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数据结构--Kruskal算法

简介: 大话数据结构--Kruskal算法

7.5.3Kruskal算法


贪心算法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问题

②把求解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子问题

③对每个子问题求解,得到子问题的局部最优解

④把子问题的解局部最优解合成原来解问题的一个解

克鲁斯卡尔算法(Kruskal)是一种使用贪婪方法的最小生成树算法。 该算法初始将图视为森林,图中的每一个顶点视为一棵单独的树。 一棵树只与它的邻接顶点中权值最小且不违反最小生成树属性(不构成环)的树之间建立连边。

第一步:将图中所有的边按照权值进行非降序排列;

image.png

第二步:从图中所有的边中选择可以构成最小生成树的边。


  1. 选择权值最小的边image.png :没有环形成,则添加:
  2. image.png


  1. 选择边image.png :没有形成环,则添加:

image.png

  1. 选择边image.png :没有形成环,则添加:
  2. image.png


  1. 选择边image.png :没有形成环,则添加:
  2. image.png


  1. 选择边image.png :没有形成环,则添加:
  2. image.png


  1. 选择边image.png :没有形成环,则添加:
  2. image.png


  1. 选择边image.png :没有形成环,则添加:

image.png


  1. 选择边image.png :添加这条边将导致形成环,舍弃,不添加;
  2. 选择边 image.png:添加这条边将导致形成环,舍弃,不添加;
  3. 选择边image.png :没有形成环,则添加:

image.png

此时已经包含了图中顶点个数9减1条边,算法停止。

下面我们来用代码实现

int Find(int *parent, int f)
 {
  while( parent[f] > 0 )
  {
   f = parent[f];
  }
  return f;
 }
 // Kruskal算法生成最小生成树
 void MiniSpanTree_Kruskal(MGraph G)
 {
  int i, n, m;
  Edge edges[MAGEDGE]; // 定义边集数组
  int parent[MAXVEX];  // 定义parent数组用来判断边与边是否形成环路
  int eCount = 0;
  for( i=0; i < G.numVertexes; i++ )
  {
   parent[i] = 0;
  }
  for( i=0; i < G.numEdges; i++ )
  {
   n = Find(parent, edges[i].begin); // 4 2 0 1 5 3 8 6 6 6 7
   m = Find(parent, edges[i].end);  // 7 8 1 5 8 7 6 6 6 7 7
   if( n != m )  // 如果n==m,则形成环路,不满足!
   {
    parent[n] = m; // 将此边的结尾顶点放入下标为起点的parent数组中,表示此顶点已经在生成树集合中
    printf("(%d, %d) %d ", edges[i].begin, edges[i].end, edges[i].weight);
    ++eCount;
    if( eCount == (G.numVertexes-1)){
     break;
    }
   }
  }
 }


时间复杂度分析


O(ElogE)或者O(ElogV),其中E代表图中的边的数目,V代表图中的顶点数目。对图中的边按照非降序排列需要O(ElogE)的时间。排序后遍历所有的边并判断添加边是否构成环,判断添加一条边是否构成环最坏情况下需要O(logV),关于这个复杂度等到景禹给你们谈并查集的时候再分析;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ElogE + ElogV),其中E的值最大为V(V-1)/2,因此O(logV) 等于 O(logE)。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ElogE) 或者O(ElogV)。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中红黑树数据结构的 Python 算法实现与应用研究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需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传统数据结构存在性能瓶颈。红黑树通过自平衡机制,确保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稳定在 O(log n),适用于网络记录存储、设备信息维护及安全事件排序等场景。本文分析红黑树的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及 Python 实现,并探讨其在企业监控系统中的实践价值,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98 1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跳表数据结构的企业局域网监控异常连接实时检测 C++ 算法研究
跳表(Skip List)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企业局域网监控中海量连接记录的高效处理。其通过多层索引机制实现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优于链表和平衡树。跳表在异常连接识别、黑名单管理和历史记录溯源等场景中表现出色,具备实现简单、支持范围查询等优势,是企业网络监控中动态数据管理的理想选择。
111 0
|
11月前
|
算法 数据处理 C语言
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
本文深入解析了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这一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461 1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算法和应用中。本文介绍了树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如二叉树、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平衡二叉树、B树等)及其在Java中的实现。通过递归方法实现了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并展示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掌握树结构有助于提高编程能力,优化算法设计。
222 10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
7月前
|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Huffman树(哈夫曼树)又称最优二叉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常用于信息传输、数据压缩等方面。它的构造基于字符出现的频率,通过将频率较低的字符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棵树。在Huffman树中,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字符,而每个字符的编码则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路径所对应的二进制序列。
173 3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
7月前
|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搜索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简称BST)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能够高效地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二叉查找树的特点是,对于树中的每个节点,其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小于该节点,而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大于该节点。
243 22
|
8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链表(下)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链表(下)。
240 30
|
8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链表(上)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链表(上)。
384 25
|
8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数组(通俗易懂)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数组。(408算法题的入门)
342 23
|
10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探索局域网电脑监控软件:Python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巧妙结合
在数字化时代,局域网电脑监控软件成为企业管理和IT运维的重要工具,确保数据安全和网络稳定。本文探讨其背后的关键技术——Python中的算法与数据结构,如字典用于高效存储设备信息,以及数据收集、异常检测和聚合算法提升监控效率。通过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基本监控功能,帮助读者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激发技术兴趣。
200 2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