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几个职业

简介: 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几个职业

大家好啊,我是董董灿。

昨天听了香帅老师的《共潮生·2022香帅年度财富展望》,一晚上3个多小时的演讲,干货满满。

从今年不稳的全球大环境,到上海解封后一个小小的杂货店;

从马斯克的前沿科技布局,到国内高端租车市场的起起伏伏;

从今年房产的刚需与投资,到普通打工人和学生的职业选择;

从科技到经济,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上到地下,从人工智能,到普通劳动者。

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听完,意犹未尽,大呼过瘾。

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我,自然不会放过任何关于人工智能的信息。这不,香帅老师很直截了当地谈起了几个不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的行业。

image.png

很难被AI替代的3种岗位

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替代了不少的职位,比如客服、比如电话销售。但仍然有不少岗位技能是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被替代的。

麻省理工的教授Autor,Levy和Murnane,根据美国450个职业的工作内容描述,抽象出了三种很难被数字技术替代的技能——

创意、社交智慧和手艺。

这三种技能,都对应着不一样的工作能力——

比如创意,包括了分析、创造、理解和表达能力。在香帅老师团队的调研数据库中,区块链工程师这一职位,创意技能指数最高,被归类为“创意型职业”,平均薪酬也很高,能达到18181。

注意这个数字是平均薪酬,是平均了全国各地区以及初级、中级、高级职业的数据,能达到18000的平均薪资,确实说明岗位含金量很高,并且很稀缺且不可替代。

再比如社交智慧,包括人际沟通能力、领导力等。供应链经理这一职位被归类为“社交智慧型职业”,平均薪酬12862,薪酬水平和发展前景也一片大好。

至于手艺,大概指的是一些靠一双勤劳灵活的双手以及创新思维而谋生的职业,比如传统手工艺人、钢琴师等。
image.png

确实如此。

人工智能很大程度是为了代替重复地机械劳动,或者完成重复且大规模的计算任务而出现的。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发挥的很出色,并且已经形成了机器代替人力的局面,也造成了一部分人失业。

虽然关于人工智能进军人类脑力或智力领域的消息也不断传出,但是,距离真正商用落地,也还面临着不少的障碍。

就拿之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例子DALLE · 2 模型的图像生成,OpenAI 推出了 DALL·E模型,这个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文本来生成图像,并且可以随意切换图像风格,比如想要漫画风格的还是油画风格的。

甚至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让人分不清是人为创作还是机器生成。

确实如此。

人工智能很大程度是为了代替重复地机械劳动,或者完成重复且大规模的计算任务而出现的。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发挥的很出色,并且已经形成了机器代替人力的局面,也造成了一部分人失业。

虽然关于人工智能进军人类脑力或智力领域的消息也不断传出,但是,距离真正商用落地,也还面临着不少的障碍。

它的出现基本被认为是要取代插画师、美术师等职位的。但DALL·E在推出后一直停留在研究阶段,直到前两天才开通了内测版,且离落地仍然遥遥无期,因为它面临的伦理问题、版权问题,一直是绕不开且无解的“电车难题”。

这也是为什么,创意型职位、与人际沟通交流的职位很难被AI所取代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因为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可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而机器,真的很难。

不仅如此,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是很愿意花100块钱买一张画家随手画的涂鸦的,但我肯定不会花100块买一张电脑生成的图像,即使它再好看,再以假乱真。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职位是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么?

One More Thing

所谓电车难题,是说在一个电车轨道的交叉口前方,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了电车正要驶向的轨道上,恰在此时一辆失控的电车快速驶过来,很快就要碾压掉这些人;

而作为观众的你,可以轻易拉起一个拉杆,就能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在另一条轨道上,有一个小男孩在玩耍,这时,你是拉起拉杆还是不拉?

人工智能处理这个问题,不论算法如何,总归是要有个决策结果,而无论AI做出哪个结果,都会受到道德和伦理的拷问。

image.png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算法
人工智能+:职业价值的重构与技能升级
当“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升级标配,职业价值正被重新定义。这并非简单岗位替代,而是人机协作新模式的诞生。AI接管重复性任务后,从业者可专注创造性活动,职业“含人量”不降反升。未来高价值岗位集中在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与价值监督三层面,需跨界人才、流程架构师及伦理师等新角色。把握机遇需重构学习逻辑,强化人机协作实训与伦理素养,发展放大人类独特性的能力,构建不可替代的“人类+”优势。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算法
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的元命题与能力重构
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技能培训的核心命题,强调在技术赋能前需明确人与AI的能力边界。培训应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定位人机协同的底层逻辑,认清人类独特价值;二是培养价值判断力,避免盲目应用技术;三是重构能力模型,强化架构思维、批判性使用能力和持续进化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类首席官”,成为技术生态中清醒的价值主导者,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闭环转化。
|
4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我国“AI+X”跨界人才培养: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把握人工智能就业机遇?
在“AI+X”时代,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职业图景和人才标准。跨界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要求从业者既能将专业问题转化为AI可理解的框架,又能将技术输出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这推动了职业技能培训从单一技术传授向复合能力培养转型,强调知识架构重组、场景化学习和伦理判断力培养。个人发展需构建“认知-实践-认证”的闭环路径,持续更新技能以适应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未来属于既懂行业本质又能驾驭技术的跨界者,他们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职业技能培训的使命在于赋能学习者,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实现从专业从业者到领域创新者的蜕变。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什么叫生成式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的范式转移与能力重构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是AI领域的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通过学习数据分布生成新内容,如文本、图像、音乐等。与传统判别式模型不同,生成式AI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如Transformer架构),展现出“创造力”,但其本质仍是概率计算的结果。它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编程、设计等多个职业领域,推动职业技能的范式转移。 掌握生成式AI需要理解其技术原理、能力边界及伦理挑战。职业技能培训应聚焦提示设计、结果评估和混合创作三大能力,帮助从业者在人机协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未来,生成式AI将向多模态、个性化发展,而人类的独特价值在于为技术注入人文关怀与道德框架。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时代职业新风口:调研报告揭示57.2%受访者向往AI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成职场新宠
人工智能(AI)正成为职场新宠,57.2%受访者考虑从事相关职业。AI领域不仅薪资优厚、前景广阔,还充满创新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逐渐成为衡量AI技能的重要标准,助力求职者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实战能力及增强合规意识。面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持续学习、关注行业动态和拓展人脉将成为职场竞争的关键。让我们共同迎接AI带来的美好未来!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算法
人工智能引发的新文明冲击:未来十年消失的职业!
在21世纪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未来十年内,预计30种传统职业如流水线工人、仓库拣货员、收银员等将逐渐消失,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探讨这一趋势,分析受影响的职业,并讨论人类如何在AI时代找到新定位。通过GAI认证提升技能,把握AI时代的机遇,共创辉煌未来。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2025人工智能职场报告:57.2%的职场人考虑从事AI类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如何重构职业价值坐标系
人工智能(AI)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力量之一,尤其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正重构职业价值坐标系。数据显示,57.2%的职场人愿从事AI相关职业,凸显其吸引力。GAI认证不仅提升个人竞争力、拓宽职业道路,还增强职业认同感,助力企业在人才选拔中更精准高效。面对机遇,职场人需明确目标、结合实践、持续学习,以适应快速发展的AI领域,为企业与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安全
“AI +”岗位热潮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认证开启职业新篇
随着“AI+”岗位的兴起,人工智能技能成为就业市场热门需求。清华大学春招现场显示,众多企业增加AI相关岗位,如自动驾驶、AI技术专家等,反映行业强劲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认证(GAI认证)由培生推出,涵盖AI技术、伦理与法律等方面,助力求职者提升竞争力。通过学习GAI课程,学员可掌握主流AI工具使用方法,适应职业新需求。认证获Mindstone认可,内容贴合实际应用,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未来职业图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职场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自动化取代重复性劳动到创造全新的行业岗位,AI的介入正逐步重塑我们对工作的认知和期待。本文将探讨AI技术如何影响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我们应如何准备迎接这一变革。
252 40
|
人工智能
AIGC人工智能涉及三十六职业,看看有没有你的职业(二)
AIGC人工智能涉及三十六职业,看看有没有你的职业(二)
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