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组装式开发
当我们做项目的时候,大部分功能都是重复的,尤其一些定制化saas的APP,提供基础版本后,进行定制修改,但是可能有6,7成的功能是重复的,这样子就造成大量的浪费,如果我们像一个组装积木一样,对公共模块以及定制模块进行组装,这样子来提高人效,于是引入了组件化开发。
什么是组件化开发
正常的项目如下图,一个APP,包含了多个业务模块,多个功能模块再去调用底层的Library库,在这种情况下,业务之间相互依赖并且相互调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存在多个业务模块,导致编译速度缓慢。
其实对于大模块下是可以拆分出不同的小模块,组件化的思想也就由此而来,我们可以把一个APP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功能块。
组件化的方向就是由一个项目工程拆分成若干个模块工程,由App主工程提供统一的入口,每个业务独立的模块共享项目的Common依赖库。每个模块完成属于自己这部分独立的功能,并且也提供了不同的团队独立并行开发不同的模块的解决方案。
如何实现组件化
组件化开发的第一步就是分层,分出公共的库提供各个组件公共调用,公共库是一个特殊的组件库,它是项目中最底层的组件,基本上所有的其他组件都会依赖公共库 组件,公共库 中放项目中所有弱业务逻辑的代码和解决循环依赖的代码和资源。
到这里,一个基本的组件化开发结构就差不多,但是这个结构可以继续细化。上述的模块如果在使用中,会经常遇到一个问题,不同模块之间也会存在自定义view、布局文件或者资源文件等重复性,但是这些如果放在系统层的依赖库中,又会破坏系统层的通用性。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公共组件来专门提供上层业务逻辑模块的公共资源,比如所有的功能模块都需要登录,我们就可以将其放入公共组件中,这也能很好的保证APP的UI统一性,那么就组成了下面的模块化分层
如何进行不同Module的组装,核心是Module的切换,在集成打包的时候,所有的业务的module组成一个APP进行发布,但是在开发阶段,业务的module自身就是一个Application。
如何切换module的模式呢 ?
我们需要定义一个Boolean变量作为开关。根据开关分别设置module的模式,如下
if (isModule) {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 else {
apply plugin: 'com.android.library'
}
组件间通信问题
页面跳转统一采用路由;在平常的Android开发中,页面的跳转我们使用Intent进行跳转,但是由于组件化之后,各个组件在开发阶段已经不能相互依赖,那么也就是至少不能使用显式Intent进行Activity的跳转,于是在这里引入了路由。
组件化之后,所有页面跳转都必须采用路由来实现。我们可以自己定义,当然也可以使用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方案,比如阿里的Arouter或者美团的WMRouter
路由需要定义URI,一个基本的URI如下:iwhalecloud://www.baidu.com/webview?url=*
包含了scheme,host,path,query。scheme这里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定义,比如这里的项目的scheme就定义为iwhalecloud,scheme跟host在同个项目中,都可以定义相同的值。我们真正使用到的是path以及query,path定义不同的页面,比如path=webview就代表webview页面,query带入传递的参数。当然,这只是在uri中带入参数,实际上路由也有类似post的方式带入比较复杂并且数据量大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