`range`函数用于生成整数序列,支持正向和负向增长。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range`生成负增长的整数序列,并提供了多个实际应用示例,如反向遍历列表、生成倒计时和计算递减等差数列的和。通过这些示例,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range`函数的使用方法。
90 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