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白皮书—技术架构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分布式版,标准版 2核8GB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简介: 架构演进理念 当前,分布式领域有3大技术方向:Sharding技术,NewSQL原生分布式技术,云原生DB技术。每种分布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PolarDB-X的架构继承了DRDS和X-DB技术的稳定性,结合了PolarDB的云原生技术,融入了NewSQL对于分布式数据一致性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新的“云原生+分布式”的产品体验。

p330045.png

整体架构

PolarDB-X的整体架构如下:p330051.png核心组件

  • 元数据服务(Global Meta Service,GMS),主要提供分布式的元数据,提供全局授时服务(TSO)、维护Table/Schema、Statistic等Meta信息、维护账号、权限等安全信息。
  • 计算节点(Compute Node,CN),主要提供分布式SQL引擎,包含核心的优化器和执行器。基于无状态的SQL引擎提供分布式路由和计算,解决分布式事务2PC协调、分布式DDL执行、全局索引维护等。
  • 存储节点 (Date Node,DN),主要提供数据存储引擎,基于多数派Paxos共识协议提供高可靠存储、分布式事务的MVCC多版本存储,另外提供计算下推能力满足分布式的计算下推要求(比如Project/Filter/Join/Agg等下推计算),可支持本地盘和共享存储。
  • 日志节点(Change Data Capture,CDC),主要提供兼容MySQL生态的主备复制协议,兼容Binlog协议和数据格式、支持主备复制Replication的协议和交互。

核心模块p330055.png

如同大多数传统单机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X分为网络层、SQL解析层、优化层、执行层、存储层,其中优化层包含逻辑优化和物理优化,执行层包含单机两阶段执行、单机并行执行和多机并行执行,存储层包含应用了多种传统单机数据库优化和执行技术。

生态工具

PolarDB-X高度兼容MySQL协议和生态,可支持MySQL开源生态中常用的MySQL驱动(JDBC/ODBC)、多语言兼容(Java/GO/C/C++/Python等)、数据导入导出工具、各种客户端GUI等。PolarDB-X提供完整的生态工具方案,如下图所示:p330056.png

闭环的生态工具:

  • 数据管理DMS,基于阿里巴巴集团十余年的数据库服务平台的云版本,提供免安装、免运维、即开即用、多种数据库类型与多种环境统一的web数据库管理终端,可以为企业用户快速复制搭建与阿里集团同等安全、高效、规范的数据库DevOps研发流程解决方案。
  • 数据库自治服务(Database Autonomy Service,简称DAS),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专家经验实现数据库自感知、自修复、自优化、自运维及自安全的云服务,帮助用户消除数据库管理的复杂性及人工操作引发的服务故障,有效保障数据库服务的稳定、安全及高效。
  • 数据传输服务(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简称DTS),支持关系型数据库、NoSQL、大数据等数据源,集数据迁移、订阅及实时同步功能于一体,能够解决公共云、混合云场景下,远距离、毫秒级异步数据传输难题。其底层基础设施采用阿里双11异地多活架构,为数千下游应用提供实时数据流。
  • 数据库备份(Database Backup,简称DBS),低成本、企业级的云原生备份平台。它可以为多种环境的数据库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包括本地数据中心、其他云厂商、公共云及混合云。

产品架构

PolarDB-X作为阿里云的成熟云产品,在产品化的配套能力上支持比较完整,包括白屏化的运维操作、多样化的交付形态、完整的OpenAPI、配套的生态工具等。

PolarDB-X部署架构整体基于Kubernetes,运行在高性能的物理机,产品架构设计如下:

  1. PolarDB-X实例由多个节点组成,产品购买以节点为单位,初次购买必须包含2个节点,后续扩容和缩容最小为1个节点。每个节点会有多种规格,比如4c16g、8c32g、16c64g等。
  2. PolarDB-X根据资源隔离诉求的不同,可以分为:通用规格、独享规格、独占物理机规格。 比如通用规格,同一硬件资源下的不同PolarDB-X实例,会互相充分利用彼此空闲的计算资源(如CPU),通过复用计算资源享受规模红利,性价比会更高。而独享规格每个PolarDB-X实例会独占所分配到的计算资源(如CPU),而不会与同一服务器上的其他集群共享资源,性能表现更加稳定。
  3. PolarDB-X支持公有云、混合云的多样化交付。在公有云,支持多地域、多可用区的交付,同时在网络和安全层面,支持VPC、IP白名单、非对称账号密码、TDE加密等方式,确保数据服务安全。 在混合云,支持基于DBStack轻量化输出,可在用户已有机器硬件上完成数据库部署和运维。

架构优势

高可用

经过阿里多年双11验证的X-DB(X-Paxos共识协议能力),提供数据强一致,保证节点故障切换时RPO=0。另外支持多样化的部署和容灾能力,比如基于Paxos强同步的同城三机房、三地五中心,另外搭配binlog异步复制的两地三中心、异地灾备、异地多活等。尤其在异地长距离传输上,基于Batching & Pipelining 进行网络优化来提升性能。

高兼容

PolarDB-X主要兼容MySQL,包括SQL、函数类型等,技术上引入全局时间授时服务,提供全局一致性的分布式事务能力,通过TSO+2PC提供数据库完整的ACID能力,满足分布式下的Read-Commited/Repeatable-Read的隔离级别。同时在分布式事务的基础上,提供全局二级索引能力,通过事务多写保证索引和主表数据强一致的同时,引入基于代价的CBO优化器实现索引选择。除此以外,在元数据和生态对接层面,PolarDB-X基于Online DDL的技术提供了分布式下元数据的一致性。同时硬件层面,兼容主流国产操作系统和芯片认证,比如麒麟、鲲鹏、海光等。

另外在业界主流的分布式数据库里,分布式下的redolog/binlog等数据库变更日志其实一直被厂商所忽视,从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历史来看,生态和标准对于市场规模化非常重要,PolarDB-X 会支持全局binlog能力,全面兼容和拥抱MySQL数据库生态,用户可以将PolarDB-X当做一个MySQL库,采用标准的binlog dump协议获取binlog日志。

高扩展

PolarDB-X基于Share-Nothing的架构支持水平扩展,同时支持数据库在线扩缩容能力,在OLTP场景下可支持千万级别的并发、以及PB级别的数据存储规模,同样在OLAP场景下,引入MPP并行查询技术,扩展机器后查询能力可线性提升,满足TPC-H等的复杂报表查询诉求。

HTAP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Iot设备的普及,数据会产生爆炸式的增长趋势,传统的OLTP和OLAP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简单的读写分离或者ETL模型,将在线库的数据T+1的方式抽取到数据仓库中进行计算,这种方案存在存储成本高、实时性差、链路和维护成本高。PolarDB-X 设计中支持OLTP和OLAP的混合负载的能力,可以在一个实例里同时运行TPC-C和TPC-H的benchmark测试,保证AP的查询不影响TP流量的稳定性。核心技术层面,我们也有自己的创新性,比如我们会在计算层精确识别出TP和AP的流量,结合多副本的特性和多副本的一致性读能力,智能将TP和AP路由到不同的副本上,同时在AP链路上默认开启MPP并行查询技术,从而在满足隔离性的基础上,线性提升AP的查询能力。在存储层上,我们也在完善计算下推能力,未来也会提供高性能列存引擎,实现行列混合的HTAP能力。

极致弹性

PolarDB-X结合PolarDB云原生的技术,可以基于PolarDB的共享存储+RDMA网络优化能力,提供秒级备份、极速弹性、以及存储按需扩展的能力。基于共享存储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的多点写入能力,可以在不迁移数据的前提下提供秒级弹性的能力,给到用户完全不一样的弹性体验。

开放生态

PolarDB-X全面拥抱和坚定MySQL的开源生态,做到代码完全自主可控的同时满足分布式MySQL的兼容性,架构做到简单开放,只要具备一定MySQL背景的同学即可完成持续运维。除此以外,PolarDB-X和阿里云的数据库生态有完整的闭环对接,支持如DTS/DBS/DMS等,可打通阿里云的整个大生态。

目录
打赏
0
0
0
0
176
分享
相关文章
云原生技术的革新与未来发展
传统的软件开发和部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需求和大规模的用户访问。云原生技术因其高度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效率而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技术的发展历程、核心概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技术革新。
云原生技术的崛起与未来展望
本文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IT架构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云原生作为一种优化云应用构建和部署的方法,正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力。文章分析了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等关键技术如何支撑起灵活、高效、可扩展的云原生架构,并讨论了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139 12
云原生技术在现代IT架构中的转型力量####
本文深入剖析了云原生技术的精髓,探讨其在现代IT架构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与实践路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云原生如何赋能企业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更快的迭代速度以及更强的系统稳定性,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实施框架与策略。 ####
64 13
云原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云原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65 1
云计算的转型之路:探索云原生架构的崛起与实践####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成为现代IT基础设施的核心。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关键要素,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及无服务器架构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助力企业实现敏捷开发、快速迭代和资源优化。通过剖析典型企业的转型经历,揭示云原生架构在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业务竞争力方面的巨大潜力。 ####
84 0
云端新篇章:云原生技术的崛起与实践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企业实现敏捷开发、弹性扩展和高效运维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概念、核心组件及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揭示其如何赋能业务创新,引领云计算进入新纪元。
云端创新:云原生技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云原生技术正成为企业IT战略的核心。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技术如何推动业务创新,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云原生技术在现代企业中的革新之路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不断推进,云原生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企业IT架构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实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云原生技术指南,帮助理解其如何助力企业实现敏捷性、可伸缩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7月更文挑战第29天】
51 5
探索云原生架构:未来企业技术演进的必由之路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企业正逐步将目光转向云原生架构,以期实现更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IT服务。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等,并阐述了这些技术如何共同促进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展示了云原生在实际应用中带来的效益,以及企业在采纳云原生路径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探索云原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云原生技术已成为当今软件开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技术的定义、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对这一领域的全面了解和展望。
25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