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标签用户画像分析跑得快的关键在哪里?

简介: 多标签用户画像分析跑得快的关键在哪里?

用户画像分析需要使用众多标签来描述用户属性,通常有两类标签。一类用户标签的值可能有多个,比如用户学历是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等,年龄段是children、juvenile、youth、middle age、old age,这类标签称为枚举标签。另一类用户标签的值只有两个,比如用户是否注册、是否活跃、是否白领、是否某种促销的目标用户等等,这类标签称为二值标签。

在用户画像分析场景中,往往要对这两类标签的组合条件做过滤计算,例如:查询出中年、大学学历、注册、活跃用户,并且是去年黑五大促的目标用户。

总数据量很巨大时,运算性能的瓶颈常常集中在这个条件过滤上。这些条件非常随意,无法预先计算或指望索引,必须要有高效的硬遍历能力。这时候,对枚举标签和二值标签采用的存储和计算方法就非常关键了。

在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中,枚举标签也就是个普通字段,相应的过滤计算是在WHERE子句中用IN来完成,一般是d IN (d1,…,dn)的形式,即字段 d 取值包含于值集合 {di,..} 时为真。IN计算的性能较差,主要由于其中有太多的比较运算。要判断字段d是否包含在值集合中,如果采用顺序查找,需用d与值集合中的成员做1到n次的比较计算。即使在值集合有序的情况下用二分法查找,也要比较数次。数据量较大时比较次数会非常多,判断IN 的速度就会很慢,而且值集合越大速度越慢。

枚举标签过滤性能优化的关键是消除其中的比较运算。首先,确定 IN 字段(即写成IN条件前面的字段)可能取值的列表。可能值通常不会太多,这个列表也不会太长。然后转换原数据,把 IN 字段值替换为列表中对应记录的序号(位置),另存成一份新数据。

对替换后的新数据做 IN 判断时,先要生成一个与列表等长的布尔值集合,其第 i 个值由列表的第 i 个成员是否在 IN 字段的值集合中决定,在其中就是true,不在就是false。遍历时,用 IN 字段值(列表的序号)去取布尔值集合中的成员,是true就符合过滤条件,否则就不符合。

这种方法本质上是将“集合值比较”转换为“序号引用”,省去了比较计算,性能会大幅提升。而且计算时间和值集合大小无关,不会随着 IN条件中枚举值的增多而增加。

SQL中一般不支持通过序号(位置)直接取集合成员的方法,要用关联表过渡,会导致更复杂的JOIN运算,不能直接实现这种优化方法。

二值标签在数据库中一般用布尔型字段来存储。如果只有几个或几十个,那就简单地把过滤条件写在 WHERE 中就可以了。但标签总数有可能达到成百上千个。很多数据库表不支持这么多字段,还要分成多个表再做 JOIN。在数据量很大时,大表连接的性能非常差。

为了避免大表连接,还可以把几千个布尔字段转列为行,用一个“标签号”字段存储,计算时先分组再过滤、统计。但这个分组结果集很大,需要外存缓存,性能还是很差。

如果用整数的二进制位来存储二值标签(0,1 各代表一个取值),那么 16 位短整数就能存 16 个标签,100 个整型字段就能存 1600 个标签,可以有效减少字段数量,避免大表连接。

但是,很多数据库还不支持这种位相关的计算,也就不能实现这种性能优化方法。

开源数据计算引擎 SPL支持序号引用位式运算,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上述优化方法。相应的SPL代码也很简单,例如原数据表T_ordinary中的字段包括:用户id、枚举标签字段dName(比如年龄段:children、juvenile、youth、middle age、old age)、16个布尔标签字段flag1到flag16,以及金额字段amt。其中,dName的取值范围在选项表dim中。下面的代码可以完成序号引用和位式存储的转换:

A
1 =file("T_ordinary.ctx").open().cursor(id,dName,flag1,flag2,…,flag16,amt)
2 =T("dim.btx")
3 =A1.new(id,dim.pos@b(dName):d,bits(flag1,flag2,…,flag16):b,amt)
4 =file("T.ctx").create(id,d,b,amt)
5 =A4.append(A3)

A3用pos函数将dName的值替换为dim中的序号,存成新字段d。dim预先按照 dName有序,这里用二分法查找速度更快。同时使用 bits 函数把 16 个标签字段转换成一个16位整数字段b。

转换好的表T就可以做高性能的标签过滤和统计了。例如,过滤条件是dName取值在前端传入的集合["middle age","old age"]中,且标签 flag4、flag8 为 1。 完成过滤之后,按照d分组汇总金额和记录数,代码大致是这样的:

A
1 =bits(0,0,0,1,0,0,0,1,0,0,0,0,0,0,0,0)
2 =T("dim.btx").(["middle age","old age"].contain@b(~))
3 =file("T.ctx").open().cursor(amt;A2(d) && and(b,A1)==A1)
4 =A3.groups(d;sum(amt),count(~))

A1用bits函数生成16位小整数,第4、8位值是1,对应标签 flag4、flag8。A2生成布尔值集合。A3利用布尔值集合和小整数做过滤计算。

在使用SPL的虚表后,还可以把这些变换过的字段透明化,直接像普通字段一样使用。比如:基于表T定义虚表T_pseudo后,上述代码大致会变成这样:

A
1 =T_pseudo.select(flag4 && flag8 && ["middle age","old age"].contain@b(dName))
2 =A3.groups(dName;sum(amt),count(~))

flag4、flag8是虚表中定义的位维度字段,对应T表中b字段的第4、8位。dName则是虚表中的枚举维度字段,其值是T表中的d字段序号对应的名称。

有了虚表后,实际的存储和计算方法不变,SPL会自动完成上述算法。而且,过滤条件中可以使用普通的布尔值,结果集中分组值也会变成容易阅读的字符串,不必再做序号和名称的转换。虚表的具体使用方法参见SPL 虚表的数据类型优化

SPL资料

相关文章
|
SQL 数据采集 存储
基于clickhouse做用户画像,标签圈选
基于clickhouse做用户画像,标签圈选
1227 0
基于clickhouse做用户画像,标签圈选
|
6月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分布式数据库
用户画像标签系统体系解释
用户画像标签系统体系解释
334 1
|
6月前
|
搜索推荐
用户画像系列——推荐相关核心标签(偏好类)
用户画像系列——推荐相关核心标签(偏好类)
127 0
|
存储 SQL 搜索推荐
如何构建用户画像,给用户打“标签”?2
如何构建用户画像,给用户打“标签”?2
493 0
如何构建用户画像,给用户打“标签”?2
|
分布式计算 数据可视化 搜索推荐
用户画像分析-21
用户画像分析-21
265 0
用户画像分析-21
|
数据采集 监控 搜索推荐
用户画像分析-17
用户画像分析-17
143 0
|
SQL 分布式计算 搜索推荐
用户画像分析-14
用户画像分析-14
158 0
用户画像分析-14
|
运维 分布式计算 搜索推荐
用户画像分析-15
用户画像分析-15
187 0
用户画像分析-15
|
数据采集 监控 搜索推荐
用户画像分析-16
用户画像分析-16
145 0
|
搜索推荐
用户画像分析-12
用户画像分析-12
129 0
用户画像分析-12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