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弹性负载均衡的原理
弹性负载均衡是将访问流量根据分配策略分发到后端多台服务器的流量分发控制服务。弹性负载均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弹性负载均衡的原理如图1所示。弹性负载均衡将访问流量分发到后端3台应用服务器,每个应用服务器只需分担三分之一的访问请求。同时,结合健康检查功能,流量只分发到后端正常工作的服务器,从而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2、弹性负载均衡的组件
弹性负载均衡服务主要由负载均衡器、监听器和后端服务器3部分组成。弹性负载均衡的组件构成如图2所示。
1●负载均衡器
负载均衡器是指用户创建的承载业务的负载均衡服务实体。创建负载均衡器后,用户还需要在负载均衡器中添加监听器和后端服务器,然后才能使用负载均衡服务提供的功能。负载均衡器主要用来接收来自客户端的传入流量,并将请求转发到一个或多个可用区中的后端服务器。
负载均衡器分为公网负载均衡器和私网负载均衡器。
(1) 公网负载均衡器接收公网的访问请求,然后向绑定了监听器的后端服务器分发这些请求。在创建公网负载均衡器时,需要为负载均衡器创建弹性IP(EIP)或者绑定已有的EIP。公网负载均衡器支持接收来自公网的TCP、UDP、HTTP和HTTPS等请求转发,同时支持会话保持、健康检查和访问控制等所有负载均衡提供的功能。
(2) 私网负载均衡器由于没有公网域名和EIP,所以只能在VPC内部被访问,不能被Internet的公网用户访问。私网负载均衡器通过对应的私有IP将来自同一个VPC内的访问请求分发到后端服务器上。
私网负载均衡器使用私有IP地址将访问请求分发到后端ECS实例上,通常用于内部服务集群。例如,某业务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开部署,Web服务器需要对公网用户提供访问,后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只能通过内网进行访问。该场景可以同时使用公网负载均衡器和私网负载均衡器,将Web服务器连接至公网负载均衡器,将相应的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至私网负载均衡器。公网负载均衡器接收来自公网的请求并分发至后端Web服务器,处理后将对数据库的请求发送到私网负载均衡器,再由私网负载均衡器转发请求至数据库服务器。
2●监听器
创建负载均衡器后,需要为负载均衡器配置监听器。监听器负责监听负载均衡器上的请求,根据配置流量分配策略,分发流量到后端服务器处理。用户可以向弹性负载均衡器添加一个或多个监听器。监听器使用用户所配置的协议和端口检查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根据用户自定义的分配策略将请求转发到一个后端服务器组里的后端服务器。
3●后端服务器
负载均衡器会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器处理。例如,用户可以添加ECS实例作为负载均衡器的后端服务器,监听器使用特定的协议和端口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然后根据预先定义的分配算法和策略将用户的请求转发到后端服务器组里的后端服务器上。后端服务器组是指把具有相同特性的后端服务器放在一个组,负载均衡实例进行流量分发时,流量分配策略以后端服务器组为单位生效。
新添加后端服务器后,若健康检查开启,负载均衡器会向后端服务器发送请求以检测其运行状态。若其响应正常,则直接上线;若响应异常,则开启健康检查机制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正常后再上线。用户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负载均衡器的后端服务器数量,保证应用业务稳定和可靠,屏蔽单点故障,也可以在负载均衡器所在地域内的可用区中,绑定后端服务器实例,并且确保至少有一台后端服务器正常运行。
3、弹性负载均衡的类型
弹性负载均衡有3种不同的负载均衡,分别是经典型负载均衡、共享型负载均衡和独享型负载均衡。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负载均衡器类型。
1●共享型负载均衡
共享型负载均衡适用于访问量较大的Web业务,提供基于域名和URL的路由均衡能力,实现更加灵活的业务需求。共享型负载均衡实例资源共享,实例的性能会受其他实例的影响。
2●独享型负载均衡
独享型负载均衡适用于负载均衡性能规格要求较高的场景,该类型支持按照并发最大连接数、每秒新建连接数、每秒带宽等不同性能规格的定制要求。其实例具有资源独享和性能不受其他实例影响的特点,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实例。
3●经典型负载均衡
经典型负载均衡适用于访问量小、应用模型简单的Web业务。与共享负载均衡相比,经典负载均衡的HTTP和HTTPS转发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在转发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也不如共享型负载均衡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