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操作系统下的环境变量设置

简介: Linux 操作系统下的环境变量设置

Linux下的环境变量设置


1、 问题描述

linux输入命令时经常会出现提示:xxx:Command not found

 

2、 原因分析

Command not found,即找不到命令,可能原因:

1、你没有装相应的软件包

2、环境变量问题,比如未设置PATH路径。

 

3、 解决方法

1. 如果没安装软件则进行安装

2. 如果已安装,那就设置环境变量

 

4、 设置linux环境变量

变量简介

Linux是一个多用户的操作系统。每个用户登录系统后,都会有一个专用的运行环境。通常每个用户默认的环境都是相同的,这个默认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组环境变量的定义。用户可以对自己的运行环境进行定制,其方法就是修改相应的环境变量。

 

设置环境变量

a)  临时生效

当前问题:输入tsung命令,提示找不到命令(前提:我已经安装了tsung)

[root@localhost ~]# tsung

-bash: tsung: command not found

 

#查看shell赋予程序的环境变量PATH

[root@localhost ~]# echo $PATH

/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说明

PATH:用于保存用冒号分隔的目录路径名,shell将按PATH变量中给出的目录,按目录顺序搜索这些目录,shell将执行搜索到的,第一个与命令名称一致的可执行文件(注意:不会嵌套搜索,也就是仅在给定的目录下搜索,不会在子目录下搜索)

 

#查找tsung bin程序

[root@localhost ~]# find / -name tsung

/usr/local/tsung

/usr/local/tsung/bin/tsung

...

 

对比PATHtsung所在位置可知,PATH给出的路径不包含tsung,所以找不到tsung,进而报错

 

#tsung bin程序所在的目录路径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

[root@localhost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tsung/bin

[root@localhost ~]# echo $PATH

/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usr/local/tsung/bin

 

说明:

PATH定义格式为:

PATH=$PATH::::------:

你可以自己加上指定的路径,中间用冒号隔开。

 

#再次测试程序,OK

[root@localhost ~]# tsung

Usage: tsung start|stop|debug|status

Options:

   -f      set configuration file (default is ~/.tsung/tsung.xml)

                  (use - for standard input)

   -l    set log directory where YYYYMMDD-HHMM dirs are created (default is ~/.tsung/log/)

   -i        set controller id (default is empty)

   -r   set remote connector (default is ssh)

   -s            enable erlang smp on client nodes

   -p       set maximum erlang processes per vm (default is 250000)

   -m      write monitoring output on this file (default is tsung.log)

                  (use - for standard output)

   -F            use long names (FQDN) for erlang nodes

   -w            warmup delay (default is 1 sec)

   -v            print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exit

   -6            use IPv6 for Tsung internal communications

   -x      list of requests tag to be excluded from the run (separated by comma)

   -h            display this help and exit

 

注意:

1.这种设置仅是临时的,关闭当前shell后,设置失效,下次使用必须再次设置

2.这里以PATH环境变量为例,其它变量的设置,以此类推

 

b)  永久生效

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修改环境变量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这仅仅对于普通用户适用,避免修改根用户的环境定义文件,因为那样可能会造成潜在的危险。

一、对所有用户生效

正确写法一:

[root@localhost ~]# vi /etc/profile

# /etc/profile

...

unset i

unset pathmunge

#######文件最末尾处添加自己定义的环境变量#####

TSUNG=/usr/local/tsung

export PATH=$PATH:$TSUNG/bin

##########################################

 

正确写法二:

[root@localhost ~]# vi /etc/profile

# /etc/profile

...

unset i

unset pathmunge

#######文件最末尾处添加自己定义的环境变量#####

export PATH=$PATH:/usr/local/tsung/bin

##########################################

 

[root@localhost ~]# source /etc/profile #等同# . /etc/profile注意.后空格

说明:通过配置文件更改的环境变量,仅在用户重新登陆后生效,如果想立刻生效,必须执行source命令,

 

验证:

[root@localhost ~]# tsung

Usage: tsung start|stop|debug|status

Options:

   -f      set configuration file (default is ~/.tsung/tsung.xml)

...

 

二、对单一用户生效

同上,仅是要编辑的文件不同,从以下给定文件中选取一个,进行编辑,保存

~/.bash_profile(优先考虑)~/.bash_login(次之)~/.profile(最次)

[laiyu@localhost ~]$ pwd #确保进入某用户的用户主目录

/home/laiyu

[laiyu@localhost ~]$ vi .bash_profile   #文件内容默认如下

 


修改内容如下

# .bash_profile

 

# Get the aliases and functions

if [ -f ~/.bashrc ]; then

       . ~/.bashrc

fi

 

# User specific environment and startup programs

 

TSUNG=/usr/local/tsung

#PATH=$PATH:$HOME/bin

PATH=$PATH:$HOME/bin:$TSUNG/bin

 

export PATH

 

其它文件的修改以此类推...

[laiyu@localhost ~]$ source .bash_profile #与该语句等效的是下面的运行脚本语句:. ./.bash_profile

[laiyu@localhost ~]$ . .bash_profile

[root@localhost ~]# tsung

Usage: tsung start|stop|debug|status

Options:

   -f      set configuration file (default is ~/.tsung/tsung.xml)

...

 

注:这里以PATH环境变量为例,其它变量的设置,以此类推

 

目录
相关文章
|
7月前
|
存储 Linux API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在计算机系统的底层架构中,操作系统肩负着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的重任。当我们启动各类应用程序时,其背后复杂的运作机制便悄然展开。程序,作为静态的指令集合,如何在系统中实现动态执行?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
6月前
|
存储 Linux iOS开发
【Linux】冯诺依曼体系与操作系统理解
本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计算机体系的两大核心概念: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与操作系统。冯诺依曼体系作为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架构,通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协同工作,解决了硬件性能瓶颈问题。操作系统则是连接硬件与用户的桥梁,管理软硬件资源,提供运行环境。文章还详细解析了操作系统的分类、意义及管理方式,并重点阐述了系统调用的作用,为学习Linux系统编程打下坚实基础。适合希望深入了解计算机原理和技术内幕的读者。
154 1
|
2月前
|
监控 Linux 开发者
理解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物理设备驱动(phy driver)的功能。
综合来看,物理设备驱动在Linux系统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与硬件设备的紧密配合,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开发一款优秀的物理设备驱动需要开发者具备深厚的硬件知识、熟练的编程技能以及对Linux内核架构的深入理解,以确保驱动程序能在不同的硬件平台和网络条件下都能提供最优的性能。
128 0
|
4月前
|
Ubuntu Linux 网络安全
在Linux云服务器上限制特定IP进行SSH远程连接的设置
温馨提示,修改iptables规则时要格外小心,否则可能导致无法远程访问你的服务器。最好在掌握足够技术知识和理解清楚操作含义之后再进行。另外,在已经配置了防火墙的情况下,例如ufw(Ubuntu Firewall)或firewalld,需要按照相应的防火墙的规则来设置。
179 24
|
4月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在Linux操作系统上设置JDK、Tomcat、MySQL以及J2EE后端接口的部署步骤
让我们总结一下,给你的Linux操作系统装备上最强的军队,需要先后装备好JDK的弓箭,布置好Tomcat的阵地,再把MySQL的物资原料准备好,最后部署好J2EE攻城车,那就准备好进军吧,你的Linux军团,无人可挡!
113 18
|
5月前
|
Linux Shell
在Linux、CentOS7中设置shell脚本开机自启动服务
以上就是在CentOS 7中设置shell脚本开机自启动服务的全部步骤。希望这个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管理你的Linux系统。
382 25
|
4月前
|
开发框架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Linux操作系统中JDK、Tomcat、MySQL的完整安装流程以及J2EE后端接口的部署
然后Tomcat会自动将其解压成一个名为ROOT的文件夹。重启Tomcat,让新“植物”适应新环境。访问http://localhost:8080/yourproject看到你的项目页面,说明“植物”种植成功。
125 10
|
6月前
|
Java Linux 应用服务中间件
在Rocky Linux 9上安装JDK并配置环境变量!
本教程介绍在Rocky Linux 9上安装JDK并配置环境变量的完整步骤。首先更新系统,清理旧版本JDK相关包及残留文件,确保环境干净。接着搜索并安装所需版本的JDK(如OpenJDK 17),验证安装是否成功。然后查找JDK安装路径,配置全局环境变量`JAVA_HOME`和`PATH`,最后验证环境变量设置。按照此流程操作,可顺利完成Java开发环境搭建,支持多版本切换(如JDK 8/11/17)。生产环境请谨慎操作,避免影响现有服务。
982 21
|
6月前
|
监控 Shell Linux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
10月前
|
安全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Vanilla OS:下一代安全 Linux 发行版
【10月更文挑战第30天】
422 0
Vanilla OS:下一代安全 Linux 发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