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进制转换---数值转换

简介: 数据结构实验---进制转换---数值转换

[toc]

写在前面

数据结构的实现是多种多样的,在本篇实现多种数据结构的过程中会尽可能的使用动态内存的形式,避免使用宏定义的形式,宏定义的形式是很老旧的版本,在实际运用中很少使用,掌握动态运用内存是必备的技能

对于二叉树的遍历创建方法有多种多样,这里使用的是leetcode等平台力荐的递归形式,递归完成二叉树遍历是较为标准和简单的方式

如果对二叉树的遍历不熟悉,最好优先复习二叉树是如何进行递归遍历和创建的

数据结构---手撕图解二叉树

assert函数仅仅是编写代码时便于调试所加,可以删除,不会造成影响

下载链接

实验三Gitee
实验四Gitee

数制转换

问题描述

将十进制数N和其他d进制数之间进行转换是计算机实现计算的基本问题,解决方案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除d取余法。例如,(1348)10=(2504)8,其转化过程如下所示:

          N             N div 8            N mod 8
         1348            168                4
         168             21                 0
         21              2                  5
         2               0                  2

从中可以看出,最先产生的余数4是转换结果的最低位,这正好符合栈的“后进先出”的特性。所以可以用顺序栈来模拟这个过程。

题目解析

很简单的题,写一个栈入余数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超过十进制的数有字母的参与,因此可以提前写一个数组,然后把栈内元素当成下标,再用下标元素访问数组内元素,就可以达到输出数字和字母的效果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assert.h>
#include <stdbool.h>

//1. 将十进制数N和其他d进制数之间进行转换是计算机实现计算的基本问题,解决方案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除d取余法。
// 例如,(1348)10 = (2504)8,其转化过程如下所示:
//N             N div 8            N mod 8
//1348            168                4
//168             21                 0
//21              2                  5
//2               0                  2
//从中可以看出,最先产生的余数4是转换结果的最低位,这正好符合栈的“后进先出”的特性。所以可以用顺序栈来模拟这个过程。

typedef int S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
{
   
    STDataType* a;
    int capacity;
    int top;
}Stack;

void StackInit(Stack* pst)
{
   
    pst->a = (STDataType*)malloc(sizeof(STDataType) * 4);
    if (pst->a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return;
    }
    pst->capacity = 4;
    pst->top = 0;
}

STDataType StackTop(Stack* pst)
{
   
    assert(pst);
    assert(pst->top);
    return pst->a[pst->top - 1];
}

void StackPop(Stack* pst)
{
   
    assert(pst);
    assert(pst->top);
    pst->top--;
}

void StackPush(Stack* pst, STDataType x)
{
   
    assert(pst);
    if (pst->capacity = pst->top)
    {
   
        STDataType* tmp = NULL;
        int newcapacity = pst->capacity * 2;
        tmp = (STDataType*)realloc(pst->a, sizeof(STDataType) * newcapacity);
        if (tmp == NULL)
        {
   
            perror("realloc fail");
            return;
        }
        pst->a = tmp;
        pst->capacity = newcapacity;
    }
    pst->a[pst->top] = x;
    pst->top++;
}

bool StackEmpty(Stack* pst)
{
   
    if (pst->top == 0)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被除数 dividend 
//除数   divisor 
//商     result
//余数     remainder

void Calculate(Stack* pst, int dividend, int divisor)
{
   
    int remainder;
    while (dividend)
    {
   
        remainder = dividend % divisor;
        StackPush(pst, remainder);
        dividend = dividend / divisor;
    }
}

void Print(Stack* pst, int dividend, int divisor)
{
   
    char array[16] = {
    '0', '1','2','3','4','5','6','7','8','9','A','B','C','D','E','F' };
    printf("%d(10)=", dividend);
    while (!StackEmpty(pst))
    {
   
        printf("%c", array[StackTop(pst)]);
        StackPop(pst);
    }
    printf("(8)\n");
}

int main()
{
   
    int dividend = 1348;
    printf("输入十进制数->");
    scanf("%d", &dividend);
    int divisor = 8;
    printf("输入要改变的进制数->");
    scanf("%d", &divisor);
    Stack st;
    StackInit(&st);
    Calculate(&st, dividend, divisor);
    Print(&st, dividend, divisor);
    return 0;
}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数据结构实验之排序六:希尔排序
数据结构实验之排序六:希尔排序
|
10月前
|
存储 算法 编译器
数据结构实验之矩阵的运算器(二维数组)
本实验旨在通过团队合作,掌握数组和矩阵相关运算的代码实现,包括矩阵的加减、数乘、转置、乘法、n次方及行列式的计算。实验过程中,成员们需分工协作,解决编程难题,最终实现一个功能完备的矩阵计算器。通过本实验,不仅锻炼了编程能力,还加深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155 4
|
10月前
数据结构实验之串模式匹配问题
本实验旨在掌握串模式匹配技术,通过创建文本文件、实现单词计数与定位功能,最终构建一个包含文件建立、单词统计与定位、程序退出等选项的主菜单,以增强对字符串处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136 4
|
10月前
|
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之最长公共子序列
本实验旨在通过编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串的基本概念及求解最长公共子序列的算法。实验内容包括使用动态规划方法设计并实现算法,以找出给定两序列的最大公共子序列。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通过构建状态矩阵和回溯路径来找到解决方案。实验总结指出,`memset()`函数用于内存初始化,且对于特定输入,程序能正确输出最长公共子序列之一。
154 4
|
10月前
|
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之操作系统打印机管理器问题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现操作系统中的打印机管理器问题,掌握队列的基本操作如入队、出队等,利用队列的先进先出特性解决先申请先打印的问题。实验包括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打印队列内容等功能,并通过菜单式界面进行交互。实验结果显示基本功能可正常执行,但在连续操作时存在执行失败的情况,需进一步优化。
137 4
|
10月前
|
存储 算法 Perl
数据结构实验之链表
本实验旨在掌握线性表中元素的前驱、后续概念及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算法,并分析时间复杂度,理解链表特点。实验内容包括循环链表应用(约瑟夫回环问题)、删除单链表中重复节点及双向循环链表的设计与实现。通过编程实践,加深对链表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62 4
|
存储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Python学习篇】Python实验小练习——高级数据结构(五)
【Python学习篇】Python实验小练习——高级数据结构(五)
148 1
|
存储 算法 数据挖掘
数据结构实验||约瑟夫环
数据结构实验||约瑟夫环
106 0
|
10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之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知识
本实验旨在复习C语言中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具体编程任务加深理解。任务包括输出100以内所有素数、逆序排列一维数组、查找二维数组中的鞍点、利用指针输出二维数组元素,以及使用结构体和共用体处理教师与学生信息。每个任务不仅强化了基本语法的应用,还涉及到了算法逻辑的设计与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任务。
194 4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实验基础
本实验旨在掌握二叉树的基本特性和遍历算法,包括先序、中序、后序的递归与非递归遍历方法。通过编程实践,加深对二叉树结构的理解,学习如何计算二叉树的深度、叶子节点数等属性。实验内容涉及创建二叉树、实现各种遍历算法及求解特定节点数量。
24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