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拿下Python之requests模块

简介: 30天拿下Python之requests模块

概述

在上一节,我们介绍了Python的logging模块,包括:logging的基本使用、logging的选项设置、日志旋转、logging.Filter类等内容。在这一节,我们将介绍Python的requests模块。requests模块是Python中最常用的HTTP客户端库之一,因为它简单易用,功能强大,并可以发送各种类型的HTTP请求,包括:POST、GET、PUT等。requests模块不是Python的标准库,我们可以通过pip包管理器进行安装。

发送POST请求

使用requests.post()函数可以发送HTTP POST请求,并返回一个Response对象。该对象包含响应的各种信息,比如:状态码、响应头、响应体等。requests.post()函数可以通过data参数传递要发送的数据,通过timeout参数传递超时的时间。

import requests
# 要发送的自定义数据
data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s://www.baidu.com', data = data, timeout = 2)
# 检查响的应状态码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print('success')
    print(response.text)
else:
    print('failed, status code is:', response.status_code)


如果想发送Json格式的请求体,可以使用json参数代替data参数,requests模块会自动将Python对象转换为Json格式。

import requests  
 
json_data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s://www.test.com/api/test', json = json_data)

发送GET请求

使用requests.get()函数可以发送HTTP GET请求,并返回一个Response对象。

import requests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www.baidu.com/')
# 输出状态码
print(response.status_code)
# 输出响应头
print(response.headers)
# 输出响应体的文本内容
print(response.text)

在GET请求中,参数通常作为查询字符串附加在URL的末尾。而在POST请求中,参数通常作为请求体发送。因此,在使用requests.post()函数时,我们通过data参数传递要发送的数据。而在使用requests.get()函数时,我们通过params参数传递查询参数。

import requests  
 
# 可以替换为目标URL
url = 'https://www.test.com/api/test'
# 要传递的查询参数
params = {'key': 'value'}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arams = params, timeout = 2)
 
# 检查响应的状态码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print('success')
    print(response.text)
else:
    print('failed, status code is:', response.status_code)

设置请求头

在requests.post()函数和requests.get()函数中,可以通过headers参数设置自定义的请求头。请求头是一种HTTP消息头,用于传递关于请求的附加信息,比如:User-Agent、Content-Type等。设置请求头可以帮助我们模拟不同的浏览器和客户端,或满足某些API的特殊要求。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www.test.com/api/test'
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headers = headers)

会话管理

我们可以使用requests.Session()创建一个会话对象,以进行会话管理。通过会话管理,可以在同一会话中发送多个请求,并共享同一份cookies、请求头等信息。

import requests
# 创建会话对象
session = requests.Session()
# 发送第一个请求
url1 = 'https://www.test.com/api/test1'
response1 = session.get(url1)
# 发送第二个请求
url2 = 'https://www.test.com/api/test2'
response2 = session.post(url2, data = {'name': 'Hope'})
# 关闭会话
session.close()

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首先使用requests.Session()创建了一个会话对象session。然后,使用session.get()函数发送第一个GET请求到url1,并使用session.post()函数发送第二个POST请求到url2。由于这些请求都是在同一个会话中发送的,所以它们会共享同一份cookies和请求头等信息。最后,我们调用了session.close()函数来关闭会话。这一步是可选的,因为在Python结束时,会话对象会自动关闭。但如果想在程序中间关闭会话,可以使用session.close()函数来实现。


相关文章
|
编解码 网络性能优化 芯片
如何用51单片机实现pwm调光+呼吸灯(超详细+源码)
如何用51单片机实现pwm调光+呼吸灯(超详细+源码)
1817 0
如何用51单片机实现pwm调光+呼吸灯(超详细+源码)
|
5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stgreSQL 18 发布,快来 PolarDB 尝鲜!
PostgreSQL 18 发布,PolarDB for PostgreSQL 全面兼容。新版本支持异步I/O、UUIDv7、虚拟生成列、逻辑复制增强及OAuth认证,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PolarDB-PG 18 支持存算分离架构,融合海量弹性存储与极致计算性能,搭配丰富插件生态,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虎添翼!
|
16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316 5
|
3天前
|
监控 JavaScript Java
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反欺诈知识问答系统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科技发展,网络欺诈频发,构建高效反欺诈平台成为迫切需求。本文基于Java、Vue.js、Spring Boot与MySQL技术,设计实现集欺诈识别、宣传教育、用户互动于一体的反欺诈系统,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助力企业合规与用户权益保护。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通义DeepResearch全面开源!同步分享可落地的高阶Agent构建方法论
通义研究团队开源发布通义 DeepResearch —— 首个在性能上可与 OpenAI DeepResearch 相媲美、并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的全开源 Web Agent。
1371 87
|
3天前
|
JavaScript Java 大数据
基于JavaWeb的销售管理系统设计系统
本系统基于Java、MySQL、Spring Boot与Vue.js技术,构建高效、可扩展的销售管理平台,实现客户、订单、数据可视化等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决策能力。
|
4天前
|
弹性计算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2025年阿里云域名备案流程(新手图文详细流程)
本文图文详解阿里云账号注册、服务器租赁、域名购买及备案全流程,涵盖企业实名认证、信息模板创建、域名备案提交与管局审核等关键步骤,助您快速完成网站上线前的准备工作。
206 82
2025年阿里云域名备案流程(新手图文详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