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思想-测试流程 敏捷测试与开发之我见

简介: 测试思想-测试流程 敏捷测试与开发之我见

敏捷测试与开发之我见


 

下文本着实用性原则,谈谈敏捷测试与开发相关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同意见或想法,欢迎提出~~

 

1、 团队优先

个人觉得,不管做啥,应该把“团队合作”放在第一位。如果团队本身没有凝聚力,没有向心力,那团队就是一盘散沙,有力无处使。“敏捷”也不例外,敏捷宣言中第一句就是“个体和交互胜过 过程和工具”,充分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如果把“敏捷团队”比作一个木桶,那么团队中的每个角色就是组成木桶的木板,团队的效率就是桶里的水。根据木桶原理,团队中只要有任何一个角色不够效率,不够敏捷,那么整体的效率也就受到影响。

 

所以,我的观点是,“敏捷”的前提是“团队优先”,重视团队,重视团队中的每个角色,无差别的对待每个合作成员,让每个角色、成员有动力,有激情的弥补自己的短板,让自己更敏捷,从而促进整个团队的敏捷。

 

所以,应该跳出旧的思维,看看到底是自身不敏捷,还是其他成员、团队、组织的不敏捷影响了整体的“敏捷”。

 

问题:

产品经理、策划人员、设计人员(UEUI),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营人员……都做到敏捷了么?

 

2、 需求为主

所有的一切源于需求。由需求而生,随需求而灭。

 

所以,我的观点是,“敏捷”从“需求”开始。

 

自然而然,从产品经理、策划人员的“短板”抓起。从需求说起,书上说,他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需求---编写用户故事

 

3、 编写故事

书上说用户故事代表对用户、客户有价值的功能,即用户(客户)需求,不含过多的需求细节。

 

不过个人觉得产品经理、策划等“产品人士”,其专业性一般强于非专业人事,通常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所以可以预先以非故事的方式,比如注释、要点的方式进行简单记录。

 

关于用户故事的编写要求,可网上搜索相关资料,这里暂时不提供。当然,也不必要完全参照网上说的一定要是某种格式,关键是怎么方便,有效。怎么样写一份好的需求,是合格的产品人士必备的技能

 

4、 讨论细节

书上说,需求的细节要在对话中获得,并在确认部分得以记录。

 

这里,团队成员在聚在一起,头脑风暴,针对3中的每个用户故事,逐个展开关于需求细节,并记录讨论结果

 

特别说明:

很多事情,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5、 版本规划

确定当前迭代的版本包含的需求及优先级安排

 

6、 任务量评估

开发人员评估大致大致的工作量。

 

7、 原型设计

将讨论结果以以实际的原型、界面展现出来,是构建一个真正产品很好的方法,同时把重心从需求文档评审转移到原型(Demo)评审,以原型评审为中心,辅以必要的文档说明,作为原型的补充,也是去掉无用的功能定义文档、需求文档可行方法。

 

原型设计好了,共享给相关人员查阅,以便及时获得反馈,及时更正,如果时间来得及,最好是评审下原型

 

8、 项目开发与用例设计

开发人员根据原型进行项目、产品开发,测试人员根据用户故事、原型(假定原型已经被认可的情况下)来测试设计用例。

 

说明:

这里为了方便,建议用类似xmind工具或excel等来写编写需要评审的测试用例,方便评审,同时,建议编写一份按功能模块汇总的用例。

 

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写两份用例,麻烦,耗费时间,但我认为实际花不了多少时间,因为执行中可在“复制黏贴”的基础上完成,而且用例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产品整体,有一份按模块展开的用例,让你很容易看到“大局”,不仅在测试时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而且还方便优化用例。再进一步,要是把汇总的用例,写在管理系统,比如禅道上,是不是容易分配任务、跟踪任务、统计任务执行等情况呢?

 

备注:用例是需要维护的,需要不断优化的,试问,做测试的亲们,你们能一次性就写出很完美的用例么,特别是在很时间短,项目赶的情况?不能吧,,,所以如果每次都在前一次基础上修改,迭代,效果是否会好点呢?

 

例子

汇总的用例:

 

 



提交评审用例:

 


说明:从图上也可看到,这种情况下的用例,会是比较零散的,针对故事点,具体执行时,很多时候需要重复编写用例,即重复的时间投入。。。。

 

备注:

很早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精简测试用例的文章,后面看了下,发现好像执行性不高,删了,没分享出来。最近今天思考了下,发现用例还是可以精简的,精简用例的出发点是“用例主要是起提醒作用”,这个观点也是隔壁公司某项目负责人交流时,她提到的。当时没怎么在意,现在想来,发现还是挺有价值的一句话。结合上面的格式说明,用例名称,模块、故事名,验证点,一般是不能少的,那可不写的是啥?答案是:步骤、预期结果。当且仅当你一看用例名称,即测试验证点,就能想到步骤和结果时(比如翻页,密码大小写验证等),那么可省略,因为这时候,用例名已经起到了足够的“提醒”,……

 

9、 开发自测

开发发布前,根据测试提供的用例进行简单自测,当然,开发自测环节的可能性是基于规范成熟度、工作任务量等因素的,一开始就让他们自测,估计会要了他们的命。

 

备注:开发如果有看下测试给的用例,哪怕是瞄下,说不定就看到没注意的细节了,,进而可将bug于测试前修复,要是再细看下就更好了……知道大致做到什么程度,才不会让测试抓住辫子,才算完成了开发工作,,,这里体现的就是敏捷的思想。

 

10、内网测试

QA进行内网测试,这些测试可能包括单元测试,接口测试等等,至于能做到哪种程度,就看各方面的配合了

 

11、外网发布与走查

 

12、下一轮迭代

重复流程3~11

 

难点说明:

结合实际,流程3~6要怎么做?

方案要求:

1)可执行性高

2)效率高

3)可维护性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据方案要求,选择一款合适的工具、合作平台,就变得很重要了。

 

参考方案

方案1

流程3、用Mindjet MindmanagerXMind记录用户故事,举例如下



流程4、相关人员聚在一起讨论需求细节并记录结果

 

 



参考做法:

1)准备好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仪,大家坐成一圈,看着投影仪逐条讨论故事细节

2)专人记录,讨论期间专人记录讨论的结果

说明:这里这里形式不固定,用笔记本,投影仪啥的,主要是考虑怎么样方便大家参与进来讨论,方便快速记录

 

流程5、将相同版本的需求打包在一起,安排优先级

 

 



到这里,差不多形成了一份简单的需求文档了,,好了,共享吧,电子文档就是方便,大家不用可以去记忆讨论结果,不用拿相机拍照,每人一份不是神话^^

 

6.开发人员进行评估工作量

这里是在讨论会上解决,也可以会后解决,看项目复杂度,难度等因素

 

备注:用excel会不会好点?待定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HarmonyOS Next~HarmonyOS应用测试全流程解析:从一级类目上架到二级类目专项测试
本文深入解析HarmonyOS应用测试全流程,涵盖从一级类目通用测试到二级类目专项测试的技术方案。针对兼容性、性能、安全测试及分布式能力验证等关键环节,提供详细实践指导与代码示例。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常见问题及优化策略,帮助开发者满足华为严苛的质量标准,顺利上架应用。文章强调测试在开发中的核心地位,助力打造高品质HarmonyOS应用。
221 2
|
6月前
|
数据采集 算法 测试技术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1024QAM基带通信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信道模块,误码统计模块,可设置SNR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的1024QAM基带通信系统的硬件测试版本,包含testbench、高斯信道模块和误码率统计模块。系统新增ila在线数据采集和vio在线SNR设置模块,支持不同SNR条件下的性能测试。1024QAM调制将10比特映射到复平面上的1024个星座点之一,实现高效数据传输。硬件测试结果表明,在SNR=32dB和40dB时,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Verilog核心程序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与功能实现。
139 7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AI部署架构:A100、H100、A800、H800、H20的差异以及如何选型?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进行AI大模型部署架构?
|
2月前
|
敏捷开发 运维 数据可视化
DevOps看板工具中的协作功能:如何打破开发、测试与运维之间的沟通壁垒
在DevOps实践中,看板工具通过可视化任务管理和自动化流程,提升开发与运维团队的协作效率。它支持敏捷开发、持续交付,助力团队高效应对需求变化,实现跨职能协作与流程优化。
|
3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鸿蒙开发:DevEcoTesting中的稳定性测试
DevEcoTesting主要的目的也是用于软件的测试,可以让开发者无需复杂的配置,即可一键执行测试任务,同时提供了测试报告和分析,无论是对于开发者还是测试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
117 3
鸿蒙开发:DevEcoTesting中的稳定性测试
|
2月前
|
运维 jenkins 测试技术
"还在苦等开发部署环境?3步教你用Jenkins拿回测试主动权"
测试工程师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依赖开发部署环境! 开发延期→测试时间被压缩→紧急上线后BUG频出→测试背锅。传统流程中,测试被动等待部署,效率低下。而Jenkins自动化部署让测试人员自主搭建环境,实现: ✅ 随时触发测试,不再苦等开发 ✅ 部署效率提升10倍,抢回测试时间 ✅ 改善团队协作,减少互相甩锅 学习Jenkins部署能力,成为高效测试工程师,告别被动等待!
|
2月前
|
安全 Java 测试技术
Java 项目实战中现代技术栈下代码实现与测试调试的完整流程
本文介绍基于Java 17和Spring技术栈的现代化项目开发实践。项目采用Gradle构建工具,实现模块化DDD分层架构,结合Spring WebFlux开发响应式API,并应用Record、Sealed Class等新特性。测试策略涵盖JUnit单元测试和Testcontainers集成测试,通过JFR和OpenTelemetry实现性能监控。部署阶段采用Docker容器化和Kubernetes编排,同时展示异步处理和反应式编程的性能优化。整套方案体现了现代Java开发的最佳实践,包括代码实现、测试调试
118 0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监控
性能测试怎么做?方法、流程与核心要点解析
本文系统阐述了性能测试的核心方法论、实施流程、问题定位优化及报告编写规范。涵盖五大测试类型(负载验证、极限压力、基准比对、持续稳定性、弹性扩展)与七项关键指标,详解各阶段任务如需求分析、场景设计和环境搭建,并提供常见瓶颈识别与优化实战案例。最后规范测试报告内容框架与数据可视化建议,为企业级实践提出建立基线库、自动化回归和全链路压测体系等建议,助力高效开展性能测试工作。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Potpie.ai:比Copilot更狠!这个AI直接接管项目代码,自动Debug+测试+开发全搞定
Potpie.ai 是一个基于 AI 技术的开源平台,能够为代码库创建定制化的工程代理,自动化代码分析、测试和开发任务。
560 19
Potpie.ai:比Copilot更狠!这个AI直接接管项目代码,自动Debug+测试+开发全搞定
|
7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编译器
【03】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测试hello word效果-虚拟华为手机真机环境调试-为DevEco Studio编译器安装中文插件-测试写一个滑动块效果-介绍诸如ohos.ui等依赖库-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
【03】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测试hello word效果-虚拟华为手机真机环境调试-为DevEco Studio编译器安装中文插件-测试写一个滑动块效果-介绍诸如ohos.ui等依赖库-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
288 10
【03】鸿蒙实战应用开发-华为鸿蒙纯血操作系统Harmony OS NEXT-测试hello word效果-虚拟华为手机真机环境调试-为DevEco Studio编译器安装中文插件-测试写一个滑动块效果-介绍诸如ohos.ui等依赖库-全过程实战项目分享-从零开发到上线-优雅草卓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