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19.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简介: LeetCode 19.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题目

给你一个链表,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并且返回链表的头结点。

输入:head = [1,2,3,4,5], n = 2

输出:[1,2,3,5]

详见:19.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思路

  1. 遍历单指针,重点是理解虚拟节点dummy;在链表的头部放入一个哨兵,然后连上head节点,把head节点当做普通节点放心使用;
ListNode* dummy=new ListNode(0, head);

让它的指针指向链表的头节点,这样在删除节点的时候不需要判断是头结点;

这里new dummy的含义:dummy->val = 0, dummy->next = head;

即:数据域为0,指针域指向链表的头结点

第一次遍历统计链表中的元素个数 i;

遍历到第 i-n+1 个节点时,它的下一个节点就是我们需要删除的节点;

将下一个节点与第n个结点的后继结点相连;删除哨兵即空的头节点,返回链表。

  1. 快慢指针,快指针比慢指针先前进n个节点;当fast遍历到链表的末尾(即fast为空指针)时,slow恰好指向倒数第 n个节点。

在对链表进行操作时,一种常用的技巧是添加一个哑节点(dummy node),它的 \textit{next}next 指针指向链表的头节点。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需要对头节点进行特殊的判断了。

例如,在本题中,如果我们要删除节点 yy,我们需要知道节点 yy 的前驱节点 xx,并将 xx 的指针指向 yy 的后继节点。但由于头节点不存在前驱节点,因此我们需要在删除头节点时进行特殊判断。但如果我们添加了哑节点,那么头节点的前驱节点就是哑节点本身,此时我们就只需要考虑通用的情况即可。

特别地,在某些语言中,由于需要自行对内存进行管理。因此在实际的面试中,对于「是否需要释放被删除节点对应的空间」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和面试官进行积极的沟通以达成一致。

来源:力扣(LeetCode)

代码

方法一: 遍历单指针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NthFromEnd(ListNode* head, int n) {
         ListNode* dummy=new ListNode(0, head);
        int i = 0;
        ListNode* countnode = head;
        for(;countnode!=nullptr && countnode->next!=nullptr;i++){
            countnode = countnode->next;
        }
        ListNode* cur = dummy;
        for(int j = 0;j < (i-n+1);j++){
            cur = cur->next;
        }
        cur->next = cur->next->next;
        ListNode* ans = dummy->next;
        delete dummy;
        return ans;
    }
};

方法二:快慢指针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NthFromEnd(ListNode* head, int n) {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ListNode* slow = dummy;
        for(int i = 0; i < n; i++){
            fast = fast->next;
        }
        while(fast){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
        }
        slow->next = slow->next->next;
        ListNode* ans = dummy->next;
        delete dummy;
        return ans;
    }
};


目录
相关文章
【力扣】-- 移除链表元素
【力扣】-- 移除链表元素
138 1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 ,面试题 02.07. 链表相交
1.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通过引入虚拟头结点,使所有节点都能采用统一的交换逻辑,避免对头结点单独处理。 2.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利用双指针技巧,让快慢指针保持N个节点的距离,当快指针到达末尾时,慢指针正好指向待删除节点的前一个节点。 3. **链表相交**:先计算两链表长度并调整起点,确保从相同距离末尾的位置开始遍历,从而高效找到相交节点或确定无交点。 以上方法均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上进行了优化,适合用于理解和掌握链表的基本操作及常见算法设计思路。
|
算法
【❤️算法笔记❤️】-每日一刷-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个结点
【❤️算法笔记❤️】-每日一刷-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个结点
219 1
|
6月前
|
算法 Go
【LeetCode 热题100】23:合并 K 个升序链表(详细解析)(Go语言版)
本文详细解析了 LeetCode 热题 23——合并 K 个升序链表的两种解法:优先队列(最小堆)和分治合并。题目要求将多个已排序链表合并为一个升序链表。最小堆方法通过维护节点优先级快速选择最小值,;分治合并则采用归并思想两两合并链表。文章提供了 Go 语言实现代码,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链表操作与算法设计。
204 10
|
11月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链表的中间结点
【10月更文挑战第24天】链表的中间结点是链表操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快慢指针法等方法可以高效地找到它。中间结点在数据分割、平衡检测、算法应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编程中,理解和掌握寻找中间结点的方法对于解决链表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240 1
LeetCode第二十四题(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这篇文章介绍了LeetCode第24题的解法,即如何通过使用三个指针(preNode, curNode, curNextNode)来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并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
132 0
LeetCode第二十四题(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剑指offer)18、删除链表的节点—22、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25、合并两个排序的链表—52、两个链表的第一个公共节点(2021.12.07)
(剑指offer)18、删除链表的节点—22、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25、合并两个排序的链表—52、两个链表的第一个公共节点(2021.12.07)
142 0
|
索引
力扣(LeetCode)数据结构练习题(3)------链表
力扣(LeetCode)数据结构练习题(3)------链表
247 0
|
存储 SQL 算法
LeetCode力扣第114题:多种算法实现 将二叉树展开为链表
LeetCode力扣第114题:多种算法实现 将二叉树展开为链表
|
存储 SQL 算法
LeetCode 题目 86:分隔链表
LeetCode 题目 86:分隔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