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RedisAnd Mysql基础与进阶操作系列(16-5)作者——LJS[你个小黑子这都还学不会嘛?你是真爱粉嘛?真是的 ~;以后请别侮辱我家鸽鸽]

本文涉及的产品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简介: Redis数据类型之ZSet类型及相关命令如:SADD/SMEMBERS/SCARD/SISMEMBER、ZRANGEBYSCORE/ZREMRANGEBYRANK/ZREMRANGEBYSCORE、ZREVRANGE/ZREVRANGEBYSCORE/ZREVRANK等命令具体操作详解步骤;举例说明、注意点及常见报错问题所对应的解决方法

欢迎各位彦祖与热巴畅游本人专栏与博客

你的三连是我最大的动力

以下图片仅代表专栏特色 [点击箭头指向的专栏名即可闪现]

专栏跑道一

➡️网络空间安全——全栈前沿技术持续深入学习

image.gif

专栏跑道二

➡️ 24 Network Security -LJS

image.gif

image.gif

image.gif

专栏跑道三


➡️ MYSQL REDIS Advance operation

image.gif

专栏跑道四

➡️HCIP;H3C-SE;CCIP——LJS[华为、华三、思科高级网络]

image.gif

专栏跑道五

➡️RHCE-LJS[Linux高端骚操作实战篇]

image.png

专栏跑道六

➡️数据结构与算法[考研+实际工作应用+C程序设计]

image.gif

专栏跑道七

➡️RHCSA-LJS[Linux初级及进阶骚技能]

image.gif

image.gif

上节回顾






1.Redis数据类型之Zset类型及操作

1.1简介

  • Sorted-Sets和Sets类型极为相似,它们都是字符串的集合,都不允许重复的成员出现在一个Set中。
  • 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是Sorted- Sets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有一个分数(score)与之关联,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 然而需要额外指出的是,尽管 Sorted-Sets中的成员必须是唯一 的但是分数(score)却是可以重复的。
  • 在Sorted-Set中添加、删除或更新一个成员都是非常快速的操作,其时间复杂度为集合中成员数量的对数[log]。
  • 由于Sorted-Sets中的成员在集合中的位置是有序的,因此,即便是访问位于集合中部的成员也仍然是非常高效的。
  • 事实上,Redis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在很多其它类型的数据库中是很难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该点上要想达到和Redis同样的高效,在其它数据库中进行建模是非常困难的。

2. ZSet 相关命令列表

2.1Set 类型及相关命令列表及其语法格式说明表一

Set 类型及相关命令列表及其语法格式说明表一

命令原型 时间复杂度 命令描述 返回值
ZADD key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O(log(N))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s中成员 的数量。

  • 添加参数中指定的所有成员及其分数到指定key的Sorted-Set中,在该 命令中我们可以指定多组score/member 作为参数。

  • 如果在添加时参数中的某一成 员已经存在,该命令将更新此成员的分数为新值,同时再将该成员基于新值重新排序。

  • 如果键不存在,该命令将为该键创 建一个新的Sorted-Sets Value,并将 score/member对插入其中。

  • 如果该键已经存在,但是与其关联的Value不是 Sorted-Sets类型,相关的错误信息将被 返回
  • 本次操作实际插入的成员数量
ZCARD key O(1)
  • 获取与该Key相关联的Sorted-Sets中包含的成员数量
  • 返回 SortedSets中的成员数量

  • 如果该Key不 存在, 返回 0
ZCOUNT key min max O(log(N)+M)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s中成员 的数量,M则表示min和max之间元素的 数量。

  • 该命令用于获取分数(score)在min 和max之间的成员数量。

  • 针对min和max 参数需要额外说明的是,-inf和+inf分别 表示Sorted-Sets中分数的最高值和最低 值。

  • 缺省情况下,min和max表示的范围是闭区间范围,即min内的成员将被返回。

  •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在 min和max的前面添加"("字符来表示开区 间,如(min max表示min < score ,而(min (max表示min < score < max
  • 分数指定范围内成员的数量
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 O(log(N))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s中成员的数量。

  • 该命令将为指定Key 中的指定成 员增加指定的分数。

  • 如果成员不存在,该命令将添加该成员并假设其初始分数为 0,此后再将其分数加上increment。

  • 如果Key不存,该命令 将创建该Key及其关联的Sorted-Sets,并包含参数指定的成员,其分数为increment参数。

  • 如果与该 Key关联的不是Sorted- Sets类型,相关的错误信息将被返回
  • 以字符串形式表示的新分数
Z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O(log(N)+M)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 的数量,M则表示返回的成员数 量。

  • 该命令返回顺序在参数start和stop指定范 围内的成员,这里start和stop参数都是0- based,即0表示第一个成员,-1表示最后一 个成员。

  • 如果start大于该SortedSet中的最大索引值,或start > stop,此 时一个空集合将被返回。

  • 如果stop大于最大索引值,该命令将返回从start到集合 的最后一个成员。

  • 如果命令中带有可选参 数WITHSCORES选项,该命令在返回的结果中将包含每个成员的分数值,如 value1,score1,value2,score2...
  • 返回索引在start和stop之间的成员列表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O(log(N)+M)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 的数量,M则表示返回的成员数 量。该命令将返回分数在min和max之间的所有成员,即满足表达式min 的成员,其中返回的成员是按照其分 数从低到高的顺序返回,

  • 如果成员具有相 同的分数,则按成员的字典顺序返回。可选参数LIMIT用于限制返回成员的 数量范 围。

  • 可选参数offset表示从符合条件的第 offset个成员开始返回,同时返回count 个成员。可选参数WITHSCORES的含义参照 ZRANGE中该选项的说明。

  •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参数中min和max的规则可参照命令ZCOUNT
  • 返回分数在指定范围内的成员列表
ZRANK key member O(log(N))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 的数量。

  • Sorted-Set中的成员都是按照分 数从低到高的顺序存储

  • 上述命令将返回参数中指定成员的位置值,其中0表示第一 个成员,它是Sorted-Set中分数最低的成 员
  • 如果该成员存在,则返回它的位置索 值。

  • 否则返回 nil

2.1Set 类型及相关命令列表及其语法格式说明表二

 

2.1Set 类型及相关命令列表及其语法格式说明表二

命令原型 时间复杂度 命令描述 返回值
ZREM key member [member ...] O(M log(N))
  • 时间复杂度中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的 数量,M则表示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 该命令将移除参数中指定的成员,其中不存在的成员将被忽略。

  • 如果与该Key关联的Value不是Sorted-Set,相应的错误信息 将被返回
  • 实际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ZREV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O(log(N)+M)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的数量,M则表示返回的成员数量。

  • 该命令的功能和ZRANGE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该命令是通过反向排序获取指定位 置的成员

  • 即从高到低的顺序。如果成员具有相同的分数,则按降序字典顺序排序
  •  
  • 返回指定的成员列表
ZREVRANK key member O(log(N))
  • 获取指定Key的指定成员的分数
  • 如果该成员存在,则返回它的位置索引值。

  • 否则返回 nil
ZSCORE key member O(1)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的数量。

  • 该命令的功能和ZRANK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该命令获取的索引是从高到低排序后的位置,同样0表示第一 个元素,即分数最高的成员
  • 如果该成员存在,以 字符串的形式 返回其分数。

  • 否则返回nil
ZREVRANGEBYSCORE key max min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O(log(N)+M)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 的数量,M则表示返回的成员数量。

  • 该命令除了排序方式是基于从高到低的分数排序之外,其它功能和参数含义均与 ZRANGEBYSCORE相同

  •  
  • 返回分数在指定范围内的成员列表
ZREMRANGEBYRANK key start stop O(log(N)+M)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的数量,M则表示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 删除索引位置位于start和stop之间的成员,start和stop都是0-based

  • 即0表示分数最低的成员,-1表示最后一个成员, 即分数最高的成员

  • 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ZREM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O(log(N)+M)
  • 时间复杂度中的N表示Sorted-Set中成员 的数量,M则表示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 删除分数在min和max之间的所有成员,即满足表达式min 的所有成员。

  • 对于min和max参数,可以采用开区间的方式表示,具体规则参照 ZCOUNT
  • 被删除的成员数量

3.Set类型及操作相关命令举例

3.1ZADD/ZCARD/ZCOUNT/ZREM/ZINCRBY/ZSCORE/ZRANGE/ZRANK

  • 在Shell的命令行下启动Redis客户端工具
/>redis-cli
  • image.gif
  • 添加一个分数为1的成员
redis 127.0.0.1:6379> zadd myzset 1 "one"
(integer) 1
  • image.gif
  • 添加两个分数分别是2和3的两个成员
redis 127.0.0.1:6379>zadd myzset 2 "two" 3 "three"
(integer) 2
  • image.gif
  • 0表示第一个成员,-1表示最后一个成员。WITHSCORES选项表示返回的结果中包含每个成员及其分数,否则只返回成员
redis 127.0.0.1:6379>zrange myzset 0 -1 WITHSCORES
1) "one"
2) "1"
3) "two"
4) "2"
5) "three"
6) "3"
  • image.gif
  • 获取成员one在Sorted-Set中的位置索引值。0表示第一个位置
redis 127.0.0.1:6379>zrank myzset one
(integer) 0
  • image.gif
  • 成员four并不存在,因此返回nil
redis 127.0.0.1:6379>zrank myzset four
(nil)
  • image.gif
  • 获取myzset键中成员的数量
redis 127.0.0.1:6379> zcard myzset
(integer) 3
  • image.gif
  • 返回与myzset关联的Sorted-Set中,分数满足表达式1 的成员的数量
redis 127.0.0.1:6379>zcount myzset 1 2
(integer) 2
  • image.gif
  • 删除成员one和two,返回实际删除成员的数量
redis 127.0.0.1:6379>zrem myzset one two
(integer) 2
  • image.gif
  • 查看是否删除成功
redis 127.0.0.1:6379>zcard myzset
(integer) 1
  • image.gif
  • 获取成员three的分数。返回值是字符串形式
redis 127.0.0.1:6379>zscore myzset three
"3"
  • image.gif
  • 由于成员two已经被删除,所以该命令返回nil
redis 127.0.0.1:6379>zscore myzset two
(nil)
  • image.gif
  • 将成员one的分数增加2,并返回该成员更新后的分数
redis 127.0.0.1:6379>zincrby myzset 2 one
"3"
  • image.gif
  • 将成员one的分数增加-1,并返回该成员更新后的分数
redis 127.0.0.1:6379>zincrby myzset -1 one
"2"
  • image.gif
  • 查看在更新了成员的分数后是否正确
redis 127.0.0.1:6379>zrange myzset 0 -1 WITHSCORES
1) "one"
2) "2"
3) "two"
4) "2"
5) "three"
6) "3"
  • image.gif

3.2: ZRANGEBYSCORE/ZREMRANGEBYRANK/ZREMRANGEBYSCORE


redis 127.0.0.1:6379>del myzset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zadd myzset 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integer) 4
  • image.gif
  • 获取分数满足表达式1的成员
redis 127.0.0.1:6379> zrangebyscore myzset 1 2
1) "one"
2) "two"
  • image.gif
  • 获取分数满足表达式1< score的成员
redis 127.0.0.1:6379>zrangebyscore myzset (1 2
1) "two"
  • image.gif
  • -inf表示第一个成员,+inf表示最后一个成员,limit后面的参数用于限制返回成员的自己
  • 2表示从位置索引(0-based)等于2的成员开始,去后面3个成员
redis 127.0.0.1:6379>zrangebyscore myzset -inf +inf limit 2 3
1) "three"
2) "four"
  • image.gif
  • 删除分数满足表达式1的成员,并返回实际删除的数量
redis 127.0.0.1:6379>zremrangebyscore myzset 1 2
(integer) 2
  • image.gif
  • 看出一下上面的删除是否成功
redis 127.0.0.1:6379>zrange myzset 0 -1
1) "three"
2) "four"
  • image.gif
  • 删除位置索引满足表达式0的成员
redis 127.0.0.1:6379>zremrangebyrank myzset 0 1
(integer) 2
  • image.gif
  • 查看上一条命令是否删除成功
redis 127.0.0.1:6379>zcard myzset
(integer) 0
image.gif

3.3: ZREVRANGE/ZREVRANGEBYSCORE/ZREVRANK

  • 为后面的示例准备测试数据
redis 127.0.0.1:6379>del myzset
(integer) 0
redis 127.0.0.1:6379>zadd myzset 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integer) 4
  • image.gif
  • 以位置索引从高到低的方式获取并返回此区间内的成员
redis 127.0.0.1:6379>zrevrange myzset 0 -1 WITHSCORES 
1) "four"
2) "4"
3) "three"
4) "3"
5) "two"
6) "2"
7) "one"
8) "1"
  • image.gif
  • 由于是从高到低的排序,所以位置等于0的是four,1是three,并以此类推
redis 127.0.0.1:6379>zrevrange myzset 1 3
1) "three"
2) "two"
3) "one"
  • image.gif
  • 由于是从高到低的排序,所以one的位置是3
redis 127.0.0.1:6379>zrevrank myzset one
(integer) 3
  • image.gif
  • 由于是从高到低的排序,所以four的位置是0
redis 127.0.0.1:6379>zrevrank myzset four
(integer) 0
  • image.gif
  • 获取分数满足表达式3 >= score >= 0的成员,并以相反的顺序输出,即从高到底的顺序
redis 127.0.0.1:6379>zrevrangebyscore myzset 3 0
1) "three"
2) "two"
3) "one"
  • image.gif
  • 此命令支持limit选项,其含义等同于zrangebyscore中的该选项,只是在计算位置时按照相反的顺序计算和获取
redis 127.0.0.1:6379> zrevrangebyscore myzset 4 0 limit 1 2
1) "three"
2) "two"
  • image.gif

4.应用场景

  • 比如说:可以用于一个大型在线游戏的积分排行榜
  • 每当玩家的分数发生变化时,可以执行ZADD命令更新玩家的分数,此后再通过ZRANGE命令获取积分TOP TEN的用户信息
  •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ZRANK命令通过username来获取玩家的排行信息
  • 最后我们将组合使用ZRANGE和ZRANK命令快速的获取和某个玩家积分相近的其他用户的信息。
  • Sorted-Sets类型还可用于构建索引数据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MySQL数据库入门学习
本课程通过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MySQL带你了解数据库的世界。 &nbsp;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RDS MySQL 版 阿里云关系型数据库RDS(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是一种稳定可靠、可弹性伸缩的在线数据库服务,提供容灾、备份、恢复、迁移等方面的全套解决方案,彻底解决数据库运维的烦恼。 了解产品详情:&nbsp;https://www.aliyun.com/product/rds/mysql&nbsp;
相关文章
|
XML Java Shell
【深入浅出Maven开发实战】「入门教程系列」带你零基础学习和开发使用Maven开发工具实战指南(实战技术总结)(一)
【深入浅出Maven开发实战】「入门教程系列」带你零基础学习和开发使用Maven开发工具实战指南(实战技术总结)
319 1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关系型数据库 Serverless
1024,致开发者们——希望和你一起用技术人独有的方式,庆祝你的主场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推出“1024·云上见”程序员节专题活动,包括云上实操、开发者测评和征文三个分会场,提供14个实操活动、3个解决方案、3 个产品方案的测评及征文比赛,旨在帮助开发者提升技能、分享经验,共筑技术梦想。
1730 160
|
前端开发 算法 JavaScript
深入理解并解决 npm ERESOLVE (Peer Conflict) 问题
如果你持续使用 LTS 版本的 Node.js,或者主动更新了 npm 到 7+,一定见过下面这个难懂的报错: “unable to resolve dependency tree&quot;,字面意思就是无法解析依赖树,然后下面一大长串东西都在尝试告诉开发者无法解析的原因,并建议修复依赖间的冲突,但很尴尬的一点是……可能看了之后还是不知道,我要修复什么冲突呢?
6980 1
深入理解并解决 npm ERESOLVE (Peer Conflict) 问题
|
9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运维
12月更文特别场——寻找用云高手,分享云&AI实践
我们寻找你,用云高手,欢迎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3769 101
|
11月前
|
NoSQL Ubuntu Linux
Redis 安装
10月更文挑战第14天
266 1
|
10月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并行计算
基于MCMC的贝叶斯营销组合模型评估方法论: 系统化诊断、校准及选择的理论框架
贝叶斯营销组合建模(Bayesian Marketing Mix Modeling,MMM)作为一种先进的营销效果评估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贝叶斯框架对营销投资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259 3
基于MCMC的贝叶斯营销组合模型评估方法论: 系统化诊断、校准及选择的理论框架
|
10月前
|
NoSQL MongoDB PHP
MongoDB 管理工具: Rockmongo
10月更文挑战第24天
135 1
MongoDB 管理工具: Rockmongo
|
10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React 表单处理技巧
【10月更文挑战第24天】本文从初学者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 React 中表单处理的基本概念、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涵盖受控组件与非受控组件的区别、状态更新、表单验证、多字段管理及高级技巧,通过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43 7
|
10月前
|
Kubernetes Nacos 微服务
探讨了在Kubernetes中使用Nacos v2.2.3时,强制删除Pod后Pod仍存在的常见问题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Kubernetes中使用Nacos v2.2.3时,强制删除Pod后Pod仍存在的常见问题。通过检查Pod状态、事件、配置,调整Nacos和Kubernetes设置,以及手动干预等步骤,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确保服务稳定运行。
267 2
|
10月前
|
JavaScript 安全 Java
后端开发的艺术:从基础到精通
在数字化时代,后端开发是构建现代应用程序的基石。本文将深入探讨后端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其核心概念、关键技术、最佳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如何设计高效、可扩展和安全的后端系统,从而为读者提供一条从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