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更新)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Section 16 磁盘存储技术和网络规划设计

简介: (*长期更新)软考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Section 16 磁盘存储技术和网络规划设计

一、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一)RAID 级别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是由一组磁盘和一个磁盘阵列控制器组成的一个大型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的加成效果来提升整个磁盘系统的效能,组成的磁盘的可靠性高、高速且容量大。

RAID分为很多级别,如下表:

级别 特点 空间利用率(n为当前级别的磁盘总数) 备注
RAID0 无校验功能,它没有容错技术 空间利用率最高 n块磁盘,读取相同数据花费的时间减少至1/n,实现RAID0至少需要两块磁盘。
RAID1 磁盘镜像,可并行读数据,其安全性最好 50% 在不同的两块磁盘写入相同数据。
RAID2 使用海明码校验和纠错 - 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磁盘上,实现RAID2至少需要两块磁盘。
RAID3 使用单独的一块校验盘进行奇偶校验 (n-1)/n 实现RAID3至少需要3块磁盘。
RAID5 具有独立的数据磁盘和分布校验块的磁盘阵列 (n-1)/n 实现RAID5至少需要3块磁盘。
RAID6 具有独立的数据磁盘和两个独立的分布校验方案,存储两套奇偶校验码 (n-2)/n 实现RAID6至少需要4块磁盘。
RAID10 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组合 50% 建立在RAID0和RAID1基础上,先做镜像然后再条带化,实现RAID6至少需要4块磁盘。


例如通过4个磁盘组成RAID3序列,则磁盘利用率为(n-1)/n=3/4=75%。


(二)RAID 热备盘


热备盘分为以下三种工作模式,其针对的RAID组不同:

1、特定热备:针对某一RAID组,只有该组硬盘出现问题后才启用恢复;

2、全局热备:针对所有RAID组,只要某一个RAID组出现问题就进行恢复;

3、机框热备:针对盘柜,只会作用于该磁盘所在盘柜,当该磁盘所在盘柜中RIAD组故障才进行恢复。

例如一个存储系统由9块4TB磁盘组成一个RAID5级别的RAID组,并另外配置了1块全局热盘,则该存储最多可坏掉1块磁盘而不丢掉数据,因为配置了全局热备,它针对该RAID组,只要某一个RAID组出现问题就进行恢复(磁盘出现故障时,全局热盘会自动进入RAID组),而当更多的磁盘出错时数据无法恢复,由于我们假设坏掉1块磁盘,且RAID5中有一块硬盘作为校验盘,所以还可作为存储数据的磁盘为8块,即该磁盘阵列的实际可用容量为8×4=32TB。


二、网络化存储


网络化存储有网络接入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


(一)网络接入存储


网络接入存储采用独立的服务器,从而单独为网络数据存储而开发的一种文件服务器来连接所有存储设备。


(二)存储区域网络


存储区域网络(SAN)是一种专用的存储网络,用于将多个相同连接到存储设备和子系统,它分为FC-SAN和IP-SAN,从部署成本和传输效率两个方面比较FC-SAN的部署成本更高且传输速率也更高(FC-SAN采用光纤通道)。

SAN可看作负责存储传输的后端网络,而前端的数据网络负责正常的TCP/IP传输。


三、网络规划设计


(一)网络生命周期


网络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其依次顺序是:

1、需求规范

2、通信规范

3、逻辑网络设计

4、物理网络设计

5、实施阶段

1667189423054.jpg

在逻辑网络设计和物理网络设计两个阶段中,需要产生相应的文档,例如网络IP地址分配方案属于逻辑网络设计文档,设备列表清单属于网络网络设计。


(二)80/20规则和20/80规则


这两个规则用于进行通信流量分析,80/20规则指网段内部的流量为80%,而20%是网段外部流量,这种网络较为简单,不存在特殊应用,其内部交流较多,但外部访问相对较少。

20/80规则反过来也就是指网段内部的流量为20%,80%是网段外部流量,该规则适用于外部联系较多,但内部联系较小的网络,允许存在特殊外部应用的网段,可以较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远程联网需求。

1667189436428.jpg


(三)逻辑网络设计


逻辑网络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依据用户分布、特点、数量和应用需求等形成符合的逻辑网络结构,通过可以得出大致的网络互联特性及设备分布,但不涉及具体设备和信息点的确认,逻辑网络设计通过分层化网络设计模型来设计,通常分为三层网络模型:


1、接入层


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例如MAC层过滤和IP地址绑定在接入层完成,接入层的作用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另外还有用户接入与认证、二三层交换、QoS等等,接入层交换机要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需要较多的RJ45口,且需要在GBIC口上联汇聚)。


2、汇聚层


汇聚层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流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进行数据包数据包过滤、协议转换,另外还有列表控制、VLAN间的路由选择执行、分组过滤、组播管理、QoS、负载均衡等等,汇聚层交换机相对于接入层交换机,其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以及更高的交换速率(需要多个光口连接较远距离的接入交换机与其连接)。


3、核心层


核心层主要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它负责将数据分组从一个区域高速地转发至另一个区域,由于核心层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交换、转发的核心交换机,所以需要背板较大、业务插槽较多的交换机。

另外连接服务器的交换机需要较多千兆口的交换机。(由于服务器流量大、服务繁重,且服务器大部分采用支持RJ45的网卡)


四、物理网络设计


物理网络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个部分组成:

(一)干线(垂直)子系统

各水平子系统(各楼层)设备之间的互连系统,一般常用双绞线电缆、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等等。

(二)配线(水平)子系统

连接干线子系统和用户工作区,是各个楼层配线间中的配线架到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所安装的线缆。

(三)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指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

(四)设备间子系统

处于设备间,其中含有许多大型设备,如服务器、管理终端等等。

(五)管理子系统

由互相连接、交叉连接和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的系统。

(六)建筑群子系统

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光纤和无线延申至另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等中(往往采用单模光纤进行连接)


五、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可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例如机房安全属于物理安全,入侵检测属于网络安全,漏洞补丁管理属于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属于应用安全。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域名解析 缓存 网络协议
软考软件测评师——计算机网络
本内容主要涵盖网络技术的核心知识点与历年真题解析。第一部分详细讲解了IPv4地址规范(如特殊地址、地址分类与子网划分)、层次化网络架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功能)、网络设备解析(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的工作层级与特性)、URL结构规范、关键网络命令(如ipconfig、netstat)以及SNMP配置要求。第二部分通过历年真题精析,强化对IPv4地址应用、路由选择、设备功能及网络配置的理解,帮助读者掌握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
11月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算法
|
9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测试技术
Nping工具详解:网络工程师的瑞士军刀
### Nping工具详解:网络工程师的瑞士军刀 Nping是Nmap项目的一部分,支持TCP、UDP、ICMP和ARP等多种协议,用于生成和分析网络数据包。它提供灵活的命令行界面,适用于网络探测、安全测试和故障排除。本文介绍Nping的基础与高级用法,包括发送不同类型的网络请求、自定义TCP标志位、路由跟踪等,并通过实战案例展示其应用。掌握Nping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网络环境。 (239字符)
685 9
|
11月前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网络工程师必知:什么是OSPF多区域?如何配置?
网络工程师必知:什么是OSPF多区域?如何配置?
672 2
网络工程师必知:什么是OSPF多区域?如何配置?
|
11月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算法
|
11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虚拟化
什么是划分子网?网络工程师划分子网有啥技巧?
在网络工程中,划分子网是将大网络分割成多个小子网的技术,旨在优化网络性能、提升安全性和管理效率。本文介绍了子网的基本概念、划分子网的方法与步骤、网络工程师的技巧及实际应用案例,强调了合理规划的重要性。
750 4
|
11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30 道初级网络工程师面试题,涵盖 OSI 模型、TCP/IP 协议栈、IP 地址、子网掩码、VLAN、STP、DHCP、DNS、防火墙、NAT、VPN 等基础知识和技术,帮助小白们充分准备面试,顺利踏入职场
本文精选了 30 道初级网络工程师面试题,涵盖 OSI 模型、TCP/IP 协议栈、IP 地址、子网掩码、VLAN、STP、DHCP、DNS、防火墙、NAT、VPN 等基础知识和技术,帮助小白们充分准备面试,顺利踏入职场。
1237 2
|
10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知识分享####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个人和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231 17
|
10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和安全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读者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通过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介绍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
185 10
|
10月前
|
存储 SQL 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及其危害,探讨加密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并强调提高安全意识的必要性。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应对策略,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