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架构】Cloudstack 与 OpenStack:哪个更适合您?

简介: 【私有云架构】Cloudstack 与 OpenStack:哪个更适合您?

创建云管理平台是因为云计算几乎已成为大多数日常业务使用的必需品。CloudStack 与 OpenStack 之争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在控制大量数据的高级云管理平台之间进行选择。

对于许多组织而言,重要的一步是实施逻辑云管理,该管理拥有许多用于控制各种工作负载的选项。让我们看看 Openstack 和 Cloudstack 的各个方面,以进行适当的比较。

什么是 OpenStack?

OpenStack 是一个开源云管理平台,可控制整个数据中心的大量存储和网络资源。它最初是 Rackspace 托管服务提供商和 NASA 的一个联合项目。

OpenStack 旨在管理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类型的云计算。它由大量组件组成,涵盖了 IaaS 平台用户的所有需求。

OpenStack 平台的一些主要组件包括:

  • Horizon
  • Nova
  • Neutron
  • Glace
  • Cinder
  • Swift

OpenStack 使用自己的 API 进行所有操作。OpenStack 通常使用 Python 编程语言。RabbitMQ 用于组件之间的通信。数据库控制由 MySQL 或其他兼容的数据库服务器(如 MariaDB 或 Galera)处理。

OpenStack 的优势

 

  • 极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没有太多的先决条件。
  • 您可以从具有 Internet 连接的设备访问云服务。
  • 统一标准。
  • 没有访问位置限制。
  • 可升级的性能和存储。

 

OpenStack 的缺点

 

  • 缺乏任何有组织的支持。
  • XEN 和 KVM 是主要支持的虚拟机管理程序,这可能会导致在某些虚拟化解决方案的集成过程中出现问题。

什么是CloudStack ?

Apache CloudStack 是一个开源 IaaS 平台,它的创建是为了独立于特定的虚拟机管理程序,提供服务和虚拟机的高可用性,并对不同的 API 开放。这是一个由 Citrix 使用 Apache 许可证执行的项目。

CloudStack 项目主要使用 Java 编程语言编写,它使用 RabbitMQ 进行组件之间的通信,并使用 MySQL 作为数据库服务器。CloudStack 支持广泛的管理程序,例如:

  • LXC
  • KVM
  • XenServer
  • VMware

除了自己的 API,CloudStack 还支持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以及开放云计算接口 (OCCI),这是一组通过开放网格论坛 (OGF) 提供的规范。

CloudStack 的优势

 

  • 您可以为用户帐户设置配额和资源限制。
  • 它为最终用户创造了完全控制数据的体验。
  • 它正在积极致力于修复错误。
  • 它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 它有可靠的文档。

CloudStack的缺点

 

  • 服务器日志不友好。
  • 卷大小限制。
  • 报告了未记录的错误,这些错误有时会危及整个基础架构。
  • 升级并不简单。

CloudStack 与 OpenStack – 企业采用私有云

Flexera 进行的一项调查由来自不同组织和公司(主要来自美国)的 786 名云计算专家组成。报告显示,31% 的公司积极使用 OpenStack(自 2019 年以来增加了 3%),27% 处于测试阶段(自 2019 年以来增加了 14%),12% 计划在未来实施(增加 4%)自 2019 年以来)。

14% 的公司正在使用 CloudStack(自 2019 年以来百分比相同),22% 仍在测试中(自 2019 年以来增加了 13%),14% 计划在未来使用它(自 2019 年以来增加 9%)。

Cloudstack 与 Openstack - 正面交锋

既然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 OpenStack 和 CloudStack,让我们总结一下主要的区别和相似之处,这些区别和相似之处可以帮助您确定哪个更适合您。

 


CloudStack OpenStack
安装 很简单,他们提供了自己的存储库并有一个很好的安装指南。 不是那么简单,而是高度可定制的。有很多选择,自动化几乎不存在,它需要广泛的配置。
用户界面 用户友好,它基于 Jquery 和 JSP。 也是用户友好的,但它基于 Python Django 框架。
网络 使用基本网络模型(安全组)和基于 Vlan 的高级模型。 使用平面 DHCP 和 Vlan DHCP 模式。
存储 分为初级和次级。 使用块存储 (Cinder) 和对象存储 (Swift)。
安全 基线 Vlan 安全性和提供网络流量监控和过滤的虚拟防火墙。 使用 Keystone,它提供 API 客户端和服务发现的身份验证。
部署 部署起来很简单。 需要 Puppet 或 Chef 配置自动化工具来执行可靠的云部署自动化。

 

结论

这种比较的获胜者并不重要,因为始终可以移动您的私有云。通过准确的管理,可以拆除并重新创建服务器。虽然过去两年对这两种云管理平台的兴趣不断上升,但调查分析告诉我们,OpenStack 目前更受欢迎。

最终决定将取决于您项目的开发需求。Liquid Web 在我们的托管云服务器产品中采用了 OpenStack 技术。您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的销售团队,讨论您的需求以及云服务器如何增强您的业务。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存储 API 虚拟化
OpenStack私有云裸机物理服务器角色规划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企业私有云通常由管理节点、控制节点、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组成的物理服务器集群构成
|
8月前
|
存储 安全 文件存储
私有云系统生态选型与架构整合实战
私有云系统生态选型与架构整合实战
|
12月前
|
小程序 安全 Java
智慧校园电子班牌系统全套源码,前后端分离架构,SaaS云平台,私有云部署
智慧校园电子班牌系统全套源码包含:电子班牌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考勤人脸刷卡管理系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请假管理系统、电子班牌发布系统、校务管理系统、小程序移动端、教师后台管理系统、SaaS运营云平台。 前后端分离架构,SaaS云平台,私有云部署。 1、使用springboot框架Java+vue2 2、数据库MySQL5.7 3、移动端小程序使用小程序原生语言开发 4、电子班牌固件安卓7.1;使用Java Android原生 5、elmentui ,Quartz,jpa,jwt
智慧校园电子班牌系统全套源码,前后端分离架构,SaaS云平台,私有云部署
|
分布式计算 安全 前端开发
【私有云架构】Openstack VS CloudStack:比较异同
【私有云架构】Openstack VS CloudStack:比较异同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Kubernetes
【云管理系统】CloudStack 与 OpenStack 比较——选择云管理系统之前需要了解的内容
【云管理系统】CloudStack 与 OpenStack 比较——选择云管理系统之前需要了解的内容
|
4天前
|
运维 负载均衡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技术之云原生微服务
微服务模式将后端单体应用拆分为松耦合的多个子应用,每个子应用负责一组子功能。这些子应用称为“微服务”,多个“微服务”共同形成了一个物理独立但逻辑完整的分布式微服务体系。这些微服务相对独立,通过解耦研发、测试与部署流程,提高整体迭代效率。此外,微服务模式通过分布式架构将应用水平扩展和冗余部署,从根本上解决了单体应用在拓展性和稳定性上存在的先天架构缺陷。但也要注意到微服务模型也面临着分布式系统的典型挑战:如何高效调用远程方法、如何实现可靠的系统容量预估、如何建立负载均衡体系、如何面向松耦合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如何面向大规模复杂关联应用的部署与运维。
20 4
|
4天前
|
敏捷开发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将深入剖析微服务架构中的关键组件——API网关,探讨其设计理念、核心功能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我们将从API网关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展开对其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监控日志等方面的详细讨论,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高效地实现和管理一个稳定的API网关。
|
4天前
|
缓存 监控 安全
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微服务架构中,API网关的核心作用与设计策略。通过分析网关的职责、选型标准及实现细节,文章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API网关解决方案。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部署和优化API网关,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
5天前
|
API 开发者 微服务
探索后端开发中的微服务架构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数字化浪潮中,微服务架构如星辰般熠熠生辉,为后端开发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创新。本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的精髓,从其定义、核心优势到实际应用,展现这一技术如何在复杂业务场景下提供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将一同见证微服务如何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
5天前
|
运维 监控 Docker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从理论到实践构建高效自动化运维体系:Ansible与Docker的完美融合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在当今软件开发的世界中,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了实现可伸缩、灵活且容错的系统的关键策略。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高效的微服务系统,涵盖从概念理解、设计原则到具体实施步骤。我们将重点讨论微服务设计的最佳实践、常用的技术栈选择、以及如何克服常见的挑战,包括服务划分、数据一致性、服务发现和网络通信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南,帮助他们构建出既健壮又易于维护的微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