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开发模型

简介: 在进行软件测试的学习之前,我们要了解软件测试一些基本概念. 这些基本概念将帮助我们更加明确工作的目标以及软件测试到底要做什么。

1. 前言


在进行软件测试的学习之前,我们要了解软件测试一些基本概念. 这些基本概念将帮助我们更加明确工作的目标以及软件测试到底要做什么.


2.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有3个,分别是需求,测试用例和BUG.


2.1 需求


这里的需求还可以分为 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用户需求: 简单理解为甲方提出的需求. 软件需求: 开发人员要实现的软件功能. 软件也会作为开发和测试的依据.

一般来说 用户需求不能直接作为软件需求. 我们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这里的分析可能是从技术上分析(看技术是否可行). 从市场上分析(市场需求量),从成本上分析(成本与收益占比).


2.2 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意义就是:测什么,怎么测. 明确出要测试的要素,测试用例的要素包括标题,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和预期结果这五大要素.


标题: 简要说明这个测试用例是干什么的

测试环境: 不同的环境测试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同

操作步骤: 不同的操作步骤测试出来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测试数据: 根据测试环境和测试步骤得出的结果

预期结果: 期望得到的结果


2.3 BUG


与产品规格说明书(需求文档)不符就算的上是BUG

主要有以下几点:

当且仅当产品规格说明书(需求文档)存在且正确的时候,程序实现地功能与产品规格说明书(需求文档)要求不匹配时,那就是软件错误.

当产品规格说明书(需求文档)没有提出的功能时,以用户为准.当程序没有实现用户合理预期(需要测试人员具有良好的产品思维)的需求时,这也是软件错误


3. 开发模型


开发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3.1 软件/软件开发 的生命周期


软件/软件开发 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6个阶段: 需求分析->计划->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需求分析: 这里的分析与前面一致,要进行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站在技术的角度上看技术是否支持),成本和收入占比分析.

计划: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耗时多久

设计: 将大的需求拆分成一个个小的可执行任务

编码: 开发人员参考测试文档和开发文档等进行功能实现

测试: 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要具有完善性,修复性和预防性.当产品上线之后,用户开始使用.当用户发现了测试人员没有发现的BUG,后面测试开发人员对BUG进行修复,同时也对可能出现的BUG进行处理

软件测试贯穿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


3.2 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


软件测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设计与开发->测试执行->测试评估

需求分析: 1. 站在用户角度上思考问题: 判断软件需求是否合理. 2. 站在技术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技术上是否可行,还有没有优化空间. 3. 站在测试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判断当前的业务逻辑是否存在冗余/冲突

测试计划: 什么时候开始测试,什么时候结束测试,测试耗时多久

测试设计与开发:1.写测试文档,明确标注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形式等等. 2. 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执行:充分利用测试用例和其它工具对项目尽可能的全覆盖测试

测试评估: 评估产品是否有其它质量问题,功能演示

项目测试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项目上线.项目上线之后,测试人员也需要及时关注产品是否出现了问题.

如果出现了问题:

尝试复现,判断这个问题是普遍出现的还是个别情况.

尝试定位问题出现的原因,帮助开发人员定位尽快定位问题并解决问题

反思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如何解决,今后如何避免问题.


3.3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所有其他模型的基础框架。瀑布模型的每一个阶段都只执行一次,因此是线性顺序进行的软件开发模式。

瀑布模型流程图:

11.png

主要就是以下几个步骤:

2.png

瀑布模型的特点:

1.线性结构,每个结构只执行一次

2.是所有其他模型的基础框架

瀑布模型的缺点:

1.测试后置.(1)测试前的各阶段遗留的风险推迟到测试阶段才会被发现,这会导致项目大规模返工,失去了早点发现解决问题的机会. (2) 必须留足够的时间给测试阶段,如果测试不充分,缺陷就会暴露给用户.

2.周期太长,产品很迟才能被看到和使用,可能导致需求过时.

瀑布模型的适用场景: 需求固定的小项目


3.4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流程图:

3.png

上面这张图不太好看,接下来我们用瀑布模型的方式来理解这张图.

看这张图:

4.png

螺旋模型与瀑布模型相比增加了 风险分析和原型. 在需求分析,计划和设计之后要进行风险分析,每次风险分析之后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原型.而在经过设计之后的风险分析之后就会得到一个可执行原型.

螺旋模型的特点: 增加了 风险分析和原型

螺旋模型的缺点:

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性和风险管理人才的技能水平有直接关系

需要人员,资金,时间的成本增加和投入,项目的成本太高

螺旋模型的适用场景: 规模庞大,复杂度高,风险大的项目


3.5 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流程图:

5.png

增量模型把一个大的需求分成了一个个可独立开发上线的功能.

例如一个项目里面要实现很多功能,可以先开发里面的一部分功能,开发完成之后就可以先进行上线,等其它也开发完成之后,再去上线其它功能. 这就是增量模型的流程


3.6 迭代模型

6.png

迭代模型就是先完成基本的功能,然后在根据需求不断地取改善优化这些基本的功能


3.7 敏捷模型


敏捷开发有很多种方式,其中scrum是比较流行的一种。

scrum模型中有三个角色: 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和研发团队.

五个重要会议:发布计划会议,迭代计划会议,每日例会,演示会议和回顾会议

发布计划会议: 确定最终的需求

迭代计划会议: 任务拆解,确定责任人,工时评估

每日例会: 了解当前项目的进度,每日会议后要给出"可交付的软件"

演示会议: 产出用户需求

回顾会议:总结当前迭代周期中的不足,并在下一次迭代中进行优化

敏捷模型的特点:1. 轻流程 2. 轻文档 3. 重目标 4. 重产出


4. 测试模型

以上都是开发模型,测试模型有V模型和W模型


4.1 V模型


7.png

V模型特点: 1.测试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测试 2.测试阶段的参考标准以前面对应阶段为准

缺点: 测试后置(与前面相同)


4.2 W模型


W模型也称"双V模型"

8.png

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

W模型特点:测试的对象不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

W模型优点:1.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2. 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W模型的缺点:1. W模型重流程,不适应与敏捷模型. 2.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前一项工作完成才能开展后一项工作


5. 总结

本文主要讲解了软件测试的三个基本概念,开发模型和测试模型的特点,缺点和适用场景. 概念较多,看起来也很枯燥乏味,但是掌握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学习软件测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如何让AI更“聪明”?VLM模型的优化策略与测试方法全解析​
本文系统解析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核心机制、推理优化、评测方法与挑战。涵盖多模态对齐、KV Cache优化、性能测试及主流基准,助你全面掌握VLM技术前沿。建议点赞收藏,深入学习。
401 8
|
1月前
|
存储 测试技术 API
数据驱动开发软件测试脚本
今天刚提交了我的新作《带着ChatGPT玩转软件开发》给出版社,在写作期间跟着ChatGPT学到许多新知识。下面分享数据驱动开发软件测试脚本。
50 0
|
7月前
|
数据采集 算法 测试技术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1024QAM基带通信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信道模块,误码统计模块,可设置SNR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的1024QAM基带通信系统的硬件测试版本,包含testbench、高斯信道模块和误码率统计模块。系统新增ila在线数据采集和vio在线SNR设置模块,支持不同SNR条件下的性能测试。1024QAM调制将10比特映射到复平面上的1024个星座点之一,实现高效数据传输。硬件测试结果表明,在SNR=32dB和40dB时,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Verilog核心程序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与功能实现。
163 7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分布式计算
Java 大视界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中的应用与验证(211)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模型构建与优化,结合随机森林、LSTM等算法,实现信用风险动态评估、市场极端场景模拟与操作风险预警。案例分析展示了花旗银行与蚂蚁集团的智能风控实践,验证了技术在提升风险识别效率与降低金融风险损失方面的显著成效。
|
4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鸿蒙开发:DevEcoTesting中的稳定性测试
DevEcoTesting主要的目的也是用于软件的测试,可以让开发者无需复杂的配置,即可一键执行测试任务,同时提供了测试报告和分析,无论是对于开发者还是测试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
162 3
鸿蒙开发:DevEcoTesting中的稳定性测试
|
3月前
|
敏捷开发 运维 数据可视化
DevOps看板工具中的协作功能:如何打破开发、测试与运维之间的沟通壁垒
在DevOps实践中,看板工具通过可视化任务管理和自动化流程,提升开发与运维团队的协作效率。它支持敏捷开发、持续交付,助力团队高效应对需求变化,实现跨职能协作与流程优化。
|
3月前
|
运维 jenkins 测试技术
"还在苦等开发部署环境?3步教你用Jenkins拿回测试主动权"
测试工程师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依赖开发部署环境! 开发延期→测试时间被压缩→紧急上线后BUG频出→测试背锅。传统流程中,测试被动等待部署,效率低下。而Jenkins自动化部署让测试人员自主搭建环境,实现: ✅ 随时触发测试,不再苦等开发 ✅ 部署效率提升10倍,抢回测试时间 ✅ 改善团队协作,减少互相甩锅 学习Jenkins部署能力,成为高效测试工程师,告别被动等待!
|
7月前
|
数据采集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4ASK调制解调通信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信道模块,误码统计模块,可设置SNR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的4ASK调制解调系统的硬件测试版本,该系统包括testbench、高斯信道模块和误码率统计模块,并新增了ILA在线数据采集和VIO在线SNR设置功能。通过VIO设置不同SNR(如15dB和25dB),实现了对系统性能的实时监测与调整。4ASK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幅度表示数据的数字调制方式,适用于多种通信场景。FPGA平台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构建高性能通信系统的理想选择。
168 17
|
7月前
|
数据采集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4FSK调制解调通信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信道模块,误码统计模块,可设置SNR
本文基于之前的文章《基于FPGA的4FSK调制解调系统》,增加了ILA在线数据采集模块和VIO在线SNR设置模块,实现了硬件测试版本。通过VIO设置不同SNR(如10dB和20dB),并展示了ILA采集的数据结果。四频移键控(4FSK)是一种数字调制方法,利用四个不同频率传输二进制数据,具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和抗干扰性能。输入的二进制数据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比特,对应四个频率f1、f2、f3、f4,分别代表二进制组合00、01、10、11。调制过程中选择相应频率输出,并进行幅度调制以增强抗干扰能力。接收端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信号并还原为原始二进制数据。
14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