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代码实现异步返回结果如何判断异步执行完成

简介: 【2月更文挑战第2天】

Java代码实现异步返回结果如何判断异步执行完成

在许多应用程序中,我们经常使用异步操作来提高性能和响应度。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线程或者异步任务来执行耗时操作,并且在后台处理过程完成后获取结果。但是,在使用异步操作时,我们通常需要知道异步任务何时完成,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本篇文章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来判断Java代码中异步操作是否完成。

1. 使用Future和Callable

Java中的Future接口定义了一种方式来表示异步操作的未来结果。我们可以使用Callable接口来定义异步任务,它返回一个Future对象,我们可以利用Future对象的方法来检查任务是否完成。 下面是一个例子:

javaCopy cod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public class Async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定义异步任务
        Callable<String> asyncTask = () -> {
            Thread.sleep(2000); // 模拟耗时操作
            return "Async task completed";
        };
        // 提交异步任务
        Future<String> future = executorService.submit(asyncTask);
        // 判断任务是否完成
        while (!future.isDone()) {
            System.out.println("Task not done yet...");
            Thread.sleep(500);
        }
        // 获取结果
        String result = future.get();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关闭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单线程的ExecutorService来执行异步任务。我们使用submit方法提交异步任务,并得到一个Future对象。然后,我们可以使用isDone()方法来判断任务是否完成,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等待片刻后再次检查。一旦任务完成,我们可以使用get()方法获取任务的结果。

2. 使用CompletableFuture

自Java 8起,Java提供了CompletableFuture类来更加方便地处理异步操作。CompletableFutureFuture的一个实现,同时也支持对未来结果的处理和组合。 下面是一个例子:

javaCopy cod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mpletableFutur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Async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定义异步任务
        CompletableFuture<String> future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2); // 模拟耗时操作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Async task completed";
        });
        // 判断任务是否完成
        while (!future.isDone()) {
            System.out.println("Task not done yet...");
            TimeUnit.MILLISECONDS.sleep(500);
        }
        // 获取结果
        String result = future.get();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supplyAsync方法创建了一个CompletableFuture对象,并定义了异步任务。然后,我们可以使用isDone()方法来判断任务是否完成。通过调用get()方法可以获取最终的结果。

当涉及到实际应用场景时,异步操作的一个常见用例是在Web应用中执行并行的HTTP请求以提高性能。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异步操作来执行多个HTTP请求,并在所有请求完成后进行处理。

javaCopy code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net.HttpURLConnection;
import java.net.URL;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
public class AsyncHttp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ist<Future<String>> futures = new ArrayList<>();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5);
        
        List<String> urls = List.of(
                "https://www.example.com/api1",
                "https://www.example.com/api2",
                "https://www.example.com/api3"
        );
        
        for (String url : urls) {
            Callable<String> task = () -> {
                return performRequest(url);
            };
            
            Future<String> future = executor.submit(task);
            futures.add(future);
        }
        
        executor.shutdown();
        
        for (Future<String> future : futures) {
            try {
                String result = future.get();
                System.out.println("Received response: " + resul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private static String performRequest(String url) throws IOException {
        HttpURL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ull;
        StringBuilder response = new StringBuilder();
        
        try {
            URL requestUrl = new URL(url);
            connection = (HttpURLConnection) requestUrl.openConnection();
            connection.setRequestMethod("GET");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onnection.getInputStream()));
            String line;
            
            while ((line = reader.readLine()) != null) {
                response.append(line);
            }
        } finally {
            if (connection != null) {
                connection.disconnect();
            }
            
            if (reader != null) {
                reader.close();
            }
        }
        
        return response.toString();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并为每个URL创建了一个异步任务。每个任务在自己的线程中执行HTTP请求,并返回响应结果。我们使用Future来跟踪每个任务的执行状态和结果。一旦所有任务都被提交,我们调用shutdown()方法关闭线程池,然后通过迭代每个Future对象,使用get()方法获取任务的结果。最后,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这里只是简单地打印出每个请求的响应。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是 Java 并发编程中的一个接口,它表示一个可调用的任务,可以在计算中返回一个值。与 Runnable 接口不同,Callable 接口的 call() 方法可以返回一个结果,并且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抛出受检异常。 Callable 接口定义了以下方法:

  • V call() throws Exception:执行任务并返回结果。可以抛出受检异常。
  •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比较该 Callable 与指定对象是否相等。
  • default <U> Callable<U> compose(Function<? super V, ? extends U> var1):将该 Callable 的结果应用于给定函数,并返回 Callable
  • default <V2> Callable<V2> andThen(Function<? super V, ? extends V2> var1):将给定函数应用于该 Callable 的结果,并返回新的 Callable
  • default Predicate<V> isEqual(Object var1):返回谓词,用于判断对象是否与这个 Callable 的结果相等。
  • default Supplier<V> toSupplier():返回将该 Callable 的结果作为值的供应商。 在实际应用中,Callable 接口常常与 ExecutorService 结合使用,通过将 Callable 对象提交给线程池来执行。线程池会返回一个 Future 对象,用于跟踪任务的执行状态和获取结果。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Callable 接口:
javaCopy cod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public class Callabl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Callable<Integer> task = () -> {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0; i++) {
                sum += i;
            }
            return sum;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Future<Integer> future = executor.submit(task);
        
        // 可以在此处执行其他任务
        
        Integer result = future.get(); // 获取任务的结果,会阻塞直到任务完成
        System.out.println("Sum: " + result);
        
        executor.shutdown();
    }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实现了 Callable 接口的任务,并将其提交给一个单线程的线程池来执行。我们通过 Future 对象来获取 Callable 任务的执行结果,其中 get() 方法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任务完成并返回结果。

总结

通过使用FutureCompletableFuture,我们可以方便地判断Java代码中异步操作的执行是否完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异步操作完成后获取结果,并且继续进行后续的操作。这种方式提高了代码的响应性和性能,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并发和异步任务。

相关文章
|
2月前
|
Java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快手小红书抖音留痕工具,自动留痕插件工具,java代码开源
这个框架包含三个核心模块:主操作类处理点赞评论、配置管理类和代理管理类。使用时需要配合
|
1月前
|
算法 IDE Java
Java 项目实战之实际代码实现与测试调试全过程详解
本文详细讲解了Java项目的实战开发流程,涵盖项目创建、代码实现(如计算器与汉诺塔问题)、单元测试(使用JUnit)及调试技巧(如断点调试与异常排查),帮助开发者掌握从编码到测试调试的完整技能,提升Java开发实战能力。
216 0
|
2月前
|
Java 机器人 API
tiktok群控脚本,养号关注私信点赞脚本插件,java代码分享
这个代码模拟了一个社交机器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包括登录、关注、点赞、私信等操作。请注意
|
2月前
|
Java 编译器 数据库连接
Java异常处理:写出更健壮的代码
Java异常处理:写出更健壮的代码
146 0
|
4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大数据大厂之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揭秘MySQL集群架构负载均衡核心算法:从理论到Java代码实战,让你的数据库性能飙升!
本文聚焦 MySQL 集群架构中的负载均衡算法,阐述其重要性。详细介绍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加权最少连接、随机、源地址哈希等常用算法,分析各自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提供 Java 语言代码实现示例,助力直观理解。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对理解和应用负载均衡算法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大数据大厂之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揭秘MySQL集群架构负载均衡核心算法:从理论到Java代码实战,让你的数据库性能飙升!
|
2月前
|
安全 Java 测试技术
Java 项目实战中现代技术栈下代码实现与测试调试的完整流程
本文介绍基于Java 17和Spring技术栈的现代化项目开发实践。项目采用Gradle构建工具,实现模块化DDD分层架构,结合Spring WebFlux开发响应式API,并应用Record、Sealed Class等新特性。测试策略涵盖JUnit单元测试和Testcontainers集成测试,通过JFR和OpenTelemetry实现性能监控。部署阶段采用Docker容器化和Kubernetes编排,同时展示异步处理和反应式编程的性能优化。整套方案体现了现代Java开发的最佳实践,包括代码实现、测试调试
115 0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Java
Java 面试资料中相关代码使用方法与组件封装方法解析
这是一份详尽的Java面试资料代码指南,涵盖使用方法与组件封装技巧。内容包括环境准备(JDK 8+、Maven/Gradle)、核心类示例(问题管理、学习进度跟踪)、Web应用部署(Spring Boot、前端框架)、单元测试及API封装。通过问题库管理、数据访问组件、学习进度服务和REST接口等模块化设计,帮助开发者高效组织与复用功能,同时支持扩展如用户认证、AI推荐等功能。适用于Java核心技术学习与面试备考,提升编程与设计能力。资源链接:[点此下载](https://pan.quark.cn/s/14fcf913bae6)。
92 6
Java 面试资料中相关代码使用方法与组件封装方法解析
|
2月前
|
SQL Java 数据库连接
Java 期末考试救急必备涵盖绝大多数核心考点及五大类经典代码助你过关
本文为Java期末考试复习指南,涵盖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异常处理、文件操作、数据库连接五大核心考点,提供详细解析与实用代码示例,助力快速掌握重点,高效备考,轻松应对考试。
66 0
|
3月前
|
Java 调度 流计算
基于Java 17 + Spring Boot 3.2 + Flink 1.18的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核心代码
这是一套基于Java 17、Spring Boot 3.2和Flink 1.18开发的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核心代码。系统涵盖多协议设备接入(支持OPC UA、MQTT等12种工业协议)、实时异常检测(Flink流处理引擎实现设备状态监控)、强化学习调度(Q-Learning算法优化资源分配)、三维可视化(JavaFX与WebGL渲染实验室空间)、微服务架构(Spring Cloud构建分布式体系)及数据湖建设(Spark构建实验室数据仓库)。实际应用中,该系统显著提升了设备调度效率(响应时间从46分钟降至9秒)、设备利用率(从41%提升至89%),并大幅减少实验准备时间和维护成本。
23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