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二叉树的两种遍历方式重建二叉树(理论篇)

简介: 如何根据二叉树的两种遍历方式重建二叉树(理论篇)

摄影:产品经理与产品经理环游世界偶遇的早餐店的麦片

我们知道,二叉树有三种不同的遍历方式: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这三种遍历方式本质上是根据根节点的位置来命名的。根节点在前面,就是先序遍历;根节点在中间,就是中序遍历;根节点在最后,就是后续遍历。

例如,对于下图所示的二叉树:

先序遍历就是:8、3、1、1、2、5、13,中序遍历就是:1、1、2、3、5、8、13,后续遍历就是:1、2、1、5、3、13、8

对于一个普通的二叉树,如果只给出一种遍历方法,是没有办法重建二叉树的,因为不同的二叉树的某种遍历方式可能相同。

例如对于中序遍历1、1、2、3、5、8、13,也适用于下图所示的二叉树:

但如果给出两种遍历方式,就有 的概率可以唯一确定一颗二叉树。

先序遍历+中序遍历

给出先序遍历8、3、1、1、2、5、13和中序遍历1、1、2、3、5、8、13,如何重构?

先序遍历中,第一个元素是根节点。中序遍历中,根节点左边是左支树,根节点的右边是右支树。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得出如下的粗略结果:

其中,左支树目前还不清楚具体如何排列,只知道它的中序遍历是1、1、2、3、5。此时,我们回到先序遍历中,可以知道,左支树的先序遍历是3、1、1、2、5。重复刚才的分析方法。左支树先序遍历的第一个元素3就是左支树的根节点。中序遍历中,左支树的根节点左边的元素就是左支树的左支树,右边的元素就是左支树的右支树,于是二叉树进一步完善:

重复相同的方法,我们最终就能得到原来的二叉树:

后续遍历+中序遍历

给出中序遍历:1、1、2、3、5、8、13,后续遍历:1、2、1、5、3、13、8,如何重构?

方法与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完全一样,只不过这次,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元素是根节点,有了根节点以后,从中序遍历中在根节点左边的就是左支树;在根节点右边的就是右支树。

从图中可以看出,右支树只有一个节点,所以我们继续从后续遍历里面移除13。于是左支树对应的后续遍历是1、2、1、5、3,对应的中序遍历是1、1、2、3、5,说明根节点是3

重复上面的步骤,最终得到结果。

先序遍历+后续遍历

给定先序遍历:8、3、1、1、2、5、13,后续遍历:1、2、1、5、3、13、8,如何重构?

这看起来似乎是最难的组合,因为从先序遍历的第一个元素和后续遍历的最后一个元素知道,根节点是8.但先序遍历的左右支树混在了一起3、1、1、2、5、13,哪几个元素是左支树,哪几个元素是右支树?对后续遍历也有这个问题。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我们把先后两种遍历方式移除根节点以后,上下对比:

3、1、1、2、5、13
1、2、1、5、3、13

无论内部顺序如何,由于先序遍历是根左右,后续遍历是左右根,所以移除根节点以后,必定剩下左右。既然如此,先序遍历对应到左支树的部分,必定与后续遍历对应到左支树的部分具有相同的元素,只不过顺序可能不同。我们首先从先序遍历剩下的元素中,找到第一个元素3,它应该是左支树的根节点(如果有左支树的话,稍后我们会说没有左支树的情况),我们在后序遍历中也找到这个数字3,此时,这个3和它左边的数据,就是后续遍历的左支树,这个3右边的数据13就是后续遍历中的右支树。我们再根据这个13回到先序遍历中,先序遍历中的13和它右边的元素,就是先序遍历中对应到右支树的部分。

总结下来,就是:

  1. 从先序遍历剩下的元素中的第一个元素确定根节点
  2. 用根节点到后续遍历中分割左右支树的元素。
  3. 从先序遍历中,剔除第2部获取的左支树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右支树的部分
  4. 重复

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先序遍历中间的3、1、1、2、5对应左支树,剩下的13对应右支树.

于是,我们初步恢复的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重复这个步骤,得到第二层的结果:

重复上面的过程,得到最终结果。

我们再来看一个更复杂的情况:先序遍历为:1、2、4、3、5、6、7,后序遍历为:4、2、5、7、6、3、1

还是按我们上面讲到的方法,首先先序遍历的第1位和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位确定根节点1

先序遍历剩下的2、4、3、5、6、72是左支树的根节点。我们在后序遍历中找到它。于是可以知道,左支树只有4、2两个节点,右支树有3、5、6、74个节点:

我们先来看左支树先序2、4,说明2是根节点。把2放到后序遍历4、2中。现在可以知道,42的叶子节点,但不知道是左还是右:

再来看右边的情况。先序遍历3、5、6、7说明3是根节点。先序的左右对应5、6、7说明5是左支树的根节点。把5放到后续遍历的结果中,发现5左边没有数据,说明左支树只有5。于是得到如下一个粗略的二叉树:

剩下先序7、6和后序6、7知道6是根节点,7是叶子节点,但也不知道左还是右: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先序遍历+后续遍历,不一定能唯一确定一颗二叉树。

总结

二叉树有三种遍历方式,中序遍历+另外任意一种遍历方式,可以唯一确定一颗二叉树。先序遍历与后续遍历不一定能唯一确定一个二叉树。

在上面的例子里面,我使用的是数字来表示,相当于二叉树里面每个节点的值。但在计算机中,如果要给出两种遍历方式,一般是给出每个节点的对象列表或者地址列表。如果给出值一定每个值都不一样。不会出现先序遍历1、1、1、1、1、1、1中序遍历1、1、1、1、1、1、1让你还原二叉树的沙雕题目。

最后给大家出个题目:

有一颗二叉树,先序遍历:1、2、4、6、5、7、8、9、3、10、11、12,中序遍历:6、4、2、7、5、8、9、1、11、10、12、3。请大家在评论中给出后续遍历。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如何将 Transformer 应用于时间序列模型
如何将 Transformer 应用于时间序列模型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人工智能中数据组合采样、特征层、算法层的讲解(图文详解)
人工智能中数据组合采样、特征层、算法层的讲解(图文详解)
377 0
|
运维 Java API
nacos常见问题之Nacos读取配置文件失败如何解决
Nacos是阿里云开源的服务发现和配置管理平台,用于构建动态微服务应用架构;本汇总针对Nacos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解答,旨在帮助开发者和运维人员高效解决使用Nacos时的各类疑难杂症。
|
网络安全
【Postman】配置SSL证书
【Postman】配置SSL证书
892 0
【Postman】配置SSL证书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使用LSTM预测结果为一条直线原因总结
使用LSTM预测结果为一条直线原因总结
3983 1
使用LSTM预测结果为一条直线原因总结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Informer:用于长序列时间序列预测的新型Transformer
Informer:用于长序列时间序列预测的新型Transformer
2175 0
Informer:用于长序列时间序列预测的新型Transformer
|
Linux 网络安全 开发工具
校外网络连接校园网内的linux服务器方法(使用frp实现内网穿透)
平常在校园里连接校内实验室的linux服务器可以直接使用ssh直接链接私有ip地址,一旦本地移动到了校园网外部(如:使用手机流量wifi,或着暑假回家使用家庭wifi)便无法在使用ssh连接校内的服务器。本文提供一个实现校外也能访问校内服务器的方法
5943 0
校外网络连接校园网内的linux服务器方法(使用frp实现内网穿透)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Linux Python
服务器上后台运行python程序
服务器上后台运行python程序
1185 0
|
安全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Linux 密码复杂度设置pam_pwquality、pam_passwdqc(centos7)
1、Linux对应的密码策略模块有:pam_passwdqc 和 pam_pwquality 。其中pam_passwdqc模块对应的是/etc/login.
6804 0
|
Shell Linux 开发工具
解决windows系统下运行.sh文件
【6月更文挑战第15天】
90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