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简介: 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之间可以互换。策略模式使这些算法在客户端调用它们的时候能够互不影响地变化。(Java的TreeSet集合中,构造方法可传入具体的比较器对象以实现不同的排序算法。就是利用的策略模式)策略模式的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 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使用策略模式可以把行为和环境分割开来。

角色


  • 抽象策略角色:策略类,通常由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实现。


  • 具体策略角色:包装了相关的算法和行为。


  • 环境角色: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的。通过环境角色指定策略。


场景假设


模 拟 鸭 子 游 戏 :SimUDuck。游戏中会出现各种鸭子,一边游泳戏水,一边呱

呱叫。不同的鸭子有不同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把鸭子会不会飞,怎么飞的行为定义为抽象策略角色,鸭子叫行为也定义成一种策略,因为叫法不同。


分开变与不变


把会变化的部分取出并封装起来,以便以后可以轻易地改动或扩充此部分,而不影响不需要变化的其他部分。


我们先抽象一个Duck类,鸭子有 fly() 和 quack() ,但是会随着鸭子的不同而改变,所以我们要抽出来,将他们定义为变的部分涉及成策略,Duck 类持有对应策略的引用,通过组合的方式实现。


image.png


设计类图


image.png


最后我们整合鸭子的行为,分别将鸭子的飞行与嘎嘎叫的动作 "委托"(delagate)别人处理,而不是定义在Duck类中。


我们用两个相似的方法performFly()和performQuack()取代鸭子类中的fly()与quack()。


代码实现


定义 Duck 抽象类,所有的鸭子都继承。通过组合代理的模式实现飞行与嘎嘎叫的功能,持有策略类(飞行,呱呱叫)的引用。


提供set方法指定不同的策略,然后通过 performFly 与 performQuack 委托对应的策略实现。


环境角色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 {
    FlyBehavior flyBehavior;
    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public void performFly() {
        flyBehavior.fly();
    }
    public void performQuack() {
        quackBehavior.quack();
    }
    /**
     * 展示鸭子
     */
    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
    public void setFlyBehavior(FlyBehavior flyBehavior) {
        this.flyBehavior = flyBehavior;
    }
    public void setQuackBehavior(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
        this.quackBehavior = quackBehavior;
    }
}


定义野鸭子:会飞,呱呱叫。


public class MallardDuck extends Du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一只野鸭子");
    }
}


定义模型鸭子:不会飞也不会叫。


public class ModelDuck extends Du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一只模型鸭子");
    }
}


策略抽象角色 FlyBehavior 、QuackBehavior


叫声抽象策略


public interface QuackBehavior {
    void quack();
}

飞行抽象策略

public interface FlyBehavior {
    void fly();
}


策略具体角色


实现抽象策略,规定算法逻辑。


  • 不会飞的策略


public class FlyNoWay implements Fly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老司机带带我,我不会飞");
    }
}


  • 会飞的策略


public class FlyWithWings implements Fly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我会飞行,一冲云霄");
    }
}


  • 叫声策略呱呱叫实现


public class Quac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quack() {
        System.out.println("呱呱叫");
    }
}


  • 叫声策略: 不会叫策略


public class MuteQuac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quack() {
        System.out.println("我不会叫");
    }
}


生成不同的鸭子


  • 会叫的野鸭子


public class MallardDuck extends Du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一只野鸭子");
    }
}


  • 不会叫的模型鸭子


public class ModelDuck extends Du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一只模型鸭子");
    }
}


定义显示屏展示鸭子


public class MiniDuckSimula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不会叫不会飞的鸭子
        FlyBehavior flyBehavior = new FlyNoWay();
        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 new MuteQuack();
        Duck modelDuck = new ModelDuck();
        //这里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行为实现类就会执行不同的策略
        modelDuck.setFlyBehavior(flyBehavior);
        modelDuck.setQuackBehavior(quackBehavior);
        modelDuck.display();
        modelDuck.performFly();
        modelDuck.performQuack();
        System.out.println("-------------------");
        // 定义会叫会飞的鸭子
        FlyBehavior flyWithWings = new FlyWithWings();
        QuackBehavior quack = new Quack();
        Duck mallardDuck = new MallardDuck();
        mallardDuck.setFlyBehavior(flyWithWings);
        mallardDuck.setQuackBehavior(quack);
        mallardDuck.display();
        mallardDuck.performFly();
        mallardDuck.performQuack();
    }
}


其实就是将将不同的算法抽象,通过上下文切换策略实现不同行为。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使用策略模式代替很多的if else 判断执行不同的算逻辑?这里留给读者去发现使用场景。

相关文章
|
5天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多设计模式的状态扭转设计:策略模式与责任链模式的实战应用
接下来,我会结合实战案例,聊聊如何用「策略模式 + 责任链模式」构建灵活可扩展的状态引擎,让抽奖系统的状态管理从「混乱战场」变成「有序流水线」。
|
4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Java
设计模式觉醒系列(04)策略模式|简单工厂模式的升级版
本文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与策略模式的概念及其融合实践。简单工厂模式用于对象创建,通过隐藏实现细节简化代码;策略模式关注行为封装与切换,支持动态替换算法,增强灵活性。两者结合形成“策略工厂”,既简化对象创建又保持低耦合。文章通过支付案例演示了模式的应用,并强调实际开发中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避免生搬硬套。最后推荐了JVM调优、并发编程等技术专题,助力开发者提升技能。
|
4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搜索推荐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策略模式(Strategy)
一、入门 什么是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或行为。它将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类中,使得它们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客户端代码。 为什么需要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算法
104 14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Kotlin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129 4
|
7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开发者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定义一系列可替换的算法或行为,并将它们封装成独立的类。通过上下文持有策略对象,在运行时动态切换算法,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适用于需要动态切换算法、避免条件语句、经常扩展算法或保持算法独立性的场景。优点包括符合开闭原则、运行时切换算法、解耦上下文与策略实现、减少条件判断;缺点是增加类数量和策略切换成本。示例中通过定义抽象策略接口和具体策略类,结合上下文类实现动态算法选择。
231 8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
9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缓存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旨在将多分支复杂逻辑解耦。每个分支类只关心自身实现,无需处理策略切换。它避免了大量if-else或switch-case代码,符合开闭原则。常见应用场景包括表单验证、风格切换和缓存调度等。通过定义接口和上下文类,策略模式实现了灵活的逻辑分离与扩展。例如,在国际化需求中,可根据语言切换不同的词条包,使代码更加简洁优雅。总结来说,策略模式简化了多条件判断,提升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Kotlin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98 1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JavaScript设计模式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涵盖单例、工厂、观察者、装饰器和策略模式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Script设计模式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涵盖单例、工厂、观察者、装饰器和策略模式,结合电商网站案例,展示了设计模式如何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扩展性和可读性,强调了其在前端开发中的重要性。
134 2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Kotlin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96 2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Kotlin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本教程详细讲解Kotlin语法,适合深入学习。快速入门可参考“简洁”系列教程。本文通过游泳运动员的案例,介绍策略模式及其在Kotlin中的改良应用,利用高阶函数简化代码结构,提高灵活性。
1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