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 vs RocketMQ——单机系统可靠性

本文涉及的产品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引言 前几期的评测中,我们对比了Kafka和RocketMQ的吞吐量和稳定性,本期我们要引入一个新的评测标准——软件可靠性。 何为“可靠性”? 先看下面这种情况:有A,B两辆越野汽车,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均能很好应对泥泞的路况。当一同开去穿越西藏,A车会因为西藏本地的汽油不达标,导致油路受阻无

引言

前几期的评测中,我们对比了Kafka和RocketMQ的吞吐量和稳定性,本期我们要引入一个新的评测标准——软件可靠性。

  • 何为“可靠性”

先看下面这种情况:有A,B两辆越野汽车,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均能很好应对泥泞的路况。当一同开去穿越西藏,A车会因为西藏本地的汽油不达标,导致油路受阻无法点火,而B车顺利完成了穿越。因此我们说,B车的可靠性比A车高。

  • 何为“软件可靠性”

“软件的可靠性”就是考察软件在各种异常突发的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常见的软件异常有:磁盘损坏、进程意外退出、宿主机宕机等情况。

  • 何为“消息中间件的可靠性”

对于消息中间件来说,“可靠性”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消息数据不丢失。此外,消息不重投、服务一主多备等特性也可以用来评估可靠性。

那么Kafka和RocketMQ(以下简称RMQ)在可靠性上孰优孰劣呢?和我们走进本期的测试比拼吧!

测试目的

在消息收发的过程中,分别模拟Broker服务进程被Kill、物理机器掉电的异常场景,多次实验,查看极端情况下消息系统的可靠性。

测试场景

以下场景使用多个发送端向一个Topic发送消息,发送方式为同步发送,分区数为8,只启动一个订阅者。

场景1. 模拟进程退出

在消息收发过程中,利用Kill -9 命令使Broker进程终止,然后重新启动,得到可靠性数据如下:

screenshot
注:以上测试场景中Kafka的异步刷盘间隔为1秒钟,同步发送需设置request.required.acks=1,否则会出现消息丢失。

在Broker进程被终止重启,Kafka和RMQ都能保证同步发送的消息不丢,因为进程退出后操作系统能确保将该进程遗留在内存的数据刷到磁盘上。实验中,Kafka出现了极少量的消息重复。再次可以确定此场景中,二者的可靠性都很高。

场景2. 模拟机器掉电

在消息收发过程中,直接拔掉Broker所在的宿主机电源,然后重启宿主机和Broker应用。因受到机房断电限制,我们在本场景测试中使用的是普通PC机器。得到可靠性数据如下:

screenshot

测试发现,即使在并发很低的情况下,Kafka和RMQ都无法保证掉电后不丢消息。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刷盘策略了。我们把刷盘策略由“异步刷盘”变更为“同步刷盘”,就是说,让每一条消息都完成存储后才返回,以保证消息不丢失。
注:关于两种刷盘模式的详细区别可以参照文档最下方的说明

重新执行上面的测试,得到数据如下:

screenshot

首先,设置同步刷盘时,二者都没出现消息丢失的情况。限于我们使用的是普通PC机器,两者吞吐量都不高。此时Kafka的最高TPS仅有500条/秒,RMQ可以达到4000条/秒,已经是Kafka的8倍。

为什么Kafka的吞吐量如此低呢?因为Kafka本身是没有实现任何同步刷盘机制的,就是说在这种场景下测试,Kafka注定是要丢消息的。但要想做到每一条消息都在落盘后才返回,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异步刷盘的频率来实现。设置参数log.flush.interval.messages=1,即每条消息都刷一次磁盘。这样的做法,Kafka也不会丢消息了,但是频繁的磁盘读写直接导致性能的下降。

另外,二者在服务恢复后,均出现了消息重复消费的情况,这说明消费位点的提交并不是同步落盘的。不过,幸好Kafka和RMQ都提供了自定义消费位点的接口,来避免大量的重复消费。

测试结论

**1. 在Broker进程被Kill的场景, Kafka和RocketMQ都能在保证吞吐量的情况下,不丢消息,可靠性都比较高。

  1. 在宿主机掉电的场景,Kafka与RocketMQ均能做到不丢消息,此时Kafka的吞吐量会急剧下跌,几乎不可用。RocketMQ则仍能保持较高的吞吐量。
  2. 在单机可靠性方面,RocketMQ综合表现优于Kafka。**

附录:

测试环境

服务端为单机部署,机器配置如下:
screenshot

应用版本:
screenshot

测试脚本

screenshot

同步刷盘和异步刷盘的区别

screenshot

同步刷盘是在每条消息都确认落盘了之后才向发送者返回响应;而异步刷盘中,只要消息保存到Broker的内存就向发送者返回响应,Broker会有专门的线程对内存中的消息进行批量存储。所以异步刷盘的策略下,当机器突然掉电时,Broker内存中的消息因无法刷到磁盘导致丢失。

未完待续

本期测试中,RocketMQ比Kafka具有更高的单机可靠性。对于普通业务,部署异步刷盘模式可以得到更高的性能;对于丢消息零容忍的业务,则更适用RocketMQ同步刷盘的模式,在享受高可靠性保障的同时,又能拥有较高的吞吐量。

实际上,单机可靠性只是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一个环节,Kafka和RocketMQ都提供了主备机模式,来解决服务器的单点故障。这点我们在后续会继续实验摸索,敬请期待接下来的比拼!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
4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详解三大MQ:RabbitMQ、RocketMQ、Kafka
【消息中间件】详解三大MQ:RabbitMQ、RocketMQ、Kafka
22 0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分布式计算 监控
Python面试:消息队列(RabbitMQ、Kafka)基础知识与应用
【4月更文挑战第18天】本文探讨了Python面试中RabbitMQ与Kafka的常见问题和易错点,包括两者的基础概念、特性对比、Python客户端使用、消息队列应用场景及消息可靠性保证。重点讲解了消息丢失与重复的避免策略,并提供了实战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提升在分布式系统中使用消息队列的能力。
60 2
|
13天前
|
消息中间件 负载均衡 监控
Kafka消费者:监听模式VS主动拉取,哪种更适合你?
Kafka消费者:监听模式VS主动拉取,哪种更适合你?
14 1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前端开发 Java
java面试刷题软件kafka和mq的区别面试
java面试刷题软件kafka和mq的区别面试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Java Kafka
MQ产品使用合集之对于Kafka作为数据源的情况,官方比较推荐哪种使用方式
消息队列(MQ)是一种用于异步通信和解耦的应用程序间消息传递的服务,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针对不同的MQ产品,如阿里云的RocketMQ、RabbitMQ等,它们在实现上述场景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特性和优势,比如RocketMQ强调高吞吐量、低延迟和高可用性,适合大规模分布式系统;而RabbitMQ则以其灵活的路由规则和丰富的协议支持受到青睐。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消息队列MQ产品的使用场景合集,这些场景涵盖了多种行业和业务需求。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负载均衡
rabbitmq与kafka的区别
RabbitMQ提供了强大的可靠性保障,通过持久化机制和消息确认机制来确保消息的可靠传输和消费。而Kafka也提供了类似的可靠性保障,但其持久化机制和消息确认机制的实现方式与RabbitMQ有所不同。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Java
深度探索:使用Apache Kafka构建高效Java消息队列处理系统
【4月更文挑战第17天】本文介绍了在Java环境下使用Apache Kafka进行消息队列处理的方法。Kafka是一个分布式流处理平台,采用发布/订阅模型,支持高效的消息生产和消费。文章详细讲解了Kafka的核心概念,包括主题、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消息的存储和消费流程。此外,还展示了Java代码示例,说明如何创建生产者和消费者。最后,讨论了在高并发场景下的优化策略,如分区、消息压缩和批处理。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策略,可以构建高性能的消息系统。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Prometheus
【Kafka】Kafka 提供了哪些系统工具
【4月更文挑战第11天】【Kafka】Kafka 提供了哪些系统工具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负载均衡 监控
Kafka消费者:监听模式VS主动拉取,哪种更适合你?
Kafka消费者:监听模式VS主动拉取,哪种更适合你?
100 0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Kafka
【深入浅出 RocketMQ原理及实战】「底层源码挖掘系列」透彻剖析贯穿一下RocketMQ和Kafka索引设计原理和方案
【深入浅出 RocketMQ原理及实战】「底层源码挖掘系列」透彻剖析贯穿一下RocketMQ和Kafka索引设计原理和方案
66 1

相关产品

  • 云消息队列 Kafka 版
  • 云消息队列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