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T:深度双向预训练语言模型

简介: BERT:深度双向预训练语言模型

论文标题:BERT: Pre-training of Deep 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s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810.04805


一、概述


  1. 简介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通过预训练来学习无标注数据中的深度双向表示,预训练结束后通过添加一个额外的输出层进行微调,最终在多个NLP任务上实现了SOTA。


预训练语言模型在实践中证明对提高很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有效,其中包括句子层级的任务,比如自然语言推断(natural language inference)和复述(paraphrasing),还有token层级的任务,比如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和问答(question answering)。


  1. 预训练模型使用方法


在下游任务中应用预训练语言模型表示的方法有两种:feature-based的方法和fine-tuning的方法。举例来说,ELMo这种预训练语言模型使用feature-based的方法,通过将ELMo的预训练的表示作为额外的特征输入到特定于任务的模型中去;GPT使用fine-tuning的方法,通过引入少量的特定于任务的参数,在下游任务中训练时所有的预训练参数。


  1. 语言模型的单向与双向


截止BERT之前的预训练语言模型都是单向的(unidirectional),包括GPT和ELMo,这样的方法对句子层级的任务不是最优的,而且对于token层级的任务比如问答非常有害。BERT使用masked language model(MLM)的方法来预训练,这种方法能够训练一个双向的(directional)语言模型。除了masked language model的预训练的方法,BERT还使用了next sentence prediction的预训练方法。


  1. BERT的贡献


  • BERT证明了双向预训练的重要性;


  • BERT减少了对精心设计的特定于下游任务中的架构的依赖;


  • BERT在11个下游任务上达到了SOTA。


二、BERT


BERT的使用分为两个阶段:预训练(pre-training)和微调(fine-tuning)。预训练阶段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预训练任务来训练无标注数据。微调阶段模型使用预训练参数初始化,然后使用下游任务(downstream task)的标注数据来微调参数。


BERT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在不同的任务上有统一的架构,使用时只需要在BERT后面接上下游任务的结构即可使用。


  1. 模型架构


U45CVYXMKBZDF`}V){I1MK0.png

对比GPT,BERT使用了双向self-attention架构,而GPT使用的是受限的self-attention, 即限制每个token只能attend到其左边的token。


  1. BERT输入和输出的表示


BERT的输入表示能够是一个句子或者是一个句子对,这是为了让BERT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下游任务。BERT的输入是一个序列,该序列包含一个句子的token或者两个句子结合在一起的token。


具体地,我们会将输入的自然语言句子通过WordPiece embeddings来转化为token序列。这个token序列的开头要加上[CLS]这个特殊的token,最终输出的[CLS]这个token的embedding可以看做句子的embedding,可以使用这个embedding来做分类任务。


由于句子对被pack到了一起,因此我们需要在token序列中区分它们,具体需要两种方式:


①在token序列中两个句子的token之间添加[SEP]这样一个特殊的token;


②我们为每个token添加一个用来学习的embedding来区分token属于句子A还是句子B,这个embedding叫做segment embedding。


具体地,BERT的输入由三部分相加组成:token embeddings、segment embeddings和position embeddings。如下图所示:


3}2DN[I5U[VF0L{(E9[])M1.png

                                         BERT input


  1. BERT的预训练


4WES59(2BM4XL_GV~S_M$WJ.png

                                              pre-training


  • Task 1: Masked LM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深度双向模型比left-to-right模型和left-to-right和right-to-left简单连接的模型的效果更加强大。不幸的是,标准的条件语言模型只能够够left-to-right或者right-to-left地训练,这是因为双向条件会使每个token能够间接地“看到自己”,并且模型能够在多层上下文中简单地预测目标词。


为了能够双向地训练语言模型,BERT的做法是简单地随机mask掉一定比例的输入token(这些token被替换成[MASK]这个特殊token),然后预测这些被遮盖掉的token,这种方法就是Masked LM(MLM),相当于完形填空任务(cloze task)。被mask掉的词将会被输入到一个softmax分类器中,分类器输出的维度对应词典的大小。在预训练时通常为每个序列mask掉15%的token。与降噪自编码器(denoising auto-encoders)相比,我们只预测被mask掉的token,并不重建整个输入。


这种方法允许我们预训练一个双向的语言模型,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了预训练和微调之间的mismatch,这是因为[MASK]这个token不会在微调时出现。为了缓解这一点,我们采取以下做法:在生成训练数据时我们随机选择15%的token进行替换,被选中的token有80%的几率被替换成[MASK],10%的几率被替换成另一个随机的token,10%的几率该token不被改变。然后9YN`_P361__EQ5%RM2J$QU6.png将使用交叉熵损失来预测原来的token。


  • Task 2: 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NSP)


一些重要的NLP任务如Question Answering (QA)或者Natural Language Inference (NLI)需要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通常不会被语言模型直接捕捉到。为了使得模型能够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我们训练了一个二值的Next Sentence Prediction任务,其训练数据可以从任何单语语料库中生成。具体的做法是:当选择句子A和句子B作为训练数据时,句子B有50%的几率的确是句子A的下一句(标签是IsNext),50%的几率是从语料库中随机选择的句子(标签是NotNext)。[CLS]对应的最后一个隐层输出向量被用来训练NSP任务,这个embedding就相当于sentence embedding。虽然这个预训练任务很简单,但是事实上在微调时其在QA和NLI任务上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在前人的工作中,只有sentence embedding被迁移到下游任务中,而BERT会迁移所有的参数来初始化下游任务模型。


  1. BERT的微调


Transformer的self-attention机制允许BERT建模多种下游任务。对于包含句子对的任务,通常的做法是先独立地对句子对中的句子进行编码,然后再应用双向交叉注意(bidirectional cross attention)。而BERT使用self-attention机制统一了这两个过程,这是因为对拼接起来的句子对进行self-attention有效地包含了两个句子之间的双向交叉注意(bidirectional cross attention)。


对于每个任务来说,我们只需要将任务特定的输入输出插入到BERT中然后端到端地微调即可。举例子来说,BERT的预训练输入句子A和句子B在微调时可以类比为:


①paraphrasing任务中的句子对;


②entailment任务中的hypothesis-premise对;


③question answering任务中的question-passage对;


④text classification或者sequence tagging任务中的text-∅对(也就是只输入一个text,不必一定需要两个句子)。


对于BERT的输出,对于一些token-level的任务,BERT的token表示将被输入到一个输出层,比如sequence tagging或者question answering任务;对于entailment或者sentiment analysis这样的任务,可以将[CLS]对应的表示输入到一个输出层。


三、实验


  1. GLUE

63BJ~}XOKF3[_~4_}A)J{2Y.png

                                                    GLUE


  1. SQuAD v1.1


JVCVTA)PF@`R(A)~B{2N4[N.png

                                                  SQuAD v1.1


  1. SQuAD v2.0


]KLP}8B[VQHX2ZI$ZH~%5A7.png

                                       SQuAD v2.0


  1. SWAG


微调时我们为BERT构建4个输入序列,每一个是所给的句子(句子A)和一个可能的延续(句子B)。然后引入一个向量,该向量和每一个输入对应的[CLS]的embedding的点积再通过一个6K3AJ(USZ6647HG~ZYT{VNS.png层来得到每个选择的得分。下图展示了BERT在SWAG上的效果:


E60BT[7]Y3~E23)8O%{HMK2.png

                                     SWAG

相关文章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大型语言模型:SBERT — 句子BERT
大型语言模型:SBERT — 句子BERT
109 0
Coggle 30 Days of ML(23年7月)任务十:使用Bert在比赛数据集中完成预训练
Coggle 30 Days of ML(23年7月)任务十:使用Bert在比赛数据集中完成预训练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挖掘
预训练语言模型中Transfomer模型、自监督学习、BERT模型概述(图文解释)
预训练语言模型中Transfomer模型、自监督学习、BERT模型概述(图文解释)
70 0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的预训练[1]:基本概念原理、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Transformer模型原理详解、Bert模型原理介绍
大语言模型的预训练[1]:基本概念原理、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Transformer模型原理详解、Bert模型原理介绍
大语言模型的预训练[1]:基本概念原理、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Transformer模型原理详解、Bert模型原理介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缓存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进阶篇-预训练模型[3]:XLNet、BERT、GPT,ELMO的区别优缺点,模型框架、一些Trick、Transformer Encoder等原理详解
深度学习进阶篇-预训练模型[3]:XLNet、BERT、GPT,ELMO的区别优缺点,模型框架、一些Trick、Transformer Encoder等原理详解
深度学习进阶篇-预训练模型[3]:XLNet、BERT、GPT,ELMO的区别优缺点,模型框架、一些Trick、Transformer Encoder等原理详解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从BERT到ChatGPT,百页综述梳理预训练大模型演变史(2)
从BERT到ChatGPT,百页综述梳理预训练大模型演变史
297 0
|
人工智能
从BERT到ChatGPT,百页综述梳理预训练大模型演变史(1)
从BERT到ChatGPT,百页综述梳理预训练大模型演变史
181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SparK项目原作解读:卷积模型的首个BERT预训练
SparK项目原作解读:卷积模型的首个BERT预训练
199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资源调度
预训练无需注意力,扩展到4096个token不成问题,与BERT相当
预训练无需注意力,扩展到4096个token不成问题,与BERT相当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从BERT到ChatGPT,北航等9大顶尖研究机构全面综述:那些年一起追过的「预训练基础模型」
从BERT到ChatGPT,北航等9大顶尖研究机构全面综述:那些年一起追过的「预训练基础模型」
15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