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逃逸时间算法中的 Normalized Iteration Count(NIC)技术 让颜色更柔和

本文涉及的产品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视频通用资源包5000点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分割抠图1万点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图像通用资源包5000点
简介: Normalized Iteration Count (NIC) 技术是一种提升逃逸时间算法中分形图像质量的方法,它产生更平滑的颜色过渡。数学公式表示为:`mu = n + 1 - log(log(|Z(n)|)) / log(p)`,其中 `Z(n)` 是迭代次数,`|Z(n)|` 是复数模长,`p` 通常取2。示例代码提供了 Ruby, Maxima 和 C 语言的实现。

Normalized Iteration Count (NIC) 技术解析

在逃逸时间算法中,Normalized Iteration Count (NIC) 是一种提升分形图像质量的技术,它能够产生更加平滑且细腻的颜色过渡效果。此方法通过调整迭代次数来实现,其核心数学公式如下:


μ=n+1−  log(log(∣Z(n)∣))/ log(p)


写成代码形式:

mu = n + 1 - log (log (|Z(n)|) ) / log (p)


其中,

  • Zn 表示迭代次数,
  • Z(n) 表示最后一次迭代后复数Z的模长
  • p 通常取为2。



实现代码示例

下面是几种不同语言的代码实现示例,展示了如何应用 NIC 方法于分形计算中。

Ruby 实现

Ruby

NormalizedIterationCount = lambda do |fractal|
  z = fractal.args[:z]**2 + fractal.c; fractal.last_iteration += 1
  z = z**2 + fractal.c; fractal.last_iteration += 1

  modulus = Math.sqrt(fractal.args[:z].real**2 + fractal.args[:z].imag**2).abs
  mu = fractal.last_iteration + Math.log(2 * Math.log(fractal.bailout)) - Math.log(Math.log(modulus)) / Math.log(fractal.args[:p])

  (mu / fractal.max_iterations * 765).to_i
end

Maxima 实现

Lisp

GiveNormalizedIteration(z,c,E_R,i_Max):=
/* */
block(
[i:0,r],
while abs(z)<E_R and i<i_Max
   do (z:z*z + c,i:i+1),
r:i-log2(log2(cabs(z))),
return(float(r))
)$

其中 log2(x) := log(x) / log(2);

C 语言伪代码实现

C

int iter_count = 0;
float escape_radius = 20.0;
complex Z, C;
loop (forever) {
   Z = Z*Z +C;
   iter_count ++;
   float modulus = sqrt (ReZ*ReZ + ImZ*ImZ);
   if (modulus > escape_radius) goto stop;
   if (iter_count > maxiter) goto stop;
}

stop:
   Z = Z*Z +C; iter_count ++;    // a couple of extra iterations helps
   Z = Z*Z +C; iter_count ++;    // decrease the size of the error term.
   float modulus = sqrt (ReZ*ReZ + ImZ*ImZ);
   float mu = iter_count - (log (log (modulus)))/ log (2.0);
   color_value = colormap_lookup (mu);
   draw_pixel (C, color_value);
相关文章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算法
基于 C#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技术剖析
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是保障企业网络高效运行、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强化信息安全管控的核心工具。此类软件需应对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海量的设备信息及多样化的用户操作,而数据结构与算法正是支撑其强大功能的基石。本文将深入剖析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DFS)算法,并结合 C# 语言特性,详细阐述其在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中的应用与实现。
124 3
|
4月前
|
监控 算法 JavaScript
基于 JavaScript 图算法的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模型构建及局域网禁止上网软件的技术实现路径研究
本文探讨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软件的技术框架,将其核心功能映射为图论模型,通过节点与边表示终端设备及访问关系。以JavaScript实现DFS算法,模拟访问权限判断,优化动态策略更新与多层级访问控制。结合流量监控数据,提升网络安全响应能力,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智能化演进,助力数字化管理。
107 4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内网监控桌面与 PHP 哈希算法:从数据追踪到行为审计的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内网监控桌面系统的技术需求与数据结构选型,重点分析了哈希算法在企业内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PHP语言实现的SHA-256算法,可有效支持软件准入控制、数据传输审计及操作日志存证等功能。文章还介绍了性能优化策略(如分块哈希计算和并行处理)与安全增强措施(如盐值强化和动态更新),并展望了哈希算法在图像处理、网络流量分析等领域的扩展应用。最终强调了构建完整内网安全闭环的重要性,为企业数字资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128 2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18个常用的强化学习算法整理:从基础方法到高级模型的理论技术与代码实现
本文系统讲解从基本强化学习方法到高级技术(如PPO、A3C、PlaNet等)的实现原理与编码过程,旨在通过理论结合代码的方式,构建对强化学习算法的全面理解。
747 10
18个常用的强化学习算法整理:从基础方法到高级模型的理论技术与代码实现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实现高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当下数字化办公的环境中,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已成为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确保其高效运行的核心手段。此类工具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管理,赋予企业实时洞察网络活动的能力。而在其运行机制背后,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 PHP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中的应用方式及所具备的优势。
151 7
|
5月前
|
运维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局域网计算机监控技术探究
信息技术高速演进的当下,局域网计算机监控对于保障企业网络安全、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升整体运行效能具有关键意义。通过实时监测网络状态、追踪计算机活动,企业得以及时察觉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举措。在这一复杂的监控体系背后,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聚焦于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局域网计算机监控中的应用,并借助 Python 代码示例予以详细阐释。
131 6
|
6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算法
Python下的毫秒级延迟RTSP|RTMP播放器技术探究和AI视觉算法对接
本文深入解析了基于Python实现的RTSP/RTMP播放器,探讨其代码结构、实现原理及优化策略。播放器通过大牛直播SDK提供的接口,支持低延迟播放,适用于实时监控、视频会议和智能分析等场景。文章详细介绍了播放控制、硬件解码、录像与截图功能,并分析了回调机制和UI设计。此外,还讨论了性能优化方法(如硬件加速、异步处理)和功能扩展(如音量调节、多格式支持)。针对AI视觉算法对接,文章提供了YUV/RGB数据处理示例,便于开发者在Python环境下进行算法集成。最终,播放器凭借低延迟、高兼容性和灵活扩展性,为实时交互场景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413 4
|
5月前
|
存储 算法 物联网
解析局域网内控制电脑机制:基于 Go 语言链表算法的隐秘通信技术探究
数字化办公与物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已成为提升工作效率、达成设备协同管理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企业远程办公时的设备统一调度,还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多设备间的联动控制,高效的数据传输与管理机制均构成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功能的核心要素。本文将深入探究 Go 语言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剖析其在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过程中,如何达成数据的有序存储与高效传输,并通过完整的 Go 语言代码示例展示其应用流程。
100 0
|
6月前
|
缓存 监控 算法
基于 C# 网络套接字算法的局域网实时监控技术探究
在数字化办公与网络安全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局域网实时监控成为企业管理和安全防护的关键。本文介绍C#网络套接字算法在局域网实时监控中的应用,涵盖套接字创建、绑定监听、连接建立和数据传输等操作,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其实现方式。服务端和客户端通过套接字进行屏幕截图等数据的实时传输,保障网络稳定与信息安全。同时,文章探讨了算法的优缺点及优化方向,如异步编程、数据压缩与缓存、错误处理与重传机制,以提升系统性能。
126 2
|
7月前
|
监控 网络协议 算法
基于问题“如何监控局域网内的电脑”——Node.js 的 ARP 扫描算法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监控的技术探究
在网络管理与安全领域,监控局域网内计算机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基于Node.js的ARP扫描算法,通过获取IP和MAC地址实现有效监控。使用`arp`库安装(`npm install arp`)并编写代码,可定期扫描并对比设备列表,判断设备上线和下线状态。此技术适用于企业网络管理和家庭网络安全防护,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效率与准确性。
230 8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