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完同学们的分享和老师的讲解,加上之前对三个工厂知识的积累,我对
三个工厂方法的理解回归了最开始的定义,简练而精辟。工厂主要分为: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
定义一个工厂类,它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因为在简单工厂模式中用于创建实例的方法是静态(static)方法,因此简单工厂模式又被称为静态工厂方法(Static Factory Method)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它虽不属于GoF 23种设计模式,但在软件开发中应用也较为频繁,通常将它作为学习其他工厂模式的入门。简单工厂模式的实质是由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动态决定应该创建哪一个产品类(这些产品类继承自一个父类或接口)的实例。
简单工厂虽然简单,但当系统中需要引入新产品时,由于静态工厂方法通过所传入参数的不同来创建不同的产品,这必定要修改工厂类的源代码,将违背“开闭原则”,如何实现增加新产品而不影响已有代码?工厂方法模式应运而生。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工厂方法模式让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工厂方法模式又简称为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又可称作虚拟构造器模式(Virtual Constructor Pattern)或多态工厂模式(Polymorphic Factory Pattern)。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类创建型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抽象工厂模式又称为Kit模式,它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抽象工厂模式为创建一组对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与工厂方法模式相比,抽象工厂模式中的具体工厂不只是创建一种产品,它负责创建一族产品。
总结:
正如老师带给我们的故事:简单工厂是师母给师傅做饭,当我们的需求增大时,需要请一个厨师来帮忙,工厂方法模式就像我们和厨师的关系,提出做饭和做饭不在一起执行,将需求和实现分开。而当我们想吃不同口味的水煮鱼和红烧肉时,抽象工厂模式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