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库:Python网络通信套接字(二)

简介: socket库:Python网络通信套接字(二)

getaddrinfo(查找服务器地址)


getaddrinfo()函数用于将一个服务的基本地址转换为一个元组列表,其中包含建立一个连接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比如其网络簇与协议等,示例如下:

import socket
# 获取匹配开头字符串的所有属性值
def getConstants(prefix):
    return {
        getattr(socket, n): n
        for n in dir(socket)
        if n.startswith(prefix)
    }
ipproto_str = getConstants("IPPROTO_")
family_str = getConstants("AF_")
type_str = getConstants("SOCK_")
for response in socket.getaddrinfo('www.csdn.net', 'http', family=socket.AF_INET, type=socket.SOCK_STREAM,
                                   proto=socket.IPPROTO_TCP, flags=socket.AI_CANONNAME):
    family, socktype, ipproto, canonname, sockaddr = response
    print("地址簇:       ", family_str[family])
    print("套接字类型:    ", type_str[socktype])
    print("协议码:       ", ipproto_str[ipproto])
    print("主机规范名:    ", canonname)
    print("ip地址与端口号:", sockaddr)


运行之后,效果如下:


这里如果只用socket.getaddrinfo(‘www.csdn.net’, ‘http’),表示不需要过滤任何连接信息,但大型的网站一般都有几个IP或者域名跳转到主页的。


所以通过后面的参数,可以筛选自己需要的链接信息。


其中,最后一个参数socket.AI_CANONNAME表示如果主机有别名,那么结果中会包含服务器的标准名。所有没有这个标志,标准名为空。


IP地址的表示方式


如果读者有C的经验,那么肯定知道,通过C语言编写的套接字程序是使用struct sockaddr结构体,它将IP地址表示为二进制,而不是上面显示的Python字符串形式。


如果想在Python和C之间转换IPv4地址,可以使用inet_aton()和inet_ntoa()。示例如下:

import socket
import binascii
ip_list = [
    "192.168.50.1",
    "127.0.0.1"
]
for ip in ip_list:
    packed = socket.inet_aton(ip)
    print("原始字符串ip地址:", ip)
    print("C库能识别的ip地址", binascii.hexlify(packed))
    print("还原C库ip地址字符串", socket.inet_ntoa(packed))
    print()


运行之后,效果如下:


inet_pton()与inet_ntop()

相信读者如果在测试上面代码,那么输入上面inet_aton()函数时,一定看到提醒中还有inet_pton()与inet_ntop()函数。


这2个函数既能处理IPv4也能处理IPv6,而inet_aton()和inet_ntoa()只能处理IPv4。它们的使用方式如下:

import socket
import binascii
ipv6_str = "2001:0db8:3c4d:0015:0000:0000:1a2f:1a2b"
packed = socket.inet_pton(socket.AF_INET6, ipv6_str)
print("原始字符串ip地址:", ipv6_str)
print("C库能识别的ip地址", binascii.hexlify(packed))
print("还原C库ip地址字符串", socket.inet_ntop(socket.AF_INET6, packed))
print()
ipv4_str = "192.168.50.1"
packed = socket.inet_pton(socket.AF_INET, ipv4_str)
print("原始字符串ip地址:", ipv4_str)
print("C库能识别的ip地址", binascii.hexlify(packed))
print("还原C库ip地址字符串", socket.inet_ntop(socket.AF_INET, packed))
print()


运行之后,效果如下: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Python + Requests库爬取动态Ajax分页数据
Python + Requests库爬取动态Ajax分页数据
|
5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
通义灵码 Rules 库合集来了,覆盖Java、TypeScript、Python、Go、JavaScript 等
通义灵码新上的外挂 Project Rules 获得了开发者的一致好评:最小成本适配我的开发风格、相当把团队经验沉淀下来,是个很好功能……
1117 103
|
2月前
|
JSON 网络安全 数据格式
Python网络请求库requests使用详述
总结来说,`requests`库非常适用于需要快速、简易、可靠进行HTTP请求的应用场景,它的简洁性让开发者避免繁琐的网络代码而专注于交互逻辑本身。通过上述方式,你可以利用 `requests`处理大部分常见的HTTP请求需求。
275 51
|
1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Web App开发
Python爬虫库性能与选型实战指南:从需求到落地的全链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Python爬虫库的性能与选型策略,涵盖需求分析、技术评估与实战案例,助你构建高效稳定的数据采集系统。
223 0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Python剪贴板监控实战:clipboard-monitor库的深度解析与扩展应用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Python的clipboard-monitor库实现剪贴板监控系统,涵盖文本与图片的实时监听、防重复存储、GUI界面开发及数据加密等核心技术,适用于安全审计与自动化办公场景。
84 0
|
3月前
|
JSON 数据格式 Python
解决Python requests库POST请求参数顺序问题的方法。
总之,想要在Python的requests库里保持POST参数顺序,你要像捋顺头发一样捋顺它们,在向服务器炫耀你那有条不紊的数据前。抓紧手中的 `OrderedDict`与 `json`这两把钥匙,就能向服务端展示你的请求参数就像经过高端配置的快递包裹,里面的商品摆放井井有条,任何时候开箱都是一种享受。
89 10
|
3月前
|
XML JSON 安全
分析参数顺序对Python requests库进行POST请求的影响。
最后,尽管理论上参数顺序对POST请求没影响,但编写代码时仍然建议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范,比如URL总是放在第一位,随后是data或json,最后是headers,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在处理复杂的请求时,一致的参数顺序有助于调试和团队协作。
125 9
|
7月前
|
Web App开发 数据采集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Selenium库详解:Python实现模拟登录与反爬限制的进阶指南
Selenium库详解:Python实现模拟登录与反爬限制的进阶指南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