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作业

简介: HCIA作业

NTP----network  timer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

网络: network  网络就是使用连接设备将终端设备连接起来  传递信息。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公有协议  (7层)建议使用于理论

缩减后----TCP/IP模型(4层)

HTTP端口80TCP                            超远程传输服务

HTTPS 443 TCP(注明流量)                  安全的超远程传输服务

Telnet     远程登陆服务  23 TCP

SSH       安全的远程登陆服务(安全性较高、加密、认证)   22 TCP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控制层面

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数据层面


自然语言   编程语言   计算机语言

7.应用层:接收用户所产生的数据,人机交互的接口,面向的应用程序。(API服务应用接口)

6.表示层:将逻辑语言(软件语言、编程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二进制语言),翻译,加密

5.会话层:针对传输的每一种数据(流量)建立(管理:建立、维持、终止)一条虚链接

            (为了防止不同类型的数据相互影响)

         

             单时操作系统:在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效率较低

             分时操作系统:在同一时间能够做多件事,效率较高


4.传输层:作用:1.区分流量  2.定义数据传输方式

           端口号:port  ID,数值范围1~65535(0为保留端口,不能使用) 数字不同代表的流量就不同

           静态端口:又称为注明端口范围1~1023

           动态端口:范围1024~65535

      静态端口号 和 需要传递的流量 存在一一对应并绑定的关系

      动态端口号 和 需要传递的流量  只存在一一对应,但不绑定的关系

       HTTP---80 TCP   超文本传输服务

      不可靠传输方式流量特点:1.大流量  2.实时性较高  3.对数据丢失不敏感

      可靠传输:如何保证可靠性:1.确认机制  2.重传输机制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而可靠传输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三次握手机制

保证了面向连接,又称为TCP的三次握手机制


SYN(同步)  req(请求)

主机先请求目标端口开放(服务器端口)是否为开放状态,服务器也要向主机的端口确认能够收到数据

最后主机和服务器形成一个通道,为实链接

第 1 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 SYN 报文,并进入 SYN_SENT 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2次握手,服务器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向客户端回复一个确认信息

服务器再向客户端发送一个 SYN 包建立连接的请求,此时服务器进入 SYN_RECV 状态。

第 3 次握手,是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回复。此时,客户端也要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

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确认机制:显示确认  隐式确认

  优化机制:流控机制(滑动窗口机制);重排序

  checksum 校验盒

 数据的分段传输:传输较大数据时按照MTU值进行分段传输。

 MTU:最大传输单元,默认为1500字节,可以修改(但不建议)

 PDU:协议数据单元

  4层PDU:segment  分段  分片

  电脑中的文件系统是按照2的十次方来读取计位的

优化机制:流控机制(滑动窗口机制)即重排序;

当网络比较稳定时发送较多的数据,不稳定是发送较少的数据;

数据的分段传输:传输较大数据是按照MTU值大小来进行分段传输。

(数据传输时应把过于大的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来进行传输)


Bit----比特(最小单位) ,一个二进制 0  1

1000bit=1Kbit

1000Kbit=1Mbit

1000Mbit=1Gbit

1000Gbit=1Tbit

1000Tbit=1Pbit

Byte----字节,一个字节等于8个bit(汉字是2个字节,字母是1个字节)

100Mbps

100MBps

MTU:最大传输单元,默认1500字节,可以修改


PDU: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在不同层的表现形式


四层PDU:segment 分段  分片   数据段或者数据片

在通信系统中,一段是网络中的一部分。在网络段里,数据可在任意两点之间自由流动而不需要通过

交换机、路由器、网桥或者集群器。段的大小可定义为其中的工作站数量或者它携带的网络通信量。


3.网络层

network  编址  寻址

地址:

网络位                 主机位

1101 1000.0001 0001.0000 0001.0000 0001

216.17.1.1

255.255.0.0

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0000 0000


编址协议(编写地址的协议):IP(IPV4  IPV6) IPX apple talk  novell  NSAP

IP:互联网协议,是一个网络层协议(协议叫做互联网)


IPv4:采用32个二进制编址,一个二进制,称为1位 bit

IPv6:采用128个二进制编址


构成方式:32个十进制

书写方式:点分十进制

IP地址:编址  有IP一定有掩码

网络掩码:32个二进制,连续的1+连续的0构成,连续的1代表着网络位, 连续的0代表主机位,为了划分界限

网段:网段(network segment)指一个计算机网络中使用同一物理层设备能够直接通讯的那一部分。

例如,从192.168.0.1到192.168.255.255这之间就是一个网段。

IP地址 由32个二进制构成


地址分类:只用看前八个二进制

A类地址:第一位必定为0,  0~127(1~126),掩码为255.0.0.0------前八位为网络位(网段),后24位为主机位

B类地址:前两位必定为10,   128~191,网络掩码为255.255.0.0------前16位为网络位,后16位为主机位

C类地址:前三位为110   192~223,255.255.255.0-----前24位为r网络位,后8位为主机位

A,B,C类称为单播地址,用户可以使用的地址(标识单个用户)

D类地址:前四位 1110 224~239,为特殊地址(组播地址)

E类地址:1111 XXXX  240~255,科研地址 保留地址

特殊地址:

0.X.X.X  无效地址(保留地址)不能使用

0.0.0.0 无效地址  占位(没有意义)

127.0.0.1本地测试地址(内部测试地址) 127.X.X.X(均不能使用)

网络号 :  标识一个网段,网络位不变主机位全为0的地址(描述一个网段)

网络掩码把IP地址分为一个个的网段192.168.1.0(网络号)


受限广播地址: 255.255.255.255----32个进制全为1

单播-----一对一的通信A

组播-----一对多的通信D

广播-----一对所有的通信  255.255.255.255(只能在自己的网段内使用)

直接广播地址(定向广播地址)

网络位不变,主机位全为1

192.168.2.255


本地链路地址: link-local {169.254.0.0  255.255.0.0}不能上网时windows系统,自动分配地址

共有地址:具有全球唯一性标识地址(正常地址)如百度,淘宝

私有地址:不具有唯一性标识的地址

10.0.0.0 为A类私有地址


三层PDU packet包

     

2.数据链路层

针对不同的物理传输介质

局域网  (以太网 Ethernet ) 广域网(PPP HDLC)

二层地址:Mac地址(介质访问控制)---物理地址 硬件地址 烧录地址


LLC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用来标记上层

MAC层: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地址构成 48个二进制(必须要有网卡)即物理地址 减分十六进制

Mac地址不能重复,不能修改,只能伪装

前24位:厂商ID----OUI(统一资源标识符)

后24位:产品ID---interface  ID

二层PDU:frame 帧


1.物理层  

关注传输介质,在数据层面(即数据产生的过程)将二层的数据帧串行化变成一层的bit流(0101....)

关注网络硬件的机械、光学、电学特性

一层PDU:  bit   比特

传输介质:光纤、双绞线(RJ45就是网线)  综合布线

同轴线缆:粗缆(10Mbps传输,传输距离500M),细缆(10Mbps传输,传输距离185)

双绞线:RJ45线


568A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全反线用于控制设备

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传递信号更好,传递距离更长)

强电信号和弱点信号必须分开,强电信号电磁波会影响弱电信号

按照线序分类:

平行线:又称为直通线 ,线序相同。不同层设备使用平行线。

交叉线:线序不同。同层设备使用交叉线。

全反线:又称为console线,配置线,线序相反,用于用户控制网络设备

按照拧度进行分类:3类 4类---(10Mbps)

5类 超5类---(100Mbps)

6类 超6类 (1000Mbps--在6类线中8根同时使用)

一般八根线中有四根线用处不大且两两相交


光纤是一种由挤压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柔韧的透明纤维。

需要信号转换:

  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发光二极管,注入式激光二极管

  电信号转换为光信息:光电二极管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分层的思想

产生数据的时候要加入每一层的控制字符

TCP/IP 模型:

应用层(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主机到主机层(传输层)

互联网层(网络层 )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相关文章
|
8天前
|
机器人 API 调度
基于 DMS Dify+Notebook+Airflow 实现 Agent 的一站式开发
本文提出“DMS Dify + Notebook + Airflow”三位一体架构,解决 Dify 在代码执行与定时调度上的局限。通过 Notebook 扩展 Python 环境,Airflow实现任务调度,构建可扩展、可运维的企业级智能 Agent 系统,提升大模型应用的工程化能力。
|
14天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Java
Spring AI Alibaba、Dify、LangGraph 与 LangChain 综合对比分析报告
本报告对比Spring AI Alibaba、Dify、LangGraph与LangChain四大AI开发框架,涵盖架构、性能、生态及适用场景。数据截至2025年10月,基于公开资料分析,实际发展可能随技术演进调整。
913 152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API
前端接入通义千问(Qwen)API:5 分钟实现你的 AI 问答助手
本文介绍如何在5分钟内通过前端接入通义千问(Qwen)API,快速打造一个AI问答助手。涵盖API配置、界面设计、流式响应、历史管理、错误重试等核心功能,并提供安全与性能优化建议,助你轻松集成智能对话能力到前端应用中。
651 154
|
负载均衡 Java 微服务
OpenFeign:让微服务调用像本地方法一样简单
OpenFeign是Spring Cloud中声明式微服务调用组件,通过接口注解简化远程调用,支持负载均衡、服务发现、熔断降级、自定义拦截器与编解码,提升微服务间通信开发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348 156
|
6天前
|
分布式计算 监控 API
DMS Airflow:企业级数据工作流编排平台的专业实践
DMS Airflow 是基于 Apache Airflow 构建的企业级数据工作流编排平台,通过深度集成阿里云 DMS(Data Management Service)系统的各项能力,为数据团队提供了强大的工作流调度、监控和管理能力。本文将从 Airflow 的高级编排能力、DMS 集成的特殊能力,以及 DMS Airflow 的使用示例三个方面,全面介绍 DMS Airflow 的技术架构与实践应用。
|
4天前
|
存储 Kubernetes Docker
部署eck收集日志到k8s
本文介绍基于ECK(Elastic Cloud on Kubernetes)在K8s中部署Elasticsearch、Kibana和Filebeat的完整流程。采用Helm方式部署ECK Operator,通过自定义YAML文件分别部署ES集群、Kibana及Filebeat,并实现日志采集与可视化。重点涵盖命名空间一致性、版本匹配、HTTPS配置禁用、资源限制、存储挂载及权限RBAC设置,支持系统日志、应用日志与容器日志的多源采集,适用于生产环境日志系统搭建。
24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