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11_System.gc、内存溢出、内存泄漏、STW、安全点、安全区域、强软弱虚引用(五)

简介: ⑨. 引用①. 强引用:不回收②. 软引用: 内存不足即回收

⑨. 引用


①. 我们希望能描述这样一类对象: 当内存空间还足够时,则能保留在内存中;如果内存空间在进行垃圾收集后还是很紧张,则可以抛弃这些对象。 -【既偏门又非常高频的面试题】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有什么区别?具体使用.场景是什么?


②. 在JDK 1.2版之后,Java对引用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将引用分为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软引用(Soft Reference) 、弱引用(Weak Reference) 和虚引用(Phantom Reference) 4种,这4种引用强度依次逐渐减弱


③. 除强引用外,其他3种引用均可以在java.lang.ref包中找到它们的身影。如下图,显示了这3种引用类型对应的类,开发人员可以在应用程序中直接使用它们。


微信图片_20220106155905.png


④. Reference子类中只有终结器引用是包内可见的,其他3种引用类型均为public,可以在应用程序中直接使用


⑤. 简单介绍下强软弱虚引用


强引用(StrongReference)I :最传统的“引用”的定义,是指在程序代码之中普遍存在的引用赋值,即类似“0bject obj=new object( )”这种引用关系。 无论任何情况下,只要强引用关系还存在,垃圾收集器就永远不会回收掉被引用的对象


软引用(SoftReference) :在系统将要发生内存溢出之前,将会把这些对象列入回收范围之中进行第二次回收。如果这次回收后还没有足够的内存,才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 内存不足即回收


弱引用(WeakReference) :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只能生存到下一次垃圾收集之前。当垃圾收集器工作时,无论内存空间是否足够,都会回收掉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 发现即回收


虚引用(PhantomReference) :一个对象是否有虛引用的存在,完全不会对其生存时 间构成影响,也无法通过虚引用来获得一个对象的实例。 为一个对象设置虛引用关联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在这个对象被收集器回收时收到一个系统通知(回收跟踪)


微信图片_20220106155937.png


①. 强引用:不回收


在Java程序中,最常见的引用类型是强引用(普通系统99%以上都是强引用),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普通对象引用,也是默认的引用类型。


当在Java语言中使用new操作符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并将其赋值给一个变量的时候,这个变量就成为指向该对象的一个强引用。


强引用的对象是可触及的,垃圾收集器就永远不会回收掉被引用的对象。


对于一个普通的对象,如果没有其他的引用关系,只要超过了引用的作用域或者显式地将相应(强)引用赋值为null,就是可以当做垃圾被收集了,当然具体回收时机还是要看垃圾收集策略。


相对的,软引用、 弱引用和虚引用的对象是软可触及、弱可触及和虛可触及的,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被回收的。所以,强引用是造成Java内存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 软引用: 内存不足即回收


①. 软引用是用来描述一 些还有用,但非必需的对象。只被软引用关联着的对象,在系统将要发生内存溢出异常前,会把这些对象列进回收范围之中进行第二次回收,如果这次回收还没有足够的内存,才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

注意:一次回收是回收强引用中没有引用的对象


②. 软引用通常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缓存。比如:高速缓存就有用到软引用。如果还有空闲内存,就可以暂时保留缓存,当内存不足时清理掉,这样就保证了使用缓存的同时,不会耗尽内存


③. 类似弱引用,只不过Java虚拟机会尽量让软引用的存活时间长一些,迫不得.已才清理


④. 软引用:


  1. 当内存足够: 不会回收软用的可达对象


  1. 当内存不够时: 会回收软引用的可达对象


⑤. 在JDK 1. 2版之后提供了java.lang.ref.SoftReference类来实现软引用。


  Object obj = new object(); //声明强引用
  SoftReference<0bject> sf = new SoftReference<0bject>(obj);
  obj = null; //销毁强引用


⑥. 测试代码


/**
 * 软引用的测试:内存不足即回收
 * -Xms10m -Xmx10m -XX:+PrintGCDetails
 */
public class SoftReferenceTest {
    public static class User {
        public User(int id, String name)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id;
        public String name;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对象,建立软引用
//        SoftReference<User> userSoftRef = new SoftReference<User>(new User(1, "songhk"));
        //上面的一行代码,等价于如下的三行代码
        User u1 = new User(1,"songhk");
        SoftReference<User> userSoftRef = new SoftReference<User>(u1);
        u1 = null;//取消强引用
        //从软引用中重新获得强引用对象
        System.out.println(userSoftRef.get());
        System.gc();
        System.out.println("After GC:");
//        //垃圾回收之后获得软引用中的对象
        System.out.println(userSoftRef.get());//由于堆空间内存足够,所有不会回收软引用的可达对象。
//
        try {
            //让系统认为内存资源紧张、不够
//            byte[] b = new byte[1024 * 1024 * 7];
            byte[] b = new byte[1024 * 7168 - 399 * 1024];//恰好能放下数组又放不下u1的内存分配大小 不会报OOM
        } catch (Throwable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再次从软引用中获取数据
            System.out.println(userSoftRef.get());//在报OOM之前,垃圾回收器会回收软引用的可达对象。
        }
    }
}
相关文章
|
5月前
|
Arthas 存储 算法
深入理解JVM,包含字节码文件,内存结构,垃圾回收,类的声明周期,类加载器
JVM全称是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JVM作用:本质上是一个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职责是运行Java字节码文件,编译为机器码交由计算机运行类的生命周期概述:类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个类加载,使用,卸载的整个过类的生命周期阶段:类的声明周期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加载->连接->初始化->使用->卸载,其中连接中分为三个小阶段验证->准备->解析类加载器的定义:JVM提供类加载器给Java程序去获取类和接口字节码数据类加载器的作用:类加载器接受字节码文件。
532 55
|
9天前
|
存储 缓存 Java
我们来说一说 JVM 的内存模型
我是小假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 ~
|
16天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深入理解JVM《JVM内存区域详解 - 世界的基石》
Java代码从编译到执行需经javac编译为.class字节码,再由JVM加载运行。JVM内存分为线程私有(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和线程共享(堆、方法区)区域,其中堆是GC主战场,方法区在JDK 8+演变为使用本地内存的元空间,直接内存则用于提升NIO性能,但可能引发OOM。
|
6月前
|
Arthas 监控 Java
Arthas memory(查看 JVM 内存信息)
Arthas memory(查看 JVM 内存信息)
518 6
|
9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监控
快速定位并优化CPU 与 JVM 内存性能瓶颈
本文介绍了 Java 应用常见的 CPU & JVM 内存热点原因及优化思路。
956 166
|
7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JVM简介—1.Java内存区域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定义、类型(如程序计数器、Java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Java堆、方法区和直接内存)及其作用。文中还探讨了各版本内存区域的变化、直接内存的使用、从线程角度分析Java内存区域、堆与栈的区别、对象创建步骤、对象内存布局及访问定位,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常见内存溢出问题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这些内容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Java内存管理机制,优化应用程序性能并解决潜在的内存问题。
335 29
JVM简介—1.Java内存区域
|
7月前
|
缓存 监控 算法
JVM简介—2.垃圾回收器和内存分配策略
本文介绍了Java垃圾回收机制的多个方面,包括垃圾回收概述、对象存活判断、引用类型介绍、垃圾收集算法、垃圾收集器设计、具体垃圾回收器详情、Stop The World现象、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新生代配置演示、内存泄漏和溢出问题以及JDK提供的相关工具。
JVM简介—2.垃圾回收器和内存分配策略
|
7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监控
如何快速定位并优化CPU 与 JVM 内存性能瓶颈?
如何快速定位并优化CPU 与 JVM 内存性能瓶颈?
191 0
如何快速定位并优化CPU 与 JVM 内存性能瓶颈?
|
8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JVM: 内存、类与垃圾
分代收集算法将内存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分别使用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新生代对象使用复制算法,老年代对象使用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
109 6
|
10月前
|
存储 Java 程序员
【JVM】——JVM运行机制、类加载机制、内存划分
JVM运行机制,堆栈,程序计数器,元数据区,JVM加载机制,双亲委派模型
27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