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系统管理与运维 | 数据库进程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Oracle数据库系统管理与运维 | 数据库进程

数据库进程的主要作用是维护数据库的稳定,相当于一个企业中的管理者,具有负责全局统筹的作用。Oracle数据库进程共分为以下3类。

1、User Process(用户进程):在一个数据库用户请求与Oracle服务器连接时启动。

2、Server Process (服务器进程):与Oracle instance(Oracle实例)相连,当用户创建一会话时启动。

3、Background Processes(后台进程):后台进程伴随Oracle实例的启动而启动,它们并不会直接给用户提供服务。


01、用户进程


用户进程指的是用户在运行程序或者Oracle工具时,需要通过建立用户进程和Oracle实例进行通信。常说的Connection(连接)就是用户进程和Oracle实例间建立的一个通信通道。Oracle的连接允许一个用户同时多次连接到同一个数据库实例。常说的Session(会话)是用户在和Oracle服务器连接成功后,并通过了Oracle的身份验证后,用户会和Oracle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会话。同时,同一个用户可以并发地和数据库建立多个会话。用户进程示例如图2-8所示。

image.png


要了解用户进程相关信息,可以使用动态性能视图(v$session)。它主要提供数据库连接的信息,主要是客户端的信息,观察该动态视图结构,了解其主要的属性列。

● machine:在哪台机器上。

● terminal:使用什么终端。

● osuser:操作系统用户是谁。

● program:通过什么客户端程序,比如SQL PLUS。

● process:操作系统分配给SQL PLUS的进程号。

● taddr :是否执行事务处理中。


当然,v$session也有一些是服务器端的信息:

● paddr:即v$process中的服务器进程的addr。

● server:服务器是专有服务器还是共享服务器。


02、服务器进程


服务器进程主要用来分析和执行SQL语句,当所需的数据不在SGA内存中时,就要执行从磁盘数据文件复制到SGA的共享数据缓冲区等工作。


用户进程与服务进程的关系图,如图2-9所示。

image.png


Oracle提供了相应的视图v$process,用来监视整个数据库的进程情况。该动态视图中的常用属性列如下所述。

● addr:可以和v$session的paddr字段关联。

● pid :Oracle进程标志。

● spid=:操作系统进程标志。

● pname=:进程的名称(从中可以看到前台和后台进程)。

● username:运行此进程的操作系统的用户名称。

● terminal:终端名称类似于v$session。

● program:程序的名称。

● background:1代表后台进程,NULL代表正常服务器进程。


03、后台进程


后台进程是在Oracle实例启动时建立的,用于优化性能和协调多用户连接通信的工作。常用的Oracle后台进程,可以通过数据字典V$bgprocess和V$process查询。


后台进程中有5个重要也是必须执行的后台进程,当数据库启动后,这5个进程自动于后台开始执行,下面详细介绍。


1.数据库写进程


数据库的典型操作就是大规模的I/O,为了提高Oracle系统的效率,就要减少执行I/O的次数,这也是Oracle引入数据库写(Database Writer,DBWn)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DBWn进程的工作原理如图2-10所示。

image.png


DBWn进程负责将数据库高速缓冲区中脏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到数据文件上,为了提高效率,DBWn进程并不是数据库高速缓冲区中的数据一有变化就写数据文件,而是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才依次写一大批内存数据块到数据文件上。


这就是DBWn进程的触发时机,具体DBWn进程触发时机,可以归纳如下。

(1)发生检查点进程(CKPT)时,触发DBWn进程。

(2)如果脏数据块的总数超过一定限度,也将触发DBWn进程。

(3)服务进程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找到空闲块,触发DBWn进程。

(4)每3s自动唤醒一次DBWn进程。


Oracle通常使用db_writer_process定义DBWn进程的数量,如果在Oracle实例启动时没有说明DBWn进程的个数,Oracle将根据CPU的数量决定参数的设置。执行下面的查询,可以显示写进程的个数。

SQL> show parameter db_writer_process;
NAME TYPE VALUE
------------------------------------ ----------- --------
db_writer_processes integer 1

2.检查点进程

Oracle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维护数据库的一致性,引入了一个称为检查点(Check point Process,CKPT)进程。CKPT进程负责发起检查点信号。检查点可以强制DBWn进程写入缓冲区并更新控制文件。

CKPT进程职责可以细化如下所述:

(1)用检查点信息修改数据文件头,改写新的SCN。

(2)用检查点信息修改控制文件,改写最新的SCN。

(3)在检查点时调用DBWn,通知其将缓存中的脏数据写入磁盘。


检查点进程原理如图2-11所示。

image.png


CKPT进程触发时机可以归纳如下所述。

(1)用户进程任意的事务提交、任何的DDL与DCL都触发CKPT进程。

(2)日志切换的时候触发CKPT进程。


若要手动设置检查点,则执行如下代码。

SQL> alter system checkpoint;
系统已更改。

3.日志写进程

日志写(Log write,LGWR)进程也是一种后台进程,主要负责将日志缓冲内容写到磁盘的在线重做日志文件或重做日志文件组中。


LGWR进程工作原理如图2-12所示。

image.png

LGWR进程触发条件可以归纳如下。

(1)用户发出commit命令,就触发LGWR进程。

(2)每3s定时唤醒LGWR进程。

(3)日志缓冲区log buffer超过1/3,或日志数量超过1M,触发LGWR进程。

(4)DBWn进程触发:DBWn试图将脏数据块写入磁盘,并检测他的相关redo记录是否写入联机日志文件,如果没有,就通知LGWR进程;

注意:在 Oracle中是提前写机制(WriteAhead),即redo记录须先于数据记录被写入磁盘。

(5)联机日志文件切换也将触发LGWR进程。


4.系统监控进程

对于Oracle数据库来说。系统监控(System Monitor,SMON)进程负责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数据库的安全与数据库的性能却有着很关键的作用。

SMON进程的主要职责可以归纳如下所述。

(1)负责Oracle实例恢复,前滚(Roll Forward)恢复到Oracle实例关闭的状态,使用最后一次检查点后的日志进程重做。这时包括提交和未提交的事务。打开数据库,进行回滚(Roll Back),即回滚未提交的事务。

(2)负责清理临时段,以释放空间。


SMON进程的工作原理如图2-13所示。

image.png

SMON 进程的触发条件有定期被唤醒和被其他事务主动唤醒两个。


5.进程监控进程


进程监视(Process Monitor,PMON)进程主要用来监视服务器进程。当某个进程崩溃时,PMON将负责它的清理工作,主要包括:

(1)回滚用户当前的事物。

(2)释放用户占用的锁。

(3)释放用户所有的其他资源等。


PMON进程的工作原理如图2-14所示。

image.png

PMON进程的触发条件有定期被唤醒和被其他事务主动唤醒两个。


6.其他进程

以上5个后台进程都是必须的,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停止,Oracle实例将会自动关闭,在可选后台进程中还有其他进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归档日志进程。

(1)归档日志进程(Archive Log,ARCn)

ARCn进程职责是发生日志切换时把写满的联机日志文件复制到归档目录中。写日志写到需要覆盖重写的时候,触发ARCn进程去转移日志文件,进行复制后形成归档日志文件,以免日志丢失。ARCn进程会在日志切换时被LGWR程唤醒。

ARCn进程工作原理如图2-15所示。

image.png

(2)RECO:恢复进程,维护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下的一致性。

(3)LCKn:锁进程,用于多个Oracle实例之间的封锁。

(4)Dnnn:调度进程,用于多线程服务器模式下。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目录
打赏
0
0
0
0
1035
分享
相关文章
数据库运维:mysql 数据库迁移方法-mysqldump
本文介绍了MySQL数据库迁移的方法与技巧,重点探讨了数据量大小对迁移方式的影响。对于10GB以下的小型数据库,推荐使用mysqldump进行逻辑导出和source导入;10GB以上可考虑mydumper与myloader工具;100GB以上则建议物理迁移。文中还提供了统计数据库及表空间大小的SQL语句,并讲解了如何使用mysqldump导出存储过程、函数和数据结构。通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工具与方法,可实现高效的数据迁移。
212 1
一文拆解 YashanDB Cloud Manager,数据库运维原来还能这么“智能”!
传统数据库运维依赖人工,耗时耗力还易出错。YashanDB Cloud Manager(YCM)作为“智能运维管家”,实现主动、智能、可视化的运维体验。它提供实时资源监控、智能告警系统、自动巡检机制、高可用架构支持和强大的权限管理功能,帮助用户统一管理多实例与集群,减少人工干预,构建现代化数据库运维体系,让企业高效又安心地运行数据库服务。
深度学习在数据库运维中的作用与实现
深度学习在数据库运维中的作用与实现
149 14
基于进程热点分析与系统资源优化的智能运维实践
智能服务器管理平台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助力高效操作系统管理。核心功能包括运维监控、智能助手和扩展插件管理,支持系统健康监控、故障诊断等,确保集群稳定运行。首次使用需激活服务并安装管控组件。平台还提供进程热点追踪、性能观测与优化建议,帮助开发人员快速识别和解决性能瓶颈。定期分析和多维度监控可提前预警潜在问题,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183 17
数据库自治服务DAS:云数据库高效运维的最佳拍档
数据库自治服务DAS是阿里云推出的高效运维解决方案,旨在简化复杂数据库管理。DAS基于机器学习和专家经验,提供自修复、自防护、自优化功能,涵盖多源数据库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及端到端运维能力。其企业版引入AI技术,实现智能诊断与优化,显著提升数据库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通过自动化处理常见问题,如SQL优化、容量规划等,DAS大幅降低人工干预需求,缩短故障恢复时间,助力企业实现高效、智能化的数据库运维管理。
223 2
|
7月前
|
从建模到运维:联犀如何完美融入时序数据库 TDengine 实现物联网数据流畅管理
本篇文章是“2024,我想和 TDengine 谈谈”征文活动的三等奖作品。文章从一个具体的业务场景出发,分析了企业在面对海量时序数据时的挑战,并提出了利用 TDengine 高效处理和存储数据的方法,帮助企业解决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等方面的痛点。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不仅展示了自己对数据处理技术的理解,还进一步阐释了时序数据库在行业中的潜力与应用价值,为读者提供了很多实际的操作思路和技术选型的参考。
190 1
【运维】如何在Ubuntu中设置一个内存守护进程来确保内存不会溢出
通过设置内存守护进程,可以有效监控和管理系统内存使用情况,防止内存溢出带来的系统崩溃和服务中断。本文介绍了如何在Ubuntu中编写和配置内存守护脚本,并将其设置为systemd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内存使用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采取措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60 4
云原生之运维监控实践:使用 taosKeeper 与 TDinsight 实现对 时序数据库TDengine 服务的监测告警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监控与告警功能的优化对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篇文章是“2024,我想和 TDengine 谈谈”征文活动的三等奖作品之一,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 TDengine、taosKeeper 和 TDinsight 实现对 TDengine 服务的状态监控与告警功能。作者通过容器化安装 TDengine 和 Grafana,演示了如何配置 Grafana 数据源、导入 TDinsight 仪表板、以及如何设置告警规则和通知策略。欢迎大家阅读。
235 0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