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自己量产项目上的集成测试软件MTTEST

简介: 分享一个自己量产项目上的集成测试软件MTTEST

分享一个刚毕业的时候写的一个量产测试工具吧,采用的是C语言来编写,刚开始应用在Linux和Android平台上,后面通过移植也用在单片机上,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让我们来看看怎么回事。


一、主程序源码分析

int main(void)
{
  s32 i ;
  //初始化测试系统
  INIT_TEST_SYSTEM();
  //定义头指针,初始化头节点
  INIT_WORK(work_node);
  for(i = ZERO ; i < NR(work_Register) ; i++) 
  {
    //实现工作任务的注册
    REGISTER_WORK(work_node , create_cwork(work_Register[i].work_num ,work_Register[i].work_name , work_Register[i].work_handler));
  }
  //调度工作任务,编号从小到大排序
  SCHEDULING_WORK(work_node,Positive,NR(work_Register));
  while(True)
  {
    ;
  }
  DESTROY_WORK(work_node,work_Register);
  return SUCCESS ;
}

这段程序的核心框架由四部分组成:

  • INIT_WORK
  • REGISTER_WORK
  • SCHEDULING_WORK
  • DESTROY_WORK

如果你不去追,你可能以为这是四个定义好的函数,别被它的表面欺骗了,其实它们是宏,宏的下面一级才是函数的实现:

#define __INIT_WORK(_work)            \
do{                            \
        _work =Init_cwork(_work);        \
}while(0)
#define INIT_WORK(work_node) \
     _work work_node = NULL ; \
    __INIT_WORK(work_node);
#define REGISTER_WORK(__work,new_work) \
Register_work_fuc(__work,new_work);
#define SCHEDULING_WORK(work_node,direction,array_size) \
Run_Priority_work(work_node,direction,array_size);
#define DESTROY_WORK(work_node,array) \
        work_node =Destroy_work(work_node ,array);

各个子函数的实现:

//初始化一个子任务
_work Init_cwork();
//创建一个子任务
_work create_cwork(s32 work_num,pchar work_name ,work_fun work_fuc);
//注册子任务
No_returnRegister_work_fuc(_work __work,_work new_work);
//查找子任务的编号
s32 Find_Work_Num(_work headler,s32 work_num);
//查找子任务的名称
pchar Find_Work_Name(_work headler,pchar work_name);
//执行子任务----根据任务名称来执行
s32 Run_work_for_work_name(_work headler,pchar work_name);
//销毁一个子任务
s32 Destroy_cwork(_work headler,pchar work_name);
//销毁全部任务
_work Destroy_work(_work headler,_work array);
//工作优先级调度执行--->工作编号小的优先级高,依次类推
s32 Run_Priority_work(_work handler,s32 direction,const s32 work_array_size);

通过宏调用各个子函数完成任务的初始化,注册、执行、销毁,这个过程是由一个链表来实现的:

typedefstruct __Work
{
//任务编号
//根据任务编号决定工作任务的优先级
//编号越小,优先级越高
    s32 work_num ;
//任务名称
    pchar work_name ;
//根据相应的任务名称,处理相应的任务
  void(*work_handler)(int);
struct __Work *next;
}work;
typedef work * _work ;

由于这是一个集成测试工具,所以存在着任务的并行执行,所以当执行一个任务的时候其实就创建了一条线程,这个过程是在Run_Priority_work里实现的。

s32 Run_Priority_work(_work handler,s32 direction,const s32 work_array_size)
{
  s32 count = 0 ;
  s32 i ;
  assert(handler != NULL);
  _work temp = handler->next ;
  s32 Curent_node_Array[work_array_size];
  while(temp != NULL){
    Curent_node_Array[count] = temp->work_num ;
    temp = temp->next ;
    if(count < work_array_size)
      count++ ;
  }
  Sort_work_num(Curent_node_Array,NR(Curent_node_Array),direction) ;
  for(i = 0 ; i < NR(Curent_node_Array) ; i++)
    Run_work_for_work_num(handler,Curent_node_Array[i]);
  return SUCCESS ;
}

核心的部分也就这些了,接下来讲讲怎么用吧。

二、使用MTTEST实现并行测试项


main.c的代码一句都不用动,如果你要添加一个并行的测试项目,只需要在结构体数组里声明好,定义好测试任务函数就可以了,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按键测试
intTpad_Key_Test(int work_num);
//Gsensor测试
intTpad_Gsensor_Test(int work_num);
//时钟测试
int RTC_Test(int work_num);
//电池电量测试
intBattery_Capacity_Test(int work_num);
//电池状态测试
intBattery_Status_Test(int work_num);
//内存测试
int DDR_Test(int work_num);
//EMMC测试
int EMMC_Test(int work_num);
//SD卡测试
int SD_Test(int work_num);
//WIFI MAC地址读取测试
int NVRAM_WIFI_MAC_ADDRESS_READ_TEST(int work_num);
//WIFI ssid获取测试
int WIFI_SSID_Test(int work_num);
//LCD RGB测试
int LCD_Test(int work_num);
//初始化测试系统
int INIT_TEST_SYSTEM();
//Camera旋转按键测试
int camera_rotate_test(int work_num);
//结构体数组描述:
/*
    ep:
    {1,"LCD_Test",LCD_Test},
    1表示任务编号,同时也表示在LCD的哪一行进行显示
    "LCD_Test"表示任务名称
    LCD_Test表示任务执行函数
*/
work work_Register[]=
{
{1,"Tpad_Key_Test",Tpad_Key_Test},
{2,"Tpad_Gsensor_Test",Tpad_Gsensor_Test},
{3,"RTC_Test",RTC_Test},
{4,"Battery_Capacity_Test",Battery_Capacity_Test},
{5,"Battery_Status_Test",Battery_Status_Test},
{6,"DDR_Test",DDR_Test},
{7,"EMMC_Test",EMMC_Test},
{8,"SD_Test",SD_Test},
{9,"NVRAM_WIFI_MAC_ADDRESS_READ_TEST",NVRAM_WIFI_MAC_ADDRESS_READ_TEST},
{10,"WIFI_SSID_Test",WIFI_SSID_Test},
#ifndef __PLAN_A
{11,"camera_rotate_test",camera_rotate_test},
#endif
{12,"LCD_Test",LCD_Test},
};

预知详情,请详细看看我分享的项目代码,注释很详细。

三、分享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PjS2r1-JgmzhF1nFhc0Kg
提取码:dlv3

往期分享

分享一个非常有用且简单C语言测试框架

C语言strstr函数解析自定义协议参数

深入浅出剖析C语言函数指针与回调函数

C语言数组结合位运算实战-位移与查表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Burp Suite Professional 2025.5 for macOS x64 & ARM64 - 领先的 Web 渗透测试软件
Burp Suite Professional 2025.5 for macOS x64 & ARM64 - 领先的 Web 渗透测试软件
155 3
|
2月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springboot项目集成dolphinscheduler调度器 实现datax数据同步任务
springboot项目集成dolphinscheduler调度器 实现datax数据同步任务
312 2
|
2月前
|
分布式计算 Java 大数据
springboot项目集成dolphinscheduler调度器 可拖拽spark任务管理
springboot项目集成dolphinscheduler调度器 可拖拽spark任务管理
128 2
|
2月前
|
物联网 Linux 开发者
快速部署自己私有MQTT-Broker-下载安装到运行不到一分钟,快速简单且易于集成到自己项目中
本文给物联网开发的朋友推荐的是GMQT,让物联网开发者快速拥有合适自己的MQTT-Broker,本文从下载程序到安装部署手把手教大家安装用上私有化MQTT服务器。
770 5
|
2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Spring
简单学Spring Boot | 博客项目的测试
本内容介绍了基于Spring Boot的博客项目测试实践,重点在于通过测试驱动开发(TDD)优化服务层代码,提升代码质量和功能可靠性。案例详细展示了如何为PostService类编写测试用例、运行测试并根据反馈优化功能代码,包括两次优化过程。通过TDD流程,确保每项功能经过严格验证,增强代码可维护性与系统稳定性。
131 0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测试技术
UAT测试排程工具深度解析:让验收测试不再失控,项目稳稳上线
在系统交付节奏加快的背景下,“测试节奏混乱”已成为项目延期的主因之一。UAT测试排程工具应运而生,帮助团队结构化拆解任务、清晰分配责任、实时掌控进度,打通需求、测试、开发三方协作闭环,提升测试效率与质量。本文还盘点了2025年热门UAT工具,助力团队选型落地,告别靠表格和群聊推进测试的低效方式,实现有节奏、有章法的测试管理。
|
4月前
|
安全 测试技术 Linux
Flawnter 5.9.1 (macOS, Linux, Windows) - 应用程序安全测试软件
Flawnter 5.9.1 (macOS, Linux, Windows) - 应用程序安全测试软件
133 2
Flawnter 5.9.1 (macOS, Linux, Windows) - 应用程序安全测试软件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Burp Suite Professional 2025.5 for Windows x64 - 领先的 Web 渗透测试软件
Burp Suite Professional 2025.5 for Windows x64 - 领先的 Web 渗透测试软件
215 4
Burp Suite Professional 2025.5 for Windows x64 - 领先的 Web 渗透测试软件
|
3月前
|
测试技术
软考软件测评师大题——案例分析之白盒测试
历年下午案例试题一固定考察白盒测试,主要包含三大核心问题:推导逻辑条件、绘制控制流图及计算环路复杂度、确定线性无关路径集合。内容涵盖覆盖层级标准(语句、分支、判定、条件覆盖等)、控制流图构建规范(顺序、分支、循环结构转换原则)、环路复杂度计算公式以及线性无关路径生成方法。通过典型题型示例解析,如代码路径分析与验证指标,帮助考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