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张一鸣笔记:责任链接模式怎么用?

简介: 【设计模式】张一鸣笔记:责任链接模式怎么用?

我将通过一个贴近现实的故事——请假审批流程,带你了解和掌握责任链模式

什么是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让你可以避免将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处理请求的机会将这个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07f048642b93e77b4595e4d3afc09410.png

责任链模式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当你希望在一个对象链上按顺序发送请求,让其中任何一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这个请求时,就可以使用责任链模式。这样,发送者会与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解耦合

如何在实际中使用责任链模式?

让我们看看如何在"请假审批"这个场景中使用责任链模式。首先,我们为所有审批人创建一个通用的接口:

public interface Approver {
    void setNextApprover(Approver nextApprover);
    void handleRequest(LeaveRequest request);
}

然后,我们为需要处理的请求定义一个类:

public class LeaveRequest {
    private int leaveDays;
    // 基础信息如姓名、部门等

    public LeaveRequest(int leaveDays) {
        this.leaveDays = leaveDays;
    }

    public int getLeaveDays() {
        return leaveDays;
    }
}

接着,我们分别实现各级审批人,例如,直接主管:

public class Supervisor implements Approver {
    private Approver nextApprov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NextApprover(Approver nextApprover) {
        this.nextApprover = nextAppro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LeaveRequest request) {
        if (request.getLeaveDays() <= 3) {
            // 批准请求
        } else {
            // 转交给更高级别的主管
            if (nextApprover != null) {
                nextApprove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

// 你可以创建更多的审批人,例如经理,HR等,它们的实现方式与主管类似。

接下来,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责任链:

Approver supervisor = new Supervisor();
Approver manager = new Manager();
Approver hr = new HR();

// 设置责任链
supervisor.setNextApprover(manager);
manager.setNextApprover(hr);

// 创建一个请假请求
LeaveRequest request = new LeaveRequest(5);
// 发送请求
supervisor.handleRequest(request);

在这个例子中,由于请假天数超过了主管的审批权限(3天),所以主管将请求传递给了经理;如果经理也无法处理,它将再传递给HR。这样,责任链模式使我们可以简单地添加或者删除审批级别,并且使审批过程清晰透明

总结,责任链模式对于管理一个分层次的请求处理机制非常有用,它降低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度,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


相关文章
|
5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库连接
【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s)
一、入门 什么是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工厂方法模式使类的实例化延迟
137 16
|
5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2):领导者/追随者模式
🌟 ​大家好,我是摘星!​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第二章领导者/追随者(Leader/Followers)模式,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34 0
|
5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1):半同步/半异步模式
🌟 ​大家好,我是摘星!​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第一章半同步/半异步(Half-Sync/Half-Async)模式,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26 0
|
5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Java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12):不变模式(Immutable Object)
🌟 大家好,我是摘星!🌟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第十二章,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01 0
|
5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Java
设计模式觉醒系列(04)策略模式|简单工厂模式的升级版
本文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与策略模式的概念及其融合实践。简单工厂模式用于对象创建,通过隐藏实现细节简化代码;策略模式关注行为封装与切换,支持动态替换算法,增强灵活性。两者结合形成“策略工厂”,既简化对象创建又保持低耦合。文章通过支付案例演示了模式的应用,并强调实际开发中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避免生搬硬套。最后推荐了JVM调优、并发编程等技术专题,助力开发者提升技能。
|
10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搜索推荐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父类定义固定流程和步骤顺序,子类通过继承并重写特定方法实现具体步骤。适用于具有固定结构或流程的场景,如组装汽车、包装礼物等。举例来说,公司年会节目征集时,蜘蛛侠定义了歌曲的四个步骤:前奏、主歌、副歌、结尾。金刚狼和绿巨人根据此模板设计各自的表演内容。通过抽象类定义通用逻辑,子类实现个性化行为,从而减少重复代码。模板模式还支持钩子方法,允许跳过某些步骤,增加灵活性。
502 11
|
5月前
|
设计模式 Prometheus 监控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20):扇出/扇入模式(Fan-Out/Fan-In)(完结篇)
🌟 大家好,我是摘星!🌟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第二十章,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
161 0
|
7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将对象的创建延迟到子类实现解耦。其核心是抽象工厂声明工厂方法返回抽象产品,具体工厂重写该方法返回具体产品实例。适用于动态扩展产品类型、复杂创建逻辑和框架设计等场景,如日志记录器、数据库连接池等。优点包括符合开闭原则、解耦客户端与具体产品;缺点是可能增加类数量和复杂度。典型应用如Java集合框架、Spring BeanFactory等。
|
9月前
|
设计模式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模式扩展(配置工厂)
该设计通过配置文件和反射机制动态选择具体工厂,减少硬编码依赖,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配置文件解耦、反射创建对象,新增产品族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示例中,`CoffeeFactory`类加载配置文件并使用反射生成咖啡对象,客户端调用时只需指定名称即可获取对应产品实例。
156 40
|
9月前
|
设计模式 关系型数据库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工厂类根据传入参数创建不同类型的对象,也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其结构包括工厂类、产品接口和具体产品类。优点是封装性强、代码复用性好;缺点是扩展性差,增加新产品时需修改工厂类代码,违反开闭原则。适用于对象种类较少且调用者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的场景。
17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