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常用的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简介: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收者,依此类推。

优点

  1. 降低耦合度。它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
  2. 简化了对象。使得对象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
  3. 增强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通过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者调动它们的次序,允许动态地新增或者删除责任。 4、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很方便。

缺点

  1. 不能保证请求一定被接收。
  2. 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进行代码调试时不太方便,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
  3. 可能不容易观察运行时的特征,有碍于除错。

使用场景

  1.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由运行时刻自动确定。
  2. 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3. 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

一、实现方式1

假设一个场景,学校里,校长的职能大于老师,老师的职能大于学生,基于这样的链路关系,学生处理不了的事情上报给老师,老师处理不了的事情上报给校长。

  • 1、处理抽象类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1;
/**
 * 处理抽象类
 */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
     * 下一个处理类
     */
    protected Handler handler;
    public void setHandler(Handler handler) {
        this.handler = handler;
    }
    public Handler getHandler() {
        return handler;
    }
    /**
     * 处理事件
     *
     * @param request
     */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Request(String request);
}
  • 2、学生处理类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1;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
 * 学生处理类
 */
@Slf4j
public class Student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Request(String request) {
        if ("打扫卫生".equals(request)) {
            log.info("学生处理中");
        } else {
            this.handler.handlerRequest(request);
        }
    }
}

学生能处理“打扫卫生”这件事,如果是其他事件,交给他的下一个元素

  • 3、老师处理类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1;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
 * 老师处理类
 */
@Slf4j
public class Teacher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Request(String request) {
        if ("批改试卷".equals(request)) {
            log.info("老师处理中");
        } else {
            this.handler.handlerRequest(request);
        }
    }
}

学生能处理“打扫卫生”这件事,如果是其他事件,交给他的下一个元素

  • 3、老师处理类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1;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
 * 老师处理类
 */
@Slf4j
public class Teacher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Request(String request) {
        if ("批改试卷".equals(request)) {
            log.info("老师处理中");
        } else {
            this.handler.handlerRequest(request);
        }
    }
}

老师能处理“批改试卷”这件事,如果是其他事件,交给他的下一个元素

  • 4、校长处理类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1;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
 * 校长处理类
 */
@Slf4j
public class Head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Request(String request) {
        if ("学籍问题".equals(request)) {
            log.info("校长处理中");
        } else {
            log.error("无法处理该事件");
        }
    }
}

校长能处理“学籍问题”这件事,如果是其他事件,由于我们的责任链只有三级,都处理不了,只能打印日志了

  • 5、测试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1;
/**
 * 责任链模式
 */
public class Test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学生处理器
        StudentHandler studentHandler = new StudentHandler();
        // 老师处理器
        TeacherHandler teacherHandler = new TeacherHandler();
        // 校长处理器
        HeadHandler headHandler = new HeadHandler();
        // 老师的上一级是校长
        teacherHandler.setHandler(headHandler);
        // 学生的上一级是老师
        studentHandler.setHandler(teacherHandler);
        // 处理 批改试卷 这件事
        studentHandler.handlerRequest("批改试卷");
    }
}

输出结果



可以看出,“批改试卷”这件事,被老师处理了。

二、实现方式2

假设一个场景,在我们的电商系统中,当创建一个订单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校验很多的数据,我们需要去判断该商品存不存在,库存还有没有,价格对不对,等等校验。

  • 1、订单信息类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2;
import lombok.Builder;
import lombok.Data;
/**
 * 订单信息
 */
@Data
@Builder
public class Order {
    // 库存
    private int stock;
    // 单价
    private int price;
}
  • 2、订单校验接口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2;
/**
 * 校验器接口
 *
 * @param <T>
 */
public interface OrderFilter<T> {
    /**
     * 业务逻辑
     *
     * @param t
     * @return
     */
    boolean execute(T t);
}
  • 3、库存校验器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2;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
 * 库存校验器
 */
@Slf4j
public class OrderStockFilter implements OrderFilter<Ord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xecute(Order order) {
        if (0 >= order.getStock()) {
            log.error("库存不足");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 4、价格校验器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2;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
 * 价格校验器
 */
@Slf4j
public class OrderPriceFilter implements OrderFilter<Orde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xecute(Order order) {
        if (0 > order.getPrice()) {
            log.error("价格错误");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 5、测试
package com.asurplus.common.handle.style2;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st;
/**
 * 责任链模式
 */
@Slf4j
public class Test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造者模式创建一个订单
        Order order = Order.builder().stock(0).price(0).build();
        // 库存校验器
        OrderStockFilter orderQuantityFilter = new OrderStockFilter();
        // 价格校验器
        OrderPriceFilter orderPriceFilter = new OrderPriceFilter();
        // 组装成一个list
        List<OrderFilter<Order>> orderFilters = Arrays.asList(orderQuantityFilter, orderPriceFilter);
        boolean res = false;
        // 循环校验
        for (OrderFilter<Order> item : orderFilters) {
            res = item.execute(order);
            // 其中任何一项不通过就停止校验
            if (!res) {
                break;
            }
        }
        if (!res) {
            log.error("下单失败");
        }
    }
}


被我们的“库存校验器”校验不通过,导致下单失败。

相关文章
|
27天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多设计模式的状态扭转设计:策略模式与责任链模式的实战应用
接下来,我会结合实战案例,聊聊如何用「策略模式 + 责任链模式」构建灵活可扩展的状态引擎,让抽奖系统的状态管理从「混乱战场」变成「有序流水线」。
|
5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安全
【高薪程序员必看】万字长文拆解Java并发编程!(8):设计模式-享元模式设计指南
🌟 ​大家好,我是摘星!​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编程中的经典对象复用设计模式-享元模式,废话不多说让我们直接开始。
116 0
|
8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链进行发送。每个处理者可以处理请求或将其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从而实现解耦和灵活性。其结构包括抽象处理者(Handler)、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和客户端(Client)。适用于不同方式处理不同种类请求、按顺序执行多个处理者、以及运行时改变处理者及其顺序的场景。典型应用包括日志处理、Java Web过滤器、权限认证等。
169 13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
7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Java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装饰者模式属于结构型设计模式,允许通过动态包装对象的方式为对象添加新功能,提供比继承更灵活的扩展方式。该模式通过组合替代继承,遵循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搜索推荐
Java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从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事件看系统的动态响应
【11月更文挑战第17天】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多个观察者对象能直接监听并响应某一主题对象的状态变化。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优衣库事件中各相关方的动态响应,以及模式的优势和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包括事件驱动架构和消息队列的使用。
179 6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库连接
Java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深度剖析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广泛使用的单例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实际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其核心原理和应用。文章将介绍单例模式的重要性、实现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优雅地处理多线程问题。
148 4
|
12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Scala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108 9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Scala
Kotlin教程笔记(55)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5)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91 0
|
设计模式 监控 算法
Java设计模式梳理:行为型模式(策略,观察者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设计模式中的行为型模式,包括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责任链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和状态模式。通过具体示例代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种模式的应用场景与实现方式。例如,策略模式通过定义一系列算法让客户端在运行时选择所需算法;观察者模式则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实现松耦合的消息传递机制。此外,还探讨了这些模式与实际开发中的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模式,提升代码质量。
Java设计模式梳理:行为型模式(策略,观察者等)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Java
Java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详解
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将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使得相同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本文详细介绍了建造者模式的原理、背景、应用场景及实际Demo,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模式。
5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