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这篇文章继续介绍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今天的主角是——栈。
听到栈这个名词,想必大家会想起来之前所讲的操作系统的内存区域划分中的栈,但是要注意今天要讲到的栈和操作系统中的栈是两个概念(毕竟是两个学科的),可不能傻傻分不清哦。
一、栈
数据结构中的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栈的一端进行数据的插入和删除操作,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
因为栈的这个特性,所以栈中的元素遵循后进先出(LIFO)原则。
对栈的操作有以下两种:
压栈:向栈中插入元素(也叫入栈、进栈),在栈顶插入
出栈:删除栈中的元素,在栈顶删除
二、栈应该如何实现
1.顺序表or链表
我们根据之前的知识可以知道要实现栈可以使用数组或者链表,但是究竟哪个更好呢?还是得综合分析一下它们基于栈的特性哪个更有优势。
因为栈的插入和删除都是在栈顶,正好符合顺序表尾删和尾插效率高这一特性,同时也结合顺序表的其他优点,对比可以看出使用顺序表更优。所以我们就用数组结构来实现栈。
2.静态or动态
让我们先看看,静态栈的定义:
#define N 10 typedef int StackNode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 { StackNodeType a[N];//栈存储数据的数组 int top;//栈顶的下标 }Stack;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无法预料究竟会有多少个数据需要被处理(即,不确定N定义为多少合适,定义多了,会浪费空间;定义少了,又可能放不下数据),所以动态的栈更好,因此我们本次实现的是动态的栈。
三、栈的实现
1.栈的声明
typedef int StackNode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栈的定义 { StackNodeType* s;//栈存储数据所用的数组 int top;//栈顶 int capacity;//容量 }Stack;
2.接口(声明)
//初始化栈 void StackInit(Stack* ps); //销毁栈 void StackDestory(Stack* ps); //入栈 void StackPush(Stack* ps, StackNodeType x); //出栈 void StackPop(Stack* ps); //获取栈顶元素 StackNodeType StackTop(Stack* ps); //获取栈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StackSize(Stack* ps); //检测栈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返回1,如果不为空返回0) bool StackEmpty(Stack* ps);
3.接口的实现
初始化栈
void StackInit(Stack* ps) { ps->s = NULL; ps->top = ps->capacity = 0;//初始化栈顶和容量(按照这个写法,则top是栈顶元素的下一个位置),如果要改为第二种情况,则应该是ps->top = -1 ;ps->capacity = 0; }
为什么说top是栈顶元素的下一个位置呢?
想必通过上面的分析图大家就能够理解了,至于具体实现时,到底使用哪种情况,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注意:不同的情况会对其他接口的实现有一些影响,之后具体位置我也会说明的)本次实现是选择第一种情况。
销毁栈
void StackDestory(Stack* ps)//使用完栈要将它销毁,否则会产生内存泄漏问题 { assert(ps); free(ps->s); ps->s = NULL; ps->capacity = ps->top = 0;//第二种情况改为ps->capacity = 0 ; ps->top = -1; }
获取栈顶元素
StackNodeType StackTop(Stack* ps) { assert(ps); assert(!StackEmpty(ps)); return ps->s[ps->top-1];//第二种情况改为return ps->s[ps->top]; }
获取栈中有效元素个数
int StackSize(Stack* ps) { assert(ps); return ps->top; }
入栈
void StackPush(Stack* ps, StackNodeType x) { assert(ps); //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if (ps->top == ps->capacity) { int newcapacity = (ps->capacity == 0) ? 4 : (2 * (ps->capacity)); StackNodeType* temp = (StackNodeType*)realloc(ps->s, newcapacity*sizeof(StackNodeType)); if (temp) { ps->s = temp; ps->capacity = newcapacity; } } ps->s[ps->top] = x; ps->top++; }
出栈
void StackPop(Stack* ps) { assert(ps); assert(!StackEmpty(ps));//判断栈是否为空 ps->top--; }
检测栈是否为空
(如果为空返回1,如果不为空返回0)
bool StackEmpty(Stack* ps) { return ps->top == 0;//如果之前选择第二种情况,此处相应改为return ps->top == -1;即可。 }
注意:使用某些库函数时要记得包含它对应的头文件,我也给大家整理了本次所需要的头文件。
#include<stdio.h> //printf #include<stdbool.h> //bool #include<stdlib.h> //realloc #include<assert.h> //assert
4.主函数(测试)
测试栈的相应功能,以下是我使用的主函数,大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测试其他的测试用例。
void test()//测试栈 { Stack ps; StackInit(&ps);//初始化 StackPush(&ps, 1);//入栈 StackPush(&ps, 2); StackPush(&ps, 3); StackPush(&ps, 4); StackPush(&ps, 5); StackPush(&ps, 6); StackPop(&ps);//出栈 StackPop(&ps); StackPop(&ps); //打印栈中元素(实际上遍历一遍栈中的元素就是出栈,将栈顶元素出栈) while (!StackEmpty(&ps)) { printf("%d ", StackTop(&ps)); StackPop(&ps); } printf("\n"); StackDestory(&ps);//销毁栈 } int main() { test(); return 0; }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介绍了数据结构中的栈,对栈的概念以及它的具体实现都进行了讲解。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根据作者所写思路(注释)自行实现栈。
本文作者目前也是正在学习数据结构的知识,如果文章中的内容有错误或者不严谨的部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出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问、交流。
最后,如果本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的话,也希望可以多多支持作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