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代理模式例子解析

简介: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例子解析

代理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需要访问一个类时,并不直接调用这个类,而是通过一个"代理"来间接地实现这个过程。

这个“代理”就像是真实对象的一个接口,所有的对于真实对象的操作都需要通过这个“代理”来实现。“郑重其事的代理”,这或许是代理模式的最好解释。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代理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通过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类型为代理或占位符的替身,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使用代理模式,可以在不改变接口的前提下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控制访问。

举个最日常的例子,现实生活中代理的例子,比如我们去外国旅行,可能不会直接预定酒店和买机票,而是找一个旅行社作为我们的代理。这个旅行社就会代表我们去做这些事情。同样地,编程中的代理模式也遵循这个原理。

代理模式的应用

  1. 远程代理:这是一种常见的应用场景,当我们需要访问一个远程服务时,通常不能直接访问,而是需要通过网络、协议等进行转换,此时就可以使用远程代理。例如,我们可能会在本地创建一个代理对象,这个对象内部封装了所有的网络通信等细节,我们使用这个对象就像使用本地对象一样。
  2. 虚拟代理:该模式常用于控制访问一些资源消耗大的对象。比如你有一个大图像需要加载,当用户操作这个图像时,我们可能不会立即加载,而是先显示一个占位符(代理),只有当真正需要的时候才会进行加载。
  3. 安全代理:这种类型的代理用于控制真实对象的访问权限,只有通过安全检查的请求才能访问真实对象。比如,有些对象有对其访问和操作的权限限制,我们可以把权限的处理逻辑放到代理中。
  4. 智能指引:这是一种复杂的代理模式,它不仅仅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还可以全方位地控制和协调。例如C++的智能指针,它可以记录一个对象被引用的次数,当对象的引用次数降为0时,智能指针就会自动销毁这个对象。

代码实现

我将针对代理模式的四个关键应用场景:远程代理、虚拟代理、安全代理和智能指引,深入地探讨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使用代码(Go和Java)进行说明。

1. 远程代理

远程代理主要处理不在本地计算机的对象。代理对象扮演着远程对象的本地代表,所有对远程对象的操作都通过代理对象完成。

Go示例:

//使用Go的rpc库进行远程代理示例,这里仅作示例,并〔非真实运行代码。
type RemoteServer struct{}

func (r *RemoteServer) SayHello(arg *int, reply *string) error {
    *reply = "Hello from remote server"
    return nil
}

type Proxy struct {
    client *rpc.Client
}

func (p *Proxy) SayHello() string {
    var reply string
    err := p.client.Call("RemoteServer.SayHello", new(int), &reply)
    if err != nil {
        log.Fatal("Error :", err)
    }
    return reply
}

func main() {
    client, _ := rpc.DialHTTP("tcp", "127.0.0.1:1234")
    proxy := &Proxy{client: client}
    fmt.Println(proxy.SayHello()) //print: Hello from remote server
}

2. 虚拟代理

虚拟代理用于处理大规模资源的对象,比如大图像或者网络资源。在真正需要时,再去创建或加载这个资源。

3. 安全代理

安全代理用于控制真实对象的访问权限,只有通过安全检查的请求才能访问真实对象。比如,有些对象有对其访问和操作的权限限制,我们可以把权限的处理逻辑放到代理中。

Go示例:

//文件模块接口
type File interface {
    Read(name string) string
}

//真实的文件模块
type RealFile struct{}

func (RealFile) Read(name string) string {
    return "读取文件" + name
}

// ProxyFile作为一个代理,提供额外的安全检查
type ProxyFile struct {
    file RealFile
}

func (p ProxyFile) Read(name string) string {
    // 额外的安全检查
    if len(name) > 10 {
        return "文件名过长,不允许访问。"
    }
    return p.file.Read(name)
}

4. 智能指引

智能指引是为一个对象提供一种代理,并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选择提供一种“智能”的操作方式。比如引用计数,如果一个对象进行指向操作,其引用计数+1;如果进行解引用操作,其引用计数-1,等到引用计数为0时,可以自动回收对象。

代理模式的优缺点

  • 优点:首先,代理模式能够协调调用者和被调用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其次,代理对象作为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的中介,起到了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 缺点:代理模式会导致请求处理速度变慢,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如果上面的内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哦,我会分享更多的经验~


相关文章
|
5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库连接
【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代理模式(Proxy)
一、入门 什么是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允许你提供一个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另一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对象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可以在不改变目标对
114 10
|
7月前
|
设计模式 SQL Java
【再谈设计模式】解释器模式~语法的解析执行者
解释器模式定义了一种语言的语法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来解释该语言中的句子。它使用类来表示每个语法规则,并且通过递归调用这些类的方法来解释表达式。本质上,它将一个复杂的表达式分解为一系列简单的部分,然后按照特定的语法规则进行解析和执行。
144 8
|
9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代理对象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并添加额外功能。它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后者包括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基于接口反射生成代理类,而CGLIB通过继承目标类生成子类。代理模式适用于延迟初始化、访问控制、远程服务、日志记录和缓存等场景,优点是职责分离、符合开闭原则和提高安全性,缺点是增加系统复杂性。
210 25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Java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自定义Spring框架篇】Spring核心源码分析+自定义Spring的IOC功能,依赖注入功能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框架的核心功能,并通过手写自定义Spring框架的方式,深入理解了Spring的IOC(控制反转)和DI(依赖注入)功能,并且学会实际运用设计模式到真实开发中。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自定义Spring框架篇】Spring核心源码分析+自定义Spring的IOC功能,依赖注入功能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10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程序员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概述篇】设计模式概述、UML图、软件设计原则
本系列文章聚焦于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中的设计模式,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掌握23种经典设计模式及其应用。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设计模式的概念、UML图和软件设计原则;第二部分详细讲解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模式,并配以代码示例;第三部分通过自定义Spring的IOC功能综合案例,展示如何将常用设计模式应用于实际项目中。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提升编程能力,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
1925 1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概述篇】设计模式概述、UML图、软件设计原则
|
11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273 2
|
7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
深入理解HTTP/2:nghttp2库源码解析及客户端实现示例
通过解析nghttp2库的源码和实现一个简单的HTTP/2客户端示例,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2的关键特性和nghttp2的核心实现。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HTTP/2协议,提高Web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对于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扩展代码,以满足具体需求。
659 29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