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脸磨皮算法---OpenCV-Python开发指南(58)

本文涉及的产品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图像通用资源包5000点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视频通用资源包5000点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分割抠图1万点
简介: 实现人脸磨皮算法---OpenCV-Python开发指南(58)

人脸磨皮原理


人脸磨皮是最基础的人脸美颜效果。主要分为祛斑,祛痘,淡化黑眼圈等步骤。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大家一眼都看得出来我们需要干什么才能识别人脸磨皮效果。


因为磨皮之后,脸部的杂质基本上就没有了,也可以说丢失了细节。那么肯定需要用到滤波函数。滤波的过程就是把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值输入过滤器,得到平滑的图像。


而我们常用的滤波有均值滤波,高斯滤波以及双边滤波三种,到底选用那种滤波呢?


首先,均值滤波会因为是用周围像素的平均值代替原像素值,肯定会导致图像过于模糊,所以排除掉。其次,高斯滤波与均值滤波原理类似,只是高斯滤波器的模板系数会随着距离模板中心的增大而减小,虽然可以减弱图像的模糊程度,但是图像边缘信息会丢失。


那么,只剩一个滤波了,也就是双边滤波器。因为它同时综合了高通滤波器和a-截尾均值过滤器的叠加效果,即可以保证图像不是非常模糊,也可以保留图像边缘信息。


而人脸磨皮原理的步骤分为如下3个步骤:


图像滤波

图像融合

图像锐化


因为,不管上面3种滤波如何,都会导致一定的模糊(只是相对来说谁更优而已),所以需要对图像进行融合与锐化的操作。这样,可以保留一些图像的细节,以增强图像的真实感。


其中,图像融合使用的函数就是cv2.addWeighted()图像加权函数。融合的是原图与双通滤波后的图像。


最后,图像锐化使用的PIL库进行操作,使用它的ImageEnhance.Sharpness()函数自动调节图像的锐度与对比度。


实现人脸磨皮效果


既然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人脸磨皮的原理。下面,我们来直接实现人脸的磨皮效果,具体的代码如下所示:

# 人脸磨皮
def facial_dermabrasion_effect(fileName):
    img = cv2.imread(fileName)
    blur_img = cv2.bilateralFilter(img, 31, 75, 75)
    #图像融合
    result_img = cv2.addWeighted(img, 0.3, blur_img, 0.7, 0)
    cv2.imwrite("58_1.jpg", result_img)
    image = Image.open("58_1.jpg")
    # 锐度调节
    enh_img = ImageEnhance.Sharpness(image)
    image_sharped = enh_img.enhance(1.5)
    # 对比度调节
    con_img = ImageEnhance.Contrast(image_sharped)
    image_con = con_img.enhance(1.15)
    image_con.save("58_2.jpg")
    img1 = cv2.imread("58.jpg")
    img2 = cv2.imread("58_2.jpg")
    cv2.imshow("1", img1)
    cv2.imshow("2", img2)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if __name__ == "__main__":
    facial_dermabrasion_effect("58.jpg")


运行之后,效果如下:


这段代码的参数都是可以调整的,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调节参数试试效果,当然人脸磨皮只是看起来皮肤光滑了。下面结合美白的效果,就可以实现相机的那种美颜。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基于EM期望最大化算法的GMM参数估计与三维数据分类系统python源码
本内容展示了基于EM算法的高斯混合模型(GMM)聚类实现,包含完整Python代码、运行效果图及理论解析。程序使用三维数据进行演示,涵盖误差计算、模型参数更新、结果可视化等关键步骤,并附有详细注释与操作视频,适合学习EM算法与GMM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中红黑树数据结构的 Python 算法实现与应用研究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需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传统数据结构存在性能瓶颈。红黑树通过自平衡机制,确保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稳定在 O(log n),适用于网络记录存储、设备信息维护及安全事件排序等场景。本文分析红黑树的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及 Python 实现,并探讨其在企业监控系统中的实践价值,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59 1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跳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动态数据索引优化策略研究
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需高效处理终端行为数据,跳表作为一种基于概率平衡的动态数据结构,具备高效的插入、删除与查询性能(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log n)),适用于高频数据写入和随机查询场景。本文深入解析跳表原理,探讨其在局域网监控中的适配性,并提供基于Python的完整实现方案,优化终端会话管理,提升系统响应性能。
69 4
|
3月前
|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C++
人工智能算法python程序运行环境安装步骤整理
本教程详细介绍Python与AI开发环境的配置步骤,涵盖软件下载、VS2017安装、Anaconda配置、PyCharm设置及组件安装等内容,适用于Windows系统,助你快速搭建开发环境。
|
4月前
|
算法 Python
Apriori算法的Python实例演示
经过运行,你会看到一些集合出现,每个集合的支持度也会给出。这些集合就是你想要的,经常一起被购买的商品组合。不要忘记,`min_support`参数将决定频繁项集的数量和大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更改。
161 18
|
4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论上网限制软件中 Python 动态衰减权重算法于行为管控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在网络安全与行为管理的学术语境中,上网限制软件面临着精准识别并管控用户不合规网络请求的复杂任务。传统的基于静态规则库或固定阈值的策略,在实践中暴露出较高的误判率与较差的动态适应性。本研究引入一种基于 “动态衰减权重算法” 的优化策略,融合时间序列分析与权重衰减机制,旨在显著提升上网限制软件的实时决策效能。
126 2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员工电脑监控场景下 Python 红黑树算法的深度解析
在当代企业管理范式中,员工电脑监控业已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策略性手段,其核心目标在于维护企业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效能并确保合规性。借助对员工电脑操作的实时监测机制,企业能够敏锐洞察潜在风险,诸如数据泄露、恶意软件侵袭等威胁。而员工电脑监控系统的高效运作,高度依赖于底层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架构。本文旨在深入探究红黑树(Red - Black Tree)这一数据结构在员工电脑监控领域的应用,并通过 Python 代码实例详尽阐释其实现机制。
107 7
|
6月前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算法
如何在Python下实现摄像头|屏幕|AI视觉算法数据的RTMP直播推送
本文详细讲解了在Python环境下使用大牛直播SDK实现RTMP推流的过程。从技术背景到代码实现,涵盖Python生态优势、AI视觉算法应用、RTMP稳定性及跨平台支持等内容。通过丰富功能如音频编码、视频编码、实时预览等,结合实际代码示例,为开发者提供完整指南。同时探讨C接口转换Python时的注意事项,包括数据类型映射、内存管理、回调函数等关键点。最终总结Python在RTMP推流与AI视觉算法结合中的重要性与前景,为行业应用带来便利与革新。
327 5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量子技术
解锁文档管理系统高效检索奥秘:Python 哈希表算法探究
在数字化时代,文档管理系统犹如知识宝库,支撑各行各业高效运转。哈希表作为核心数据结构,通过哈希函数将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实现快速查找与定位。本文聚焦哈希表在文档管理中的应用,以Python代码示例展示其高效检索特性,并探讨哈希冲突解决策略,助力构建智能化文档管理系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